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素
摘 要:構建英語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新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師提出的最新要求。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也必須重視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在教學前做足充分的準備,同時要尊重并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采用師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助力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025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外語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學習知識、培養語言技能、提高能力、發展智力的主要渠道,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同時也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因此,我認為,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教學的生命線,這是高中英語課程改革必須重視的問題。
一、高效課堂的含義
要想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首先教師要理解高效課堂的含義。高效課堂是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為此,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的時間管理,充分發揮教學時間的綜合效用。新課程倡導“讓每一學生都得到發展”,即在我們的英語課堂中要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最終還要落到一個“實”字上。實,即實效、有效。有效的課堂基于對學生的關注,源于對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關注。
二、構建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教師認真備課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
俗話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備課時要全面、深入地鉆研教材,具有豐富的知識、能力儲備;同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考慮哪些知識內容是需要學生學會的,需要用什么樣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并學以致用。備課準備做得充足的話,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高效的課堂效率。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做好備課。
1.備教材。備教材是全部備課的樞紐工程。要科學鉆研英語教材,對英語教材理解透徹,精通教材、牢固地把握教材,從而達到駕馭教材,處理教材的高度。教師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要把教材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對教材內容進行精選、調整和加工的結果,教學內容必須為學生著想。另一方面,要把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
2.備學生。了解學生是教育教學的起點,只有心中有人的教育、貼近人的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才會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教師在備課中準備充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備學生”,絕不是可以忽略備教材和備教法等。只有在備好教學內容和方法、專業熟練的基礎上,才能使教師在課堂上不必再為了教學內容而分神,才能游刃有余,把心思和精力更多用在學生身上。
3.備教法。備教法,即教學中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自身素養。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特定的功能,又有其不足的地方。有效的備課不僅要考慮具體的教學方法的使用,更要考慮包括教學方法、組織形式及課堂管理因素的組合,應該使之形成一個連貫的整體,為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服務。
(二)突出學生主體,實現教與學行為的轉變
在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觀念,作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引導者,同時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把這一思想落實到教學中,必須實現兩個轉變:一是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即由“灌輸式”教學為主向“探究式”教學轉變。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由“接受式”學習為主轉變為“主動性”學習。
1.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探究欲望。教師要實現觀念的轉變并付諸實際行動。課堂中學生是主人,當在課堂學習中遇到問題時首先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教師不要急于發表自己的觀點或是給予學生提示,給學生留足充分的思考時間。如果學生對問題沒有思路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對一些課堂生成的問題,可以組織學生交流談論,直到問題的解決,討論的問題一定要明確,不能只圖個形式和熱鬧;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和解決問題,引導和幫助學生總結解題方法,從而達到“授之以漁”的效果。教師的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教學要求,獲得知識。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給更多學生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不能因為急于解決問題而不顧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使這部分學生失去探究的機會,把課堂完全變成優等生的學習天地。這種做法將違背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對待學生應一視同仁,應該給予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幫助,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靜待花開。
2.創設“我要學”的課堂環境。要想使課堂教學效率高效,教師就要想辦法調動起學生學習的學習熱情。教師應教育學生要發揮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不能依靠和等待教師的督促,應該主動思考,才能獲得更快的進步和發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不拘一格,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創設符合學生情趣的語言環境,精心設計多種交際活動,讓絕大多數學生都有機會創造性地發揮和運用所學知識。形成學生“我要學”“樂學”的課堂氛圍。
(三)教學中,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采用合作式教學手段
在英語課中如何實現“多信息、快節奏、高密度、勤反復”這種優化形式呢?合作教學不失為一種有效形式。合作教學即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恰當運用合作的心理承受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1.師生合作。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學生也在網絡時代不斷學習進步,學生在某些領域擁有的信息量極有可能會超過教師,師生合作可以使學生和教師建立朋友式的關系,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師生合作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途徑,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學相長。
2.生生合作。在教學中,生生合作是不可或缺的,是課堂教學行之有效的形式之一。在英語教學中,應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并分配任務。合理分組方法:建立課堂學習的合作學習小組,圍繞課堂教學任務中具體學習任務進行小組學習,開始解決實際問題,一般以4-6人一組為宜,按照興趣和自然單位組合。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個性差異較小,興趣一致,有利于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 唐安容.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高效課堂探究[J].考試周刊,2013(42):82.
[2] 楊銀花.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3(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