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喜成
摘要:目的 探討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以及控制要點。方法 隨機抽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我市中心醫院35例急性呼吸道傳染患者臨床資料作為參考對象,通過總結該疾病的特點,對控制要點進行研究。結果 通過總結該疾病的特點,給予針對性的防控措施,35例急性呼吸道傳染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并已痊愈出院,痊愈率為100%,其中在住院期間有2例發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為4.7%,平均住院時間(12.5±4.7) d。結論 早期了解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并給予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此類患者病情的發展。
關鍵詞: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特點;控制要點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point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5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2013to-2016 in Februar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reference objects. Results through summing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ease,given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35case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 patients were controlled,and has cured,the cure rate is 100%,of which 2 case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during hospitalization,the infection rate was 4.7%,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12.5±4.7)d. Conclusion Early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and targe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patients.
Key words: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Characteristics;Control points
近些年來,臨床中急性呼吸道傳染疾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多,這種急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具有發病率高、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等特點,其中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麻疹是主要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種[1]。本文主要將來我院就診的35例急性呼吸道傳染患者臨床資料作為參考對象,通過總結該疾病特點,給予針對性的防控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到中心醫院就診的35例急性呼吸道傳染患者臨床資料作為參考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衛生部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確診和疑似病例的相關診斷標準。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齡10~58歲,平均年齡(34.6±2.7)歲;其中在臨床癥狀方面,35例急性呼吸道傳染患者中發熱有20例,咳嗽30例,呼吸急促10例,腹瀉或者嘔吐5例,伴有低氧血癥1例。
1.2方法
1.2.1臨床特點 該疾病的發病特點主要由以下幾點:①傳播途徑多樣:該疾病可以通過飛沫、塵埃、氣溶膠等途徑進行傳播,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該疾病也可以進行間接或者直接的傳播,例如:洗浴、進餐等。②較強的傳染性:由于該疾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多,流行廣,人群普遍存在著易感性。其中該疾病在嬰幼兒與老年人之間的發病率較高,而青年人流動性大,接觸傳染源的機會較多,故發生該疾病的幾率也很高。③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其中春季、冬季是該疾病發病的高發季節,由于春季、冬季的室內與室外溫差較大,人類的呼吸道難以短時間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所以人類的活動量在這兩個中相對來說較少,而春季又是各種疾病發病的高峰期,各種流行病較多,所以身體的免疫力、抵抗力等明顯下降,易感染該病。
1.2.2控制措施 ①首先是對患者進行有效的隔離:臨床干預過程中,預防以及控制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都會采取隔離措施,只要是被確診或者是疑為呼吸道傳染病的患者,那么就會第一時間對其進行隔離,與此同時,還會構建醫護人員跟患者的專用通道,要求患者戴上外科口罩佩,嚴格限制患者的活動,相關診療工作都是在隔離區域內完成,除此之外,需要嚴格的執行探視制度,陪護一般不預設[2]。②全方位的進行消毒工作:病區空氣需要定期進行消毒,促使病房內空氣處于一個流通的狀態,如果病室通風條件較差,那么就應該安裝相應的換氣扇,只要天氣不是太冷或者太熱,那么都需要有效的避免使用空調,同時隔離區內地面以及其他所有物體表面則需要進行定期的清潔以及消毒,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完成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的消毒工作,同時需要合理處理醫療廢物,并將其放入密閉式的污物裝置中。同時,還要設置相應的銳器盒提供隔離病室專用,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按照醫療廢物處理標準收集病室內存在的生活垃圾以及醫療廢棄物,完成妥善處理。③其他有效的護理干預:在實施干預的過程中,需要對患者進行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指導,有效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保證患者的睡眠時間以及休息時間,鼓勵患者堅持鍛煉,多食用營養豐富的食物,同時多食用新鮮蔬菜以及新鮮水果,與此同時,有效的了解護理中發生的各項并發癥癥狀,以便于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有效的調整患者心理狀態,最大程度的消除患者不良情緒[3]。④加強疾病健康教育與宣傳。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例如發放相關知識宣傳手冊、集中教育、健康播報等方式來提高患者的預防意識。
1.3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選用軟件版本SPSS19.0,以“(n/%),χ2”代表文中相關計數資料,對照兩組相關信息,若結果表現出顯著性的特征,則表明(P<0.05)。
2 結果
通過總結該疾病的特點,給予針對性的防控措施,35例急性呼吸道傳染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并已痊愈出院,痊愈率為100%,其中在住院期間有2例發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為4.7%,平均住院時間(12.5±4.7)d。
3 討論
在臨床中,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旦爆發,具有傳播速度快、面積廣、無法控制等特點,為人們的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尤其是在近幾年中,新型的呼吸道傳染病已出現了40多種,據調查顯示,每年都會出現1~3種新病種,嚴重危害了社會穩定與我國的經濟發展,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據趙黎芳等[4]研究指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全年都有可能發病,其中該疾病多見于冬、春季節,尤其是氣候多變的時候可流行,傳播途徑主要有飛沫和接觸傳染等。該疾病具有發病急,傳播途徑快且范圍廣等特點,其中誘因多是鼻病毒、冠狀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的病毒感染,最常見的一種就是真菌感染。陳維等[5]研究指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還具有咳嗽和發熱、呼吸急促以及嘔吐等癥狀,與本研究結果相似。方巧云等[6]學者認為,凡是與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接觸過的醫護人員,不管是直接接觸,還是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相關物品,都需要對其進行二級防護。同時,隔離所有進出過患者病房的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均要正確的穿戴防護用品,尤其是要對醫護人員的手進行全方位清潔和消毒。強調在隔離病區內工作的人員應對自身的體溫進行監測,2 次/d,一經發現異常,就要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與預[7]。同時該疾病具有發病率高、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等特點,其中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麻疹是主要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種[8]。目前,急性呼吸道疾病已納入我國的乙類傳染疾病之中,根據我國的甲類傳染疾病的防治方法,對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采取隔離和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該疾病的蔓延[9]。
近年來,急性呼吸道疾病已納入我國的乙類傳染疾病之中,根據我國的甲類傳染疾病的防治方法,對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采取隔離和消毒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該疾病的蔓延[10]。由于護理人員是接觸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最為頻繁的人員,因此要加強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管理的能力,同時還要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從而有效消除患者的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11]。而醫院方面應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管理與服務等意識,并要求在護理過程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升臨床護理的質量與效果,從而將病毒傳染的力度與范圍等降到最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12]。
本研究主要將來我市中心醫院就診的35例急性呼吸道傳染患者臨床資料作為參考對象,通過總結該疾病特點,給予針對性的防控措施。研究表明,通過對所有患者進行隔離、消毒、加強患者的自主防控意識、針對性指導、飲食調整等,35例急性呼吸道傳染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痊愈出院,痊愈率為100%,其中在住院期間有2例發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為4.7%,平均住院時間(12.5±4.7) d。
綜上所述,早期了解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做好相關的預防控制工作,對疾病的臨床特征進行了解對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最大程度上降低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馬祖芳,張新戰,張學化,等.2006年濟南市13起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暴發疫情分析[J].預防醫學論壇,2015,07(07):642-644.
[2]李萌,鄒崇杰,黃想靈.醫療機構門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措施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5,09(12):32-33.
[3]金偉斌,盧建華,吳建國.基于健康管理的新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社區防控策略[J].醫學與社會,2015,02(23):49-51.
[4]趙黎芳,談逸云,倪政,等.上海市閔行區2004~2008年甲乙類傳染病疫情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6,16(17):3157-3158.
[5]陳維,唐安,鄔輝.舟山市某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流行特點分析[J].上海預防醫學,2016,05(06):323-325.
[6]方巧云,琚雄飛.熒光定量PCR檢測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見呼吸道病毒的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4,05(01):321-324.
[7]謝楊新,聶為民,陳威巍,等.控制軍隊呼吸道傳染病疫情的做法和體會[J].人民軍醫,2014,06(45):567-569.
[8]羅小福,劉小琦.湖州市2004-2010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特征與防控措施[J].浙江預防醫學,2011,23(12):35-36.
[9]焦承玖.新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控制及護理分析[J].中外醫療,2014,22(19):159-160,162.
[10]宋宏劍.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以及防治要點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18(17):192-193.
[11]沈建勇.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體會[J].醫學信息,2015,32(14):954-956.
[12]曾健君.影響呼吸道傳染病的因素分析與防控措施[J].醫學信息,2016,02(22):54-55.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