董建林
【摘要】中職英語生活化教學,就是將學生的生活、今后的就業(yè)崗位與英語學習融為一體,讓真實、自然的生活英語走進學生視野,進入英語課堂,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英語,在學習中用英語來感受生活、表達生活、構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 教學方法 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139-01
《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強調教學應置于有意義的情境中,而最理想的情境就是生活。中職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但所學內容幾乎均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特別是與今后就業(yè)密切相關。因此,教師要在努力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的語言教學環(huán)境的同時,以教材為依托,立足學生生活和崗位需求,構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教學。
一、利用校園設施,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語言學習、交流離不開環(huán)境。由于條件和環(huán)境等的限制,極大地制約了中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交際能力。為了讓學生“跳出”自己所置身的課堂環(huán)境,自然地進入作為目標活動的情境之中,中職英語教師可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布局設施,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真實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
1.校園設施標牌雙語化
校園是學生呆得最多的地方。多樣的設施不但給學生提供了生活、運動的場所,也為學生進行語言學習提供了生動、真實的環(huán)境和有效途徑。如以Teaching Building, Experiment & Training Building, Gym,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英語、拓寬知識面的同時,滲透無聲的思想教育。
2.利用校園廣播、板報進行英語熏陶
為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學校每學年可以有計劃地安排英語歌曲,播放經典或流行的英語歌曲,黑板報是學生交流和分享英語學習直觀、有效的載體。給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引導學生熟悉的旋律中參與英語學習。強化生活化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
3.開展生活英語興趣小組活動
教師可利用每周自習課,組織英語興趣小組活動,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教師特長,設計傳統(tǒng)的生活英語興趣小組,活動內容形式多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以教材為依托,強化學生語言實踐
1.尊重現(xiàn)實生活,在情境中展開語言學習
國家規(guī)劃或推薦的中職英語教材均選材于生活,但從生活到教材是一個“由繁到簡,提煉生活”的過程,學生獲得的語言知識只有回到感性的、真實的、生動的現(xiàn)實世界,才能滿足他們的情感和語言需要。因此,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托,從中職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尋找教材語言內容與學生生活世界的結合點,從而營造比較真實、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語言情境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英語價值
來自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學生看得見、感受得到,無形中弱化了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抵觸情緒,促使他們參與學習,在學習中理解知識,在親身體驗中運用知識。不斷反復的語言實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記憶更為深刻。因此,教師要圍繞教學主題,深入挖掘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言素材,通過素材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英語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通過全程有計劃的安排,幫助學生回歸生活、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學以致用”,感受英語學習的價值。
3.利用語言材料,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
母語教育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外語教育則是理解另一種文化的過程。早在1904年,語言學家Jespersen就曾說過:“學習他國的文化是語言教學中最重要的目的。”根據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興趣愛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語言材料,將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與語言教學同行,讓學生在解讀不同語境中得體語言使用的同時,了解和掌握相關文化背景知識,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拓寬文化視野。
三、探索生活化學習,構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
教學是一種特定情境中的人際交往活動,是師生、生生間交往互助與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因此,除了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熏陶和教學資源的利用,還應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心理因素和學習習慣、方法。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探索引導學生生活化學習,為有效傳遞教學內容,激發(fā)和強化學生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提供技術和方法支持。
1.運用直觀教具,激發(fā)學生語言學習興趣
運用直觀教具(如圖片、多媒體視頻或畫面配音)進行教學。圖文并茂,非常適合中職學生好奇、求新的心理。選擇與教學話題一致、具有時代感、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圖片,并通過多媒體展示,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學習氛圍,而且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圖片,將所要表達或可以想象的內容與主題聯(lián)系起來,進行對話交流。這樣,不但把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進行實際交流溝通活動,還培養(yǎng)了學生用英語思維、交際應用語言的能力。
2.實施多層面教學,促使學生樂學
中職學生英語基礎差別較大,個性興趣各異,不同專業(yè)對英語要求又有所不同。教師要從學生和專業(yè)實際出發(fā),盡力提供具有選擇性的課程內容。通過開展多層面、多元化的知識傳授與技能教學,適應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和學習需求,滿足不同的個性和興趣發(fā)展需要,使學生樂學、想學。
3.巧用角色扮演,模擬語言實踐
美國學者克斯雷曾說過:“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英語最好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中職學生好動、好說、好表現(xiàn),將角色扮演引入中職英語課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在進行完Book 1 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教學后,可以讓學生3人一組進行角色扮演,重現(xiàn)美國著名作家Mark Twain筆下聰明能干的Tom形象,使學生在輕松、自由、愉快的情景中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進行生活實踐。
生活是英語學習的大課堂,只有把中職英語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耳聞目睹的場景密切聯(lián)系起來,才能將課堂融人現(xiàn)實生活和崗位中去,以生活構建中職英語教學大課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書本知識向交際能力轉化,讓學生真正走進社會、走向生活、適應崗位。
參考文獻:
[1]馬克斯:范梅南,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盛群力,李志強:現(xiàn)代教學設計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4]丁安廉,和學新:主體性教育的教學策略探索[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