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興軍
摘 要: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是實施數學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是學生獲取、鞏固、應用知識的一種手段,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所以作業也是師生交流互動的又一種方式,評價是向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的一種形式,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新課改;作業;評價
長期以來,批改作業,評定成績幾乎由教師包辦,呈現的評價方式,是填寫單一的“優、良、中、差”等級,這樣單一的等級評定,已成為廣大學生的“家常便飯”,而學生對教師大量時間批改后的作業,只看成績,并不加反思。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要讓評分成為人精神生活唯一的、吞沒一切的領域,如果一個人是在分數上表現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他等于根本沒有表現自己,而我們的教育者在人的這種片面表現的情況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因此,呈現小學數學作業評價方式,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其導向、調控、激勵等功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一、讓作業評價成為學生發展的“催化劑”
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被肯定,被尊重,被賞識的需要,每個人仿佛都是為了受賞識而生存,為此,教師應尊重學生,賞識學生。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批閱學生的每次作業,從中尋找點滴的閃光點,用賞識的語言進行激勵。使他們的心靈在教師的賞識中得到舒展,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有自信。
例如:對于一向愛動腦的學生評語是: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讓人耳目一新;你真棒!老師還沒想到的這種做法,我向你學習;你的頭腦真靈活,這種方法比老師的方法強多了。而對于聰明的小馬虎的評語是:方法很好,仔細查一查,看問題出在哪里?希望你告別粗心,與細心交朋友;如果再仔細一點,相信成功一定屬于你。對作業認真,字跡工整,但內容有錯的評語是:多漂亮的字呀!要是再仔細一點就好了!而對書寫潦草,尚欠認真的學生,給的評議是:做得很好!如能把字寫的再漂亮點,就更好了。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還可以用不同的贊揚和鼓勵性的評價語言。如:大有進步,再加油!你真棒,有這么大的進步,老師真為你感到高興!這么難的題,你還做對了一道,真不簡單!只要全心全意投入進去,什么都難不倒你。
二、讓作業評價成為改變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的“潤滑劑”
不同個性的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就有所不同。喜歡學數學的學生,一般做題較認真,能獨立思考,解題方法有創造性和靈活性。對這些作業呈現這樣的評價:“優+與眾不同=優?優+奇思妙想=優+,優+字跡工整=優+,優+格式規范=優+.”不怎么愛好數學而且性情急躁的學生,作業一般較馬虎,對教師發還批改過的作業不認真看,錯了也不思考錯在哪里。為此,對待這樣的作業,評語要講究藝術性,既不能傷了學生的自尊心,還要用委婉的語氣表達批評。如,“良+如果能認真訂正作業=特優,良+如果能不懂就問=特優,良+如果能認真及時改正=特優?!睂σ恍┎粣蹌幽X筋,作業有抄襲現象的同學,老師的評語是:“B+如果能獨立完成作業=特優,B+如能積極開動腦筋=特優”。
“等級+簡語”式作業評價是描述學生作業水平,并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一種方式。這種評價具有很強的激勵性、導向性,評價時重在激勵,貴于引導,皆在使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的進步與不足,不斷明確努力方向,提高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
三、讓作業評價成為學生轉變的“調節劑”
作業評價的結果應具有激勵導向作用,更應具有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評價時教師應盡量從積極的方向,把鼓勵和批評兩者巧妙的結合起來,在表揚時指出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評時又肯定了其進步的一面。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比如,對上課愛做小動作,因而影響學習的學生說:“最近你進步不大,你能告訴老師是什么原因嗎?從你平時的各項表現來看,你是一個聰慧的孩子,所以老師肯定你能把數學學好,老師愿意給你幫助,我們共同努力吧”。
對于表現有進步的學生,老師可以對他說:“你的字進步可真快呀,比我小時候寫的好看多了,老師還要向你學習呢!本次作業為優”?!澳憧偸堑谝粋€交作業,批改你的作業,真是一種享受,本次作業為優”。
對于一些偏愛體育運動,卻放松自己的同學說:“運動場的英姿讓教師久久難忘,但老師同樣希望看到你課堂上出色的表現和漂亮的作業”。
無論是一句贊美的話,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則善意的批評,學生閱讀后,激起的是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因,獲得是學好數學的信心,倘若改用“上課不聽講,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做”等語言責備,學生將會產生逆反心理,由此也會影響其學習數學的信心。
無論采用怎樣的評價方式,教師都應善待學生的“錯誤”。丹麥物理學家雅各布博爾不小心打碎了一只大花瓶,他既沒有懊惱,也沒有等閑視之,而是精心收集滿地的碎瓦片。并把這些瓷片按大小分類,分別稱出重量,結果驚奇的發現了依次的碎片的重量均為16倍的關系,得出了對恢復不知其原貌的文物、隕石有重大的幫助的著名的“碎花瓶理論”。這樣善待“錯誤”不是放縱錯誤,而是自覺地意識錯誤,對有錯誤但又蘊涵點滴創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時,要給予鼓勵,保護這難得的創新火花,并通過課堂教學把“錯誤”轉化成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