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思洪
摘 要: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它是一門思維性極強的學科,學習小學數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對于思維邏輯的訓練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當前新課改的大環境下, 筆者認為,應該以新課改的要求為背景,培養學生在小學數學方面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本文筆者以人教版小學數學為學習背景,依次淺析小學數學的一些創新辦法和措施,以次來促進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的創新重點。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邏輯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9-344-01
當前,各行各業都在呼喚創新,創新在不知不覺間已成為每個行業領域力爭達到的標桿。小學數學也不例外。曾經有一位國家領導人這樣詮釋創新的意義: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 社會和經濟都得到快速的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發達程度,小學教育也不能甘于落后,更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走在教育的前端。
小學教學面對的群體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兒童,他們單純,熱情而富于活力。他們是祖國的希望和明天。培養兒童成才,小學數學肩負著比較艱巨的任務,同時也肩負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責任和義務。想要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就需要數學老師在課堂上巧妙的引導并適當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 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幾個教學方法與大家共同分享,希望能夠與各位同行共同進步。
一、打造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個和諧,民主,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是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因此,筆者覺得,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努力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 并鼓勵學生從多方面 ,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當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時,教師應該給與鼓勵和支持,即使學生說錯了也沒關系,只要學生敢思考,敢發言,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答案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因為它可以充分開動學生的大腦來面對問題 ,從而思考出不同的解決辦法。
舉一個實際的例子:如,低年級學生學習算數加減法時,對于滿十進位往往理解的不夠透徹 ,學生不理解為什么數字加到十就要進位?這時教師就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理解題意的方法,在學生開動大腦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對其創新能力的培養, 而不是填鴨式的教學。
同時,由于數學學起來相對抽象,一些學生在接觸數學時總是有畏難情緒,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是常見,這是可以理解的。遇到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我們的教師能放下姿態和身段 ,不凌駕于學生之上 ,與學生建立民主的關系,充分融入到學生當中去,做他們的朋友 ,聽一聽他們對學習數學的感受,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老師說出很多心里的困惑和學習數學的難處。
在課下交流與學生探討數學學習的過程中, 教師也可以找機會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并對學生提出的答案給與指導和鼓勵,這樣,課上和課下形成良性互動,課上沒有學透的知識可以在課下找機會彌補和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在課下交流的過程中切忌讓學生產生對教師的恐懼感,盡量創造輕松和諧的氣氛,從而有利于學生涌現出創新性的數學見解。
二、創立游戲式教學模式 寓教于樂
小學年齡段的孩子年紀尚小,仍然喜歡玩樂,如果能讓他們在玩樂中學到知識,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筆者提出一個小辦法,教師可以把一些數學知識與孩子們平常玩的游戲結合在一起,創立出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接受知識效果會非常好,也能適宜地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例如,加減混合運算常常讓學生感覺很撓頭,找不到解題思路,結果也往往出錯,除了日常的教學外,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讓學生們排好隊大家一起玩“接龍比賽”的游戲,教師把一些數學題寫在卡片上,讓每個隊排在第一位的同學抽取答題卡答題,如果正確就往下傳(旁邊可以安排兩位同學數數,類似游戲“擊鼓傳花”的方式),如果錯誤就要停止,看看哪個小組答得又快又好,得到好成績的小組可以獲得物質獎勵(小紅花),孩子們為了集體榮譽都會開動腦筋想出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天性,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開動腦筋,學會知識,培養創新能力。
三、呵護學生的好奇心 培養創新思維
好奇心是小學生寶貴的天性,教師應該懂得呵護。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學生難免會對一些問題產生疑問,比如,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學習過程比較抽象,學生常常會發問,哪些物體是正方形?那些物體是長方形?二者有什么不同?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對學生加以引導,切記不要呵斥學生的發問,可以讓學生在本上作畫,畫出他們心中的正方形世界和長方形世界,讓學生感到學習的過程不枯燥,通過趣味學習掌握相關數學知識同時培養創新思維。
四、運用創新性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
新課改下,創新性數學的教學方法更適宜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學習“加法交換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出一些簡單的題目讓學生練習,在學生熟悉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減法是否也有交換率?該怎樣倒推?符號是否也應該相應發生改變?然后讓學生動手演算,看結果如何,并適當給與鼓勵。通過學生反推和演算,可以留下較深的印象并培養一定的創新能力。
結語:相對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新課改要求更靈活,更富有創新思維的教學方式 ,這就要求教師身體力行,了解學生平時的愛好,最好也能了解學生平時常玩的游戲項目,這樣就能巧妙地找機會將游戲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 ,同時,教師要懂得保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大膽思考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黃秀玉.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 新課程(中),2011(3).
[2] 劉明星.對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法的探討[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