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華
【摘要】“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方法的掌握,保證學生在初中期間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本文主要針對“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進行分析。
【關鍵詞】“導學互動” 初中數學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142-01
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數學知識和初中階段的知識存在較大的不同,使用的學習方法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改善,采用“導學互動”的教學方法,對于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是較為有幫助的,可以讓學生積極進行思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導學互動”教學方法使用的必要性
初中階段性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但是這一時期學生性格較為叛逆,對于傳統的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而且數學課程涉及到較多的知識,對于學生羅輯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和小學數學的學習方法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生在學習的初期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造成學習中出現對數學缺乏興趣的情況,影響數學課程的學習。
數學在學生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作用較為重要,考試中也占據了較大的比例,如果數學成績下降,會直接對學生中考成績產生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更加應該將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針對課堂學習提出自己的想法并針對不同的學習思維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學習小組的方式對問題進行討論,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習成績。
二、“導學互動”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進行“導學互助”的方式,讓學生提前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預習,并針對不同的知識理解體系,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一次函數的學習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目標要確定,首先通過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對函數問題進行復習,并提出問題,讓學生積極進行思考,然后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將學生通過分組搶答的形式將問題進行搶答,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課堂中進行積極的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上不再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將自主學習和整體學習整體培養起來,增加學習的興趣。
(二)教師組織“互助合作”學習模式
課堂授課是教師的核心環節,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聽課能力的水平,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針對問題進行一定的討論,讓學生可以積極進行課堂各項活動的學習,爭取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機會,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并使用啟發教學的方式,學生和教師之間存在良性討論機制,形成良好的互動,提升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重視教學效果的考察
在進行教學效果分析的時候,需要針對教學成果對學生進行考核,讓教師可以針對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進行分析,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教師一般采用板書的形式讓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掌握學習的核心位置,然后教師從旁進行指導,加強相互在之間的交流與管理。例如,在一次函數學習中,教師對函數的各項問題進行歸納,然后教師對分組學生進行輔導,讓學生輪流進行半數講解,發現其中存在的理解誤區,進行糾正管理,提升管理的效率,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鞏固教學的效果。
(四)進行習題鞏固聯系
在進行課堂教學結束后,需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在進行題目設置過程中不能較難,也不能較為簡單,而是要求重視習題質量,習題內容需要和課堂講課內容相關聯。例如在進行一次函數的題目訓練時,可以結合實際應用的題型,將應用題與一次函數題目相關聯,題目“用拖拉機進行耕地,開始工作時油箱中有油 42 升,如果工作每小時耗油 3 升,求油箱中余油量 y(升)與工作時間 t(小時)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求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通過自變量和因變量值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對一次函數進行鞏固,同時將所學的問題進行拓展,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
結束語
“導學互動”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培養較為重要,可以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發現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數學發散性思維,為學生初中階段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夠自覺主動的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曹文營.試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11-112.
[2]黃慧群.“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