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小兵
摘 要:新物理課程標準提出:物理課大多數科學探索都不宜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應該分組進行,在物理教學中要開展合作學習。目前,合作學習已成為我國所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能達到學生間的有效溝通,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這樣的教學形式已經比較多地運用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
關鍵詞:初中物理;合作學習;策略
我校物理課題組進行了以“小組推進,合作探究”為實驗課題的研究,通過研究我們體會到在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能力的培養。下面談談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設計討論問題是合作學習的基礎
任務設計是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任務設計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合作學習的效果。合作學習總是圍繞某些問題來進行的,學生要學習和掌握的內容通常是以討論問題的形式出現的,因而精心設計討論問題是任務設計的重要內容,也是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基礎。一般地,教師設計討論問題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一)適度性原則。一般來講,教師提出的討論題要遵循“難度大于個人能力,小于小組合力”的原則。難度大于個人能力,使小組合作成為必要;難度小于合作能力,可保障小組合作的成功。教師設計問題要有一定的挑戰性,問題太難,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學生不知從何入手,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造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恐懼心理。若是任務指向不明,學生摸不著頭腦,也無法討論。但過于簡單就會使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表面看起來雖然氣氛活躍,但久而久之卻容易形成學生們的思維惰性,不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不能離開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也不能超越學生當前的認知能力,這些問題經過小組的努力應該能夠得到解決。只有這樣的難度才會激發出學生合作的潛力,也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例如:學習“電阻”一節時,為了研究導體的電阻與溫度的關系,教師把一廢日光燈的燈絲取下與小燈泡串聯接在電源上,用酒精燈加熱日光燈的燈絲,結果小燈泡變暗了。這時教師提出問題:“根據這個現象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由于問題指向不明,難度大,學生討論不起來。若把這個問題改為:“小燈泡變暗了,說明了日光燈絲的電阻發生了什么變化?”“根據這個現象,你能總結出金屬導體的電阻跟溫度有什么關系?”如果這樣來處理的話,很可能就會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截然不同。
(二)階梯性原則。教師在設置討論題時,要盡可能多角度設問,設計梯度由易到難,由表及里,以便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也要考慮到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充分發揮合作的功效。例如:學習電磁鐵時可提出:我們通過實驗總結出了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在實際做的過程中主要應用的是哪一種科學方法?這種方法的含義是什么?它能用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哪類問題?這樣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有利于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開放性原則。在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的新理念;還要吃透學生,精心設計既有聯系性又有開放性的物理問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產生合作學習的愿望,把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向深入。例如,在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教師讓學生設計研究該問題的電路圖。大部分同學設計時沒有滑動變阻器,這時教師可提出問題:為了使結論具有普遍性,我們需多次測量,怎樣才能改變電路中電阻兩端的電壓?學生經過討論找出兩種方法:改變電池個數和添加滑動變阻器。
二、明確個人職責是合作學習的關鍵
個人責任是指學生都必須承擔的學習任務,使每個學生對小組的成功負有不可推脫的責任,它是使所有的小組成員通過合作學習取得進步的關鍵,在當前的物理教學的合作學習中,常出現個人責任不明確,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討論題,而某些成員無所事事,產生“學習霸權”現象,所謂的合作學習最后被歸結為少數人的智慧和努力。這與實施合作學習策略時,沒有明確的任務分工和責任到人有直接的聯系。上述現象會損壞合作學習效果。消除這種現象有如下方法。
(一)改革問題設計方式。在設計討論題時不要只設計一個問題或完成一項作業,即是完成一項作業,也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側面回答,實現一題多解,要盡量設計有聯系性、階梯性的一系列問題,使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負責承擔獨特的一部分任務。
(二)改進評價方法,使學生各自為他們的學習負責。例如:以每個小組成員的個人測驗的得分總和為依據對小組獎勵,使學生形成組榮我榮的觀念,提高小組凝聚力,強化小組成員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小組成員共同進步。這樣對于任何一個小組來說,忽視小組中的任何一名成員,都會影響小組成績,就不會有逃避責任的人。
(三)角色互換。合作學習強調小組成員要承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任務。當然在合作學習中,這種分工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試著讓學生輪流擔任不同的角色,角色互換,即保證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明確分工,又使每位學生積極參與,促進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四)轉變教師角色是合作學習的保障。由于合作學習教學視為動態因素多邊互動的復合活動過程,而且特別強調生生互動的重要性,因而使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與角色傳統教學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一理論要求教師必須以多重角色身份出現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師應成為學生合作學習情感體驗的培育者,學生合作學習的合作者,學生合作學習的組織者。
總之,物理教師應努力鉆研,不斷提高物理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理論水平,創造性的使用好物理新教材,成為合作學習教學資源的開發者和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