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平
摘 要:“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資源形式,受到廣大教師的熱愛和關注,微課成為一種教學的載體,本文以總結和闡述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微課;課堂
微課是建立在微型教學視頻基礎上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實效性,在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烘托課堂氛圍,增加知識傳達效率方面有著巨大的意義。微課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教材的有效補充,更是時代發展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若能在初中數學課中合理導入微課,不但可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還能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所散發的魅力。
一、微課教育的定義
微課的全稱是微型視頻課例。是指以課例、教學環節片段視頻的形式出現在課堂的新型教學呈現方式。體現形式分為:講授型、操作型、答疑型和探究型,不同類型的微課使用取決于不同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對觀看視頻時間的視覺駐留科學規律,微課時長一般為5-8分鐘,而且20mb的小容量,方便教師教學資源存貯與通過多媒體播放,學生也可以下載到手機上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對于知識重點重復觀看,加深學習記憶,實現了線上線下學習資源共享。微課在數學中的應用,使一些數學重點知識的深奧難懂變得直觀和易于理解,數學學習變得容易和有趣,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
二、微課教育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學習微課教學課件,學生可以準確的把握學習目標和要求,充分體會到探究、合作、自主學習的樂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選擇性地學習:補充知識點、查漏補缺、鞏固基礎知識等,是課堂學習的重要拓展學習工具與共享資源。隨著手機產品的普及,學生可以下載到手機上隨時可以進行移動學習、補充“營養”,在實際應用中實現了隨時隨地都有“隨身小課堂”,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高效學習。微課的形象生動性、立體空間性的數形結合教學方式使學生很容易掌握,但是微課雖短,知識面卻很豐富,所以學生需要反復觀看,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內涵。
(二)提高了數學教師的研究水平和業務成長
1.制作微課就是微研究的過程。
數學老師們把實際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制作成微課,無論是從題材的選擇、教學方法的思考、教學過程的安排等,都體現了他們對教學活動的反思和研究。
2.微課帶來的線上教研模式更加人性化,能有效提高數學教師專業成長。
數學教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選題一般直接指向具體問題,關注“小現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題突出,層層剖析,有深度,能啟發,教師可以通過觀看自己錄制的微課找到自己在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
因微課視頻短小,利于網上傳播,使用也很方便,不用受時間、場合的約束,可以方便教師之間教學經驗和方法的學習交流,也方便學生、家長的學習評價,有利于我們獲得廣泛、全面、真實的評價,從而促使老師研究水平的提升。
微課制作能促進數學教師的個性化發展。每個老師的教學經歷、能力和經驗各不相同,有的老師計算機操作水平高,制作課件能力較強,經常能錄制出一些符合各方需求的優質微課;有的老師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得當,錄制的微課對教學很具有參考價值,值得研究
3.使用微課促進教師的學習和培訓
微課短小精悍、畫面精美,配上優美的背景音樂,能讓原本枯燥的學習變得更加生動鮮活,它以視頻的方式實施培訓和學習,可以變教師被動接受培訓內容為主動創作培訓內容,能直觀地讓學習者了解教育思想與教學技能,便于教師借鑒和模仿。
三、微課應用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的反思
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實踐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合作學習,對提高學習效果有顯著作用。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微課適用性的局限。由于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等特點,因而適合的教學內容也是相對較為獨立的知識點,能夠在短短幾分鐘內講解清楚。出現邏輯體系復雜或是篇章、段落等信息量較大的知識時,微課就不再適用了。
(二)部分微課質量不高。這已成為影響微課發展最主要的問題。眾所周知,微課以視頻為載體,確保全屏高清的畫面影像是微課成功的前提。然而,技術層面的提高并不能保證一節微課的成功,教師應該尤為注意在教學內容的設計。很多教師對微課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外表”而沒有掌握住其“精華”,只注重微課的形式而不注重內容,把微課僅僅看作一節優質課的“濃縮課”,或者對選題、教學設計、教學環節等核心環節重視不足,導致微課質量不高,教學效果不佳。
(三)部分微課與數學課堂教學聯系不緊密。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科技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補充。只有將微課與課堂教學相聯系,才能發揮微課的作用。
(四)教師角色的轉變。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數學教師的專業能力。微課的盛行帶來的直接變化就是教師要更加明確教學目標與任務,必須具備高超的教學能力。在課堂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和學生共同學習的主體。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教育信息化科技化的趨勢,掌握好微課教學,教師應該提升專業能力,轉變自身角色。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微課在國內的發展尚在起步階段,尤其是微課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究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較薄弱,需要教育一線的我們繼續摸索。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如何更好地將微課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更有效地提高微課教學效果仍然是廣大數學老師不斷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