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
摘要:盡管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多年,但農村,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部分小學,特別是個別教學點的數學教學仍存在不少困難和現實窘境。新時代的農村教師就要克服種種困難,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為農村數學教學開拓新天地。
關鍵詞:農村;教學;現狀;策略
在新課標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教育受限于教學理念、經濟基礎、農村小學水平等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教師要在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的教育目標下,不僅要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政治水平,更要想方設法去克服種種困難和現實窘境。
一、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的困境
1.教學資金短缺,教學設施不全
農村小學教育缺少資金,盡管近些年國家對農村地區的教育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但從目前的水平來看,還是無法適應社會發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缺少了經濟基礎,無法購置相應的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從數學這門學科來講,相關的教學用具以及多媒體技術普及運用的今天,教室里還沒有引進多媒體設備,如何將數學教學的知識通過現代化的技術展示給學生,學生又如何才能接受到最先進的知識,感受社會進步帶來的變化?
2.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長期以來,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被寄托在一群長期奮斗在教學一線的師范類??飘厴I教師的身上,小學數學教學也主要依托課本教材,以傳統教師講、學生聽的固定模式。一方面,從教師的角度來看,老師走向教師崗位以后,許多人就是以一種教授課本知識,完成教學任務的態度,并沒有結合時代的變化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將自己從學校里所學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這也使得農村小學教育從“主導者”一方就失去了發展的“原動力”;另一方面,農村小學的管理者也存在管理不力,對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夠,許多農村的完小,師資隊伍不齊,存在很多兼職代課老師擔任多門課程的現象,甚至是管理人員、教學人員身兼多職,能維持正常的教學運轉就已經不錯了,這也給創新教學帶來很大的阻力。
3.教學任務目標不明確
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關鍵是確定教學目標,但不能僅限于教師明確每堂課的教學任務,特別是對于數學學科,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在傳輸給學生基本必備的數學知識內容的同時還應使得學生養成一種優良的數學學習習慣,對自身的具體情況需求進行分析,對數學學習的重點內容進行明確。另外,教師還應積極應用豐富的知識理論對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進行科學妥善的解決,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4.學生對于先進技術和理念的接受能力和適應水平不高
農村地區的低年級學生,與城市低年級學生相比,限于經濟水平和生活環境的影響,沒有接觸過高科技設施和一些先進的電子設備,他們的接受能力和適應水平略顯不夠。對于多媒體教學方式和“翻轉課堂”“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的掌握不足,在課后又忙于幫助家里做一些農活,學習時間和學習環境不能得到較好的保障,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不夠高的情況下,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二、實現新課標要求下小學數學教育的努力方向
1.社會和學校方面:加大對農村小學的支持力度
農村小學教育是我國現代教育的一塊短板,農村數學教學也是教育相對較弱的地區,同時也是學生打下學習基礎的重要發展階段。因此,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應將資源引導流入農村地區,加大對農村小學教育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加強經濟支持,引入社會資本,改善農村小學教育的硬件設施和學習環境,同時也要高度重視對農村小學教育的人才培養,提高農村小學教育人才的待遇,協調好農村小學的師生配置比例。
2.教師方面:加強教學理念的學習更新,創新數學教學方式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農村小學教師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加強科學知識的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例如,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數學模型展示在學生眼前,一方面可以提升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更換教學方式,大大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運用身邊的許多實例來將數學課本中的知識生動形象化,比如學習正方形、三角形等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制作出一些具體的正方形盒子、長方形盒子,既可以讓學生形象地了解到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長方形,也可以適當地延伸介紹正方體、長方體的內容,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3.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培養,鼓勵學生多元化發展
對于農村低年級學生的教育尤其是數學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的培養,引導他們形成一種克服農村相對較差的學習環境,緊跟社會發展步伐主動學習、善于學習的良好氛圍。鼓勵學生結合身邊的生活實際,將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解決身邊的問題,比如幫助父母去買菜、買東西,然后通過自己的所學,熟練地跟商家完成交易。
在新課標普遍實施的背景下,要想提高農村小學教育的有效性,達到新課程標準的目的和要求,就必須通過社會、學校、教師等各方努力,凝心聚力,加強對農村小學的關注和支持,給小學數學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推動農村小學數學教育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