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
摘要:作為傳統教學課堂的補充,微課視頻教學是一種新型有趣的教學模式。本文以民辦本科高校漢口學院為例,主要對微課的概念、特點、設計、應用及其意義進行了初步探討,該探討對于高校微課的應用及推廣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Abstract: As a supplement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icro-course video teaching is a new teaching mode.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private undergraduate college, Hank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design,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icro-course are discussed, and the discussion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micro-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關鍵詞:民辦高校;微課;微視頻
Key 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icro-course;micro-video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1-0177-02
0 引言
隨著微博、微信、微店、微商、微傳銷等相關網絡新名詞的出現,在教育界也出現了一個火熱的新名詞—微課。無論是在中小初等教育學校,還是專、本科高等院校,微課設計與制作等相關研究、應用或實踐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微課主要是針對傳統教學資源學時過長、主題不夠突出、內容呆板乏味等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微教學資源,具有時間簡短、內容精煉、主題鮮明、學習方便靈活等特點。近幾年,隨著移動網絡學習資源的發展,微課也漸漸被廣大學者和學生接受并喜歡。
在教育部2016年6月份公布的大學名單中,湖北普通高等學校共128所,本科學校68所,專科學校60所。民辦大學43所,其中,民辦本科學校32所,民辦專科學校11所,由此可見民辦高校占了全部高校的1/3,是現代教育中的一股重要力量。為了適應時代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一大批民辦高校紛紛轉型,大力興辦應用型大學,培養大學生的實踐創新動手能力。作為傳統教學課堂的補充,微課視頻教學是一種新型有趣的教學模式。毫無疑問,在專、本科高等院校未來的教學模式中,微課教學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微課的概念
微課也稱微課程,200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設計師、學務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提出了微課的概念。戴偉.彭羅斯[1]認為把微課程稱為“知識脈沖”(KnowledgeBurst),以產生一種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
微課倡導的是一種微小、碎片化的學習習慣。學習者可以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一次學習一個短小的知識點,這樣不至于疲倦乏味,學習起來效率更高。但是,微課要有效地在學習者身上發揮最大價值,離不開微課資源設計者的優秀設計。
關于微課的定義,我國不同的學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觀點。比如,上海師范大學的黎佳厚教授[2]認為:“微課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
南京師范大學的張一春教授[3]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
我國微課之父胡鐵生教授[4]認為:微課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比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比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
微課是一種新型、有趣、情景化的教學資源,微課教學是一種高效有力的教學手段。因此,在提倡自主性、多樣性、探索性的高校學習環境里面,學生利用微課資源學習對提高自我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和高效性將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教師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授課,可以提高自我的教學設計能力和專業拓展能力。
2 微課的特點
微課作為高校學生學習的一種可視化的優質教學資源,它有著與傳統教學資源不同的特點。
①時間簡短。從黎佳厚教授對微課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微課課堂的時間一般是控制在10分鐘以內,而傳統的教學課堂時間一般是45分鐘,這比微課課堂時間多3.5倍。由此可見,時間簡短是微課的一大特征。②內容短小精煉。由于微課課堂時間只有10分鐘,這就決定了微課要講授的內容不能存在冗余繁瑣的地方,要求微課設計者將某門課程的某個知識點對應的重點、難點、疑點或者考點運用內容精煉、主題鮮明的方式呈現出來。③重視設計過程。微課課堂要在較短的時間將內容精煉的某個知識點呈現給學習者,并讓學習者能有效地學習、理解、掌握它,必須要求微課的設計過程充滿趣味性、具備新穎性和引導性。④資源種類多樣化。微課雖然時間簡短,內容精悍,但并不影響它資源種類齊全。一般微課資源是以微視頻為核心的微資源包,包含微教案、微課件、微測試、微反饋等內容。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微課程資源完全能滿足學習者對某個知識點的學習使用和對相關知識的思考、挖掘與提煉。
3 微課的開發
微課的開發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6個環節:①確定教學主題;②設計和撰寫教案;③制作課件;④視頻的拍攝或者錄制;⑤視頻后期編輯與優化;⑥收集微課反饋信息,進行完善和改進。
隨著微課實踐的深入,已有研究者歸納出以下四種微課視頻的開發方式:一是視頻拍攝式,采用專業攝像機、DV或者手機等工具;二是屏幕內錄式,常用的軟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cast、屏幕錄像專家等;三是由軟件合成類微課,如由PPT、Flash等軟件錄制或編輯合成;四是由運用以上二種或多種方式混合制作成的微課視頻[5-6]。
要開發出高質量的微課,主要需要多實踐,多動手。①根據制作的教學主題,設計和制作課件。②準備好3個軟件,分別是:PowerPoint2010、Camtasia Studio 8.4.4、SnagIt 7,在電腦上進行安裝。③用SnagIt 7軟件對一些素材進行處理。④在屏幕上打開PowerPoint2010和Camtasia Studio 8.4.4軟件調整至合適位置,授課者戴好耳機和調整好麥克風音量,單擊Camtasia Studio 8.4.4軟件中的“錄制”按鈕,開始錄制,授課者一邊錄制一邊講解。⑤對錄制完成后的教學視頻進行編輯和后期處理,主要包括:導入素材、裁剪合并、添加標注、字幕、轉場效果、背景音樂、變焦等。
4 微課的應用
高校微課教學的應用主要包括微課課堂教學和課后自學。微課課堂教學是指課堂上授課者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陪同學生一起進行微課的學習。此種教學模式是傳統課堂教學的輔助形式,操作起來簡單易行,效率較高。課后自學主要是學生在課堂之外,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借助微課平臺學習不同課程的微課資源。此種模式是目前微課教學的一種普遍模式,操作起來更靈活,自主性更高。高校微課應用的一個典型實例是華南師大的“鳳凰微課”。鳳凰微課是一款適用于蘋果系統的微課學習終端APP,內容涵蓋基礎教育、文化教育、醫療保健、商科法律、生活藝術、中華文化、宗教信仰、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人文、農業科技、林業科技等眾多領域。學習者只要下載該APP,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學習自己想學的微課資源。鳳凰微課為學習者提供了一種選擇性、碎片化、移動化學習的新體驗,它是中國微課學習模式發展的里程碑。
漢口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多學科、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成為全國首批由獨立學院轉設為普通本科高校的17所學校之一。近幾年,學校順應時代潮流,搶抓機遇,大膽創新,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大成績。2016年11月,漢口學院舉辦了教師技能大賽,首次將26位參賽教師制作的微課作為重要環節進行評比,并在網上公開供全校師生進行評分(鏈接地址:http://jwc.hkxy.edu.cn/sitefiles/services/cms/page.aspx s=1&n=5&c=6684)。從參賽教師選擇微課內容來看,選擇以某個教學環節、活動或進程作為微課內容的比例高達92.3%,其他如按教學大綱、教材的章節課時內容等作為微課內容的比例較小,為7.7%,這說明參賽教師在選擇內容時知識點偏向零散化的特征較明顯,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目前微課制作尚處于摸索階段,基于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的微課制作相對容易,而單元化、體系化的微課程的設計與制作方法還不成熟;二是大賽評價機制,對微課時間進行了規定;三是微課視頻制作水平參差不齊。通過本次技能大賽,漢口學院掀起了一股學習和制作微課視頻的熱潮,同時學校還成立了微課學習小組,每個學院選派1名骨干教師進行定期研討。
5 總結
微課作為高校傳統課堂教學的一大補充,在高校教學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①微課的主體是學生,對于學生而言,可以利用靈活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甚至是碎片化時間隨地學習微課資源,預習新知識,鞏固已學重、難點知識,理解加深不懂知識點和課堂疑點。通過微課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鑒別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性的通過微課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知識和本專業之外的知識,理解不同學科的內在聯系,加強自己知識的全面性和綜合性。除此之外,微課的主體是微視頻,學生可以通過小組或者團隊的形式一起觀看學習微視頻,交流學習心得,提高自己對知識挖掘的興趣和領悟力。②微課的授課者是教師,對于教師而言,可以通過微課加深自己對專業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提高自己將不同學科進行融會貫通的能力和教學能力。除此之外,微課設計過程中,教師要設計教案、課件、視頻等資源,可以學到不同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并從中獲得微課設計的樂趣。③微課的主導者是學校,高校通過對微課教學模式的鼓勵、支持和實施,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增強學校發展的競爭力。
微課教學作為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有效補充的一種新興模式,是值得嘗試和應用的教學模式。本文主要就高校微課的概念、特點、設計、應用以及其意義進行了初步探討。在高校微課教學模式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只有將學校、教師、學生三者相聯合起來,高校微課模式的推廣應用才能順利進行,教學效果才能得以最高效率地體現。
參考文獻:
[1]Shich 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
[2]黎加厚.微課的含義和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4):10-12.
[3]張一春.微課是什么?[D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ouw0.html. 2013-10-19.
[4]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5]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5-18.
[6]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