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故事家長團隊”一詞由“故事媽媽”延伸而來,意即不是單指“故事媽媽”,還包括“故事爸爸”、“故事爺爺”、“故事奶奶”等,本文基于幼兒園教育實際,旨在探究如何建設好一支優秀的故事家長團隊,為其他幼兒園創建故事家長團隊提供鮮活、生動的注解。
【關鍵詞】故事家長 團隊建設 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24-02
當前,全民閱讀立法已列入國家立法工作計劃,創造條件、保障閱讀、推動閱讀,無論對個人成長,還是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3—6歲的幼兒,《指南》提出,應該“經常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他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閱讀圖書的內容;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能力;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幼兒的閱讀活動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持,我們成人要通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強其理解與表達能力。在現實中很多家庭樂于支持幼兒的閱讀活動,父母為孩子購買了很多精美的繪本,但是卻少了與孩子共同讀書的珍貴時光,要么把繪本書直接丟給孩子,要么單調直白地把故事“念”給孩子聽,有些家長甚至把幼兒閱讀當成了識字學習,閱讀也就沒有了趣味,更不用說閱讀行為習慣的自發培養了!因此,在幼兒園創建一支有素質的故事家長團隊,進而將正確的幼兒閱讀理念在廣大家長中推廣開來,成為了我們的最初想法和動機!
那么如何建設一支優秀的幼兒園故事家長團隊呢?筆者從實踐中積累了相關經驗,獲得了以下幾點認知:
一、定標準,組團隊
一個和諧團隊的建設,實際上就是將一群性格迥異的人用一個合適的架構體系組建在一起。但是400多名孩子的家長,人數眾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選擇什么樣的人組建團隊呢?如何組建呢?
本來我們也想了很多的標準出來,但是閱讀是全民的事情,難道語音不標準就不能給孩子講故事?不會講故事的家長就不能進來學習嗎?最后,我們定下了唯一的標準——愛孩子,希望給孩子們講故事,帶給孩子們快樂的家長都可以加入我們的故事家長團隊。我們向全園的家長宣傳我們團隊的宗旨,告訴他們“故事家長團隊”不是單指“故事媽媽”,還包括“故事爸爸”、“故事爺爺”、“故事奶奶”等,呼吁更多家長加入進來,一起為可愛的孩子們帶來閱讀的快樂,讓我們的孩子生在童話里,長在夢想下。
我們在選擇故事家長團隊成員的時候,主要采取自薦的方式,由家長考慮自身的情況:是否有時間參與故事團隊活動?是不是喜歡做這方面的事情?能不能勝任?然后自薦。同時在組建團隊時考慮到家長職業、年齡層次、性別等各個方面的特點,將不同層次的家長代表納入其中。我們還按班級為單位,根據班級教師的推薦,推選班級團隊領導,負責今后活動的組織。
二、定制度、賦使命
我們團隊擁有6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熱愛繪本閱讀和研究的老師,引領著將近100位的志愿者家長。我們加強了對教師和團隊中家長的培養力度。在制度上為他們提供了專業學習、實踐的機會。我們的老師參加了《說演故事》等專業的培訓,回來后對家長們進行相關內容的培訓。我們規定:1.每月由故事團隊的老師對家長進行一次現場或網絡的培訓。2.每位團隊成員每學期力爭到園為班級的孩子講1-2個故事,并及時交流心得。3.團隊成員要團結協作,講故事前要認真備課,其他成員配合組織、拍照留念。4.故事團隊成員要帶頭開展家庭故事角等活動,帶動班級其他家長科學育兒。我們還為故事團隊成員頒發了“故事家長”的聘書,賦予他們一定的使命感。每到四月世界讀書日時,評選最佳“故事家長”,并頒發獎狀和書籍作為獎勵。
三、給機會、促發展。
故事團隊是一個實踐性比較強的團體,為了提高家長們講故事的能力,我們開展了很多仿真型的實訓,還為大家提供了學習、交流、表現的平臺。促進家長們共同進步。
1.提供多樣化的學習、交流平臺,提高家長的素質
(1)悉心組織故事沙龍活動,調動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分成幾個小組,請各位成員選一本自己最喜歡的繪本,帶來與大家分享,說說自己準備給哪個年齡段的孩子來分享這個故事,用什么形式來講,有沒有配合開展相關的游戲?然后組上負責的老師為家長進行逐個點評,指導他們還有哪些內容是孩子們可能感興趣的,提醒他們準備相關的材料,以滿足幼兒的求知欲望。根據內容為他們量身定做游戲方案,教給他們根據年齡特點設計游戲的初步知識。后來,家長們逐步理解并內化了,在以后的活動中也能自己設計較適宜的游戲了。大家還根據繪本的故事內容隨機找道具模仿表演,按繪本的封面擺pose,讓大家猜猜是哪一本繪本,有一個媽媽找來一件襯衫塞進肚子里扮演孕婦,表演得惟妙惟肖,逗得大家笑個不停,活動積極性更高了。
(2)不定期召開網絡會議,快速便捷學習方式
我們創建了故事團隊的QQ群,上傳了很多繪本故事,請家長講給寶寶聽,講故事的時候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或者孩子關注的點以及大家想到的好點子,都在群里和大家分享。家長們在指導孩子進行閱讀時有什么問題和困惑,能解決的就在網絡直接討論,不能解決的就召開會議當面商議。QQ群里還不定期上傳學習文章,活動照片等,在互相討論、欣賞、學習中共同成長。時間彈性,交流面廣,實時互動,快速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形式深受大家喜愛。
(3)主題式仿真型的實訓,鍛煉大家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巧手型、智慧型家長。
主題式的團隊學習活動也是故事家長團隊成員們所津津樂道的形式。如:我們會不定期舉辦“講故事道具制作學習”、“一起來表演”、“我來試講”等活動。教給大家制作故事圍裙的方法,學習制作故事手偶,將準備給孩子們的故事先在小團體當中試講等,家長們的手越來越巧,講故事時也從結結巴巴、面紅耳赤轉變為落落大方、繪聲繪色了。
2.演學并重,互動學習,提供表現的機會與平臺,構建可持續型發展的故事團隊
(1)組織團隊成員互相觀摩各班的活動,激發靈感,快速成長。
我們將故事團隊進課堂活動常態化,每月開展2次的活動,在春秋游時還開展戶外親子閱讀活動,請有經驗的、能力強的團隊成員給全班的家長做講故事示范,大大擴大了輻射面。我們還組織有時間的成員來互相學習、觀摩,激發他們的靈感。如,大二班的一位媽媽為大家帶來繪本故事《洗來洗去》,并帶領孩子們一起表演《洗澡歌》,還贈與每個小朋友一個自制的肥皂,故事媽媽帶著寶貝們在游戲中學本領,給寶貝們帶來了幸福的一下午。還有一位故事爸爸,在講關于講衛生的繪本時,特地上網買來一套顯微鏡,帶到班上讓孩子們觀察自己的指甲,以提醒孩子們要講究衛生,勤剪指甲。這樣認真的爸爸,這樣充分的準備,給我們帶來的是震撼,帶給孩子們的是知識和快樂。我們充分利用了這個優勢,請他抽時間到中大班各班級輪流給孩子們講故事,他成了其他成員學習的榜樣。
每一次的故事家長進班講故事活動后我們都會進行研討、大家暢所欲言,把自己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在場老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最后分享相關的親子閱讀方法。通過研討提高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閱讀水平,提高教師的親子閱讀指導水平。這樣的活動,提供給家長們表現自己的平臺,圓了很多家長的“教師夢”,同時使來參加觀摩的家長都受益匪淺,一次次的帶動,團隊自然就發展起來了。
(2)每天中午播放的故事家長講故事錄音,也成為家長們展示自己的平臺。
我們組織爸爸媽媽們將自己講的故事錄下來,,每天午睡前播放一個故事給全園的孩子聽。別看這小小的舉動,受益的是400多位孩子,還有以后更多將入學的幼兒。尤其是這些家長的孩子,聽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者是爺爺奶奶講的故事播出后都會特別興奮,回去不停地夸家長,家長們為了孩子們的那份炙熱的情感,哪能不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故事團隊中呢?
3.相信、放手、支持,幼兒園的大型活動,也是故事家長團隊成員大展拳腳的好平臺。
每一次大型活動,我們都留給家長展示的機會。比如六一節我們的節目表演中增加了繪本劇表演。由家長們按年段排演自編的繪本劇,團隊中的老師適時予以支持,大家自己錄音、自制道具、租服裝、周末自發組織排練,還挖掘身邊的人幫忙截音頻,繪本劇《老鼠娶親》、《新西游記》等精彩節目的亮相,全園小朋友和家長都沸騰了。后來組織編排繪本劇給孩子們看,成了家長們愿意主動開展的活動。家長們的說演故事能力也在一次次的活動中不斷地提升。大班的繪本劇《非洲印象》還獲得了全省的第一名。
如今我們幼兒園的故事家長團隊已逐步壯大,生根發芽,家長們為孩子講故事,用流動不息的愛來播撒閱讀的種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故事家長團隊”在幼兒園與家庭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讓家長真正參與到幼兒園教育事業中,增進家園雙向互動交流,并能實現幼兒園資源、家庭資源、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發展,是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的新途徑。
福建省中小學教師發展基金資助。
(課題編號:FZJJ2013010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