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經典教育對學生人格與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但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往往比較注重語言技能、文化知識的傳授與培養,而常常忽視經典教育,進而導致小學生在學習中無法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經典。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教育;優化分析
作為學習和掌握經典的最佳階段,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發揮學習潛力,積極開展經典教育。目前,仍有很多教師不注重經典教育的實施,不僅影響教學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小學生的學習、成長,以及小學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注重經典文章的朗讀與分享
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學習和體會文章相關知識與內涵,學生的感情會隨著文字情感的波動而不斷變化,對于小學生來說,朗讀是學好語文的必要條件。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關注的往往都是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對課文朗讀卻并不在意,這不僅制約著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影響學生情感體驗能力的增強。
對此,教師首先應轉變對朗讀的看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一生,經典書籍中包含著深刻的內容,能對人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朗讀經典,并在朗讀過程中深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比如,在每堂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五到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選擇教材中的經典文章進行朗讀,或者將自己課下朗讀過的文章,分享給其他同學。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學識與見解。
二、創設經典場景,增強教育效果
由于小學生的知識與經驗有限,對學習經典不僅無法形成具體的概念,對經典的魅力難以做到充分了解,也不知該怎樣學習經典。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促進學生經典學習能力的逐步提升。
對此,教師可針對具體的經典教學內容,為學生構建相應的教學情景,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全面了解和掌握經典內容中涉及的文化底蘊與知識,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形成優秀的人格品質。比如,選擇《論語》來開展經典教育時,為了不斷加深學生對經典文化的理解,教師可以下載一些古風背景音樂,在課堂教學中播放,進而營造出經典學習氛圍。在學習后,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選擇其中一段來進行角色扮演,并在表演過后針對學生的優點與缺點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針對經典學習內容進行深入探究,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論語中的智慧。通過這樣的經典教育,不僅能夠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也能夠在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培養學生形成優秀的品質。
三、積極開展經典教育活動
加強經典教育,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優化他們的知識結構,也能夠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目前,雖然小學教材中的經典文章在不斷減少,但仍有許多經典文章值得學生深入學習和體會,在提升學生文化修養和學習、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著重要意義。如冰心老師的文章,閱讀起來就具有美感,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別樣的美好,也可以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學習中,并逐漸放松心靈,用心去感受生活中點滴的美感。教師可以每周組織一次經典學習競賽,選擇一篇經典文章,讓學生搜集相關知識,并背誦下來。在具體開展中,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背誦,熟練的獲得五分,不熟練獲得三分,而未背誦的不得分。然后再進行知識收集方面的競賽,每條內容或一分。最后評選出分數較高的前三名,給予一定獎勵,如獎勵其一本經典書籍等,對于表現欠佳的同學也要積極鼓勵,以此來不斷提高學生參與興趣與信心。
另外,也可以定期開展經典座談來提升經典教育水平。通過開展各種座談,可以增加教師之間的交流,可以積極地與他人分享自己搜集整理到的經典教學內容,互相借鑒、學習。而語文教師之間通過互相合作協調來開展經典講座,不僅是因為相比于學生來講,教師的視野和學識更加寬廣與深厚。因此,教師在開展經典教育時,一定要充分結合學生認知特點與需求,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對經典教學內容的選擇也要認真、慎重,不能隨意安排,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文化素養與認知水平的提升,對內容做出適當調整。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加強經典教育的實施,對提升學生文化修養,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重要性。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與時俱進,準確把握時機實施經典教育,引導學生學習和敬仰前人,通過高水平的經典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提升其文化素質,也有助于提升教師的道德品質,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