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偉
摘要:目的 針對使用硫辛酸對糖尿病末梢神經發生病變的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做以分析。方法 隨機擇取80例患有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的患者,分成兩組(每組40例),分別行以甲鈷胺片和硫辛酸,3w之后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經過治療,使用硫辛酸的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好于使用甲鈷胺的參照組。結論 在臨床當中,硫辛酸對于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的患者而言有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值得進行更加廣泛的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硫辛酸;治療效果
糖尿病患者并發末梢神經病變(簡稱DPN,下文以此代指)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其在患病早期就會發生,通常在經過確診之后1年左右會有7%的概率出現神經病變癥狀,如果糖尿病病程超過25年,其出現概率將會達到50%左右[1]。該病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嚴重不良影響,硫辛酸是對其進行治療的一種全新的抗氧化藥劑,能夠緩解DPN的癥狀[2]。在本文當中將就此展開分析,如下所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間于我院就診的患有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的患者當中擇取80名,按照抽簽的方式將其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兩組(每組40名),實驗組當中包括男性患者22例以及女性患者18例,年齡均在43~75歲,平均數是(59.13±3.11)歲,病程均在1~5年之間,平均數是(2.41±1.21)年;參照組當中包括男性患者23例以及女性患者17例,年齡均在44~76歲,平均數是(58.98±3.12)歲,病程均在1~6年,平均數是(2.39±1.12)年。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顯著差異,可以進行對照分析。
1.2方法 首先,對全部患者以相同的飲食結構調整、良好的運動習慣、胰島素注射等措施,令患者的血糖值始終處于穩定水平(空腹血糖值<7 mmol/L;餐后血糖值<10 mmol/L)。①參照組:予以甲鈷胺片(由北京星昊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國藥準字H20060865)進行治療,給藥1片/次,給藥3次/d;②實驗組:予以硫辛酸注射液(由上海現代哈森藥業有限公司所生產,國藥準字H20056403),取0.15 g/次,和100 ml濃度0.9%的氯化鈉溶液充分混合,對患者行以靜脈滴注,2次/d。
1.3臨床指標 3w后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①有效:患者主訴臨床癥狀均消失,且腱、膝蓋反射恢復正常,在肌電圖當中神經傳導速度增加每秒>5 m;②緩解:患者主訴臨床癥狀好轉,且腱、膝蓋反射有明顯好轉,肌電圖下神經傳導速度每秒增加3~5 m;③無效:患者的各項癥狀沒有顯著好轉,甚至有惡化的趨勢。整體有效率為有效率和緩解率的總和)、神經傳導速度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對數據予以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針對硫辛酸對于DPN患者起到的治療效果展開的分析當中,結合數據類型,筆者將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涉及到的數據進行統計,針對計量資料選擇(x±s )進行表示,并行以t檢驗;針對計數資料選擇[n(%)]表示,并行?字2檢驗。本文當中認為P<0.05的情況為存在統計學上的意義。
2 結果
經過治療,使用硫辛酸的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好于使用甲鈷胺的參照組。
2.1治療效果 見表1。
2.2神經傳導速度 見表2。
2.3不良反應 實驗組當中有2例患者出現輕微的食欲不佳、惡心嘔吐以及腹瀉癥狀,概率為5%,經過對癥護胃干預之后均顯著好轉;參照組當中有3例患者出現輕微惡心嘔吐和呼吸障礙、靜脈疼痛等癥狀,概率為7.5%,經過處理之后顯著好轉。兩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有差異,但是沒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
3討論
經過不同的治療干預,實驗組在治療效果上、治療之后的神經傳導速度上均顯著好于參照組,且不良反應和參照組沒有顯著差異,說明治療效果理想,而且安全穩定。該成果也在李宏偉[3]的著作當中得以證實,說明比較可靠。
在臨床當中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患者大多都需要長期性的服用降糖類藥物對血糖進行控制,不過在實際生活當中,有很多患者都因為藥物的治療依從性不理想等原因導致血糖控制情況不佳,造成嚴重的并發癥。發生末梢神經病變癥狀就是糖尿病患者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患者的機體長期處在高血糖的環境下,神經微血管長期舒張,神經血流減少,而且粘度始終在增加,很容易造成微血栓形成,出現循環方面的障礙[4]。同時,因為持續性的高血糖狀態會令患者的內皮細胞收到一定的損傷,導致周圍神經發生病變。通常,臨床當中都使用甲鈷胺來對患者進行全面治療干預,緩解患者的疼痛,盡可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的質量水平,不過治療效果始終不是非常理想。最近這幾年,醫學專家提出,適當使用抗氧化類藥劑來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進行治療,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5]。
α-硫辛酸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類維生素萬能生物抗氧化類藥劑,在給藥之后,會通過腸胃直接吸收,對細胞深處代謝進行適當的改善,有效清理機體內的氧化劑,令細胞修復并活化。從α-硫辛酸作用機制進行分析,可以將其分成以下幾點:控制脂質過氧化、保護機體血管的內皮細胞、提升神經傳導性能等。由此可以認為,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地使用α-硫辛酸可以顯著地改善神經感覺和運動傳導機能。在本文的分析當中,將使用甲鈷胺治療的參照組患者和使用硫辛酸進行治療的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證實硫辛酸的治療效果是比較理想的,而且也比較安全穩定。
綜上所述,在臨床當中,硫辛酸對于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的患者而言有非常顯著的治療效果,而且相對來說也比較安全穩定,值得進行更加廣泛的推廣和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加云.硫辛酸治療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研究[J].河北醫藥,2015,37(08):1178-1180.
[2]李杰.評價硫辛酸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2):22-24.
[3]李宏偉.探討硫辛酸治療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29-30.
[4]凌振南,朱豐,李瓊.α-硫辛酸與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07):3-5.
[5]徐燕.α-硫辛酸聯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5,30(05):555-558.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