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的經濟實力決定了一個國家在國際中的地位,中國2001年加入WTO之后,經濟發展迅速,伴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的是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之間的競爭。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設立就是為了迎合企業對營銷人才的需求,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高職營銷專業并沒有充分的滿足企業對營銷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本文針對目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在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希望能對高職培養院校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問題;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F713.50-4;G71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3-000-01
中國在國際競爭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對我國的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的存在目的是為了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實用型人才,提高就業率。要想與世界高職教育接軌,與社會和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接軌,高職院校就要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不斷提高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使高職教育更好的為國家和市場服務。
一、目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國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在整體形勢下,高職教育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且營銷專業一直是比較熱門的專業,企業對營銷專業人才供不應求,但現實情況是,很多高職院校營銷專業的畢業生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
(一)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切實際
很多高職院校在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時制定目標過高,且沒有根據院校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切合實際的階段發展目標,目標過高只能是曲高和寡,實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二)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缺少創新,復制較多
雖然是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但整體缺少特色,教學更像是普通市場營銷專業和大學本科市場營銷專業的復制版,在課程和教材的選擇、教學計劃上,高職營銷專業都與大學營銷專業雷同。
(三)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缺少明確的市場定位,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脫節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人才培養與企業實際崗位需求嚴重脫節。企業需要的營銷人才大多是處在銷售一線的,企業不希望花費太多的時間去培養,因此要求畢業生能在最短時間內適應崗位,但高職營銷專業人才的培養還是以封閉式教學為主,在面對專業型強、實踐性強的崗位時,多數人員需要重新培養,這就造成了企業與畢業生之間的矛盾,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
(四)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設置不完善
營銷專業其實是一類大學科,目前很多高職市場營銷專業還停留在以營銷理論課為主的階段,學生接受的是大框架、大體系,對于專業性較強的營銷缺少了解(如醫藥、器械、汽車、電子、金融、化工產品等),而這些營銷專業性強的大企業往往是比較受學生青睞的,因為專業能力的限制,畢業生在就業時只能選擇專業性不強,較為籠統的營銷類企業。
(五)校企脫節,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重理論,忽視實踐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數高職營銷專業是參照普通高等教育院校的營銷專業來進行學生教育和培養的,院校的實踐教學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施,學生還是被動的接受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很少有走出去實踐的機會。企業在招聘時往往需要的是有銷售經驗的人才,缺少實踐也造成了學生就業困難。
二、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模式的思路
(一)明確高職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
專業性人才培養的目標應該以人才培養的方向,預計就業崗位,和人才培養的規格等為主,我國企業和市場需要的是應用型、專業性強的特色人才。高職院校在進行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時應該進行大量的調研,根據市場需求來確定專業的培養方向和培養目標,不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改革教學模式
改革高職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必須改革院校的教學模式,改變老師一味灌輸課本知識的舊方式,引入案例教學、案例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等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網絡將枯燥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不斷培養學生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習興趣。當然,改革教學模式不是完全否定舊的教學方式,學校要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總結各種教學方式的優、缺點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三)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高等職業教育要為國家培養的是專業性較強的人才,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高職教育的教師隊伍水平并沒有達到實際要求,改革教育模式必然要求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學校要培養的是一支教學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在數量上能滿足教學需求,在學科水平上站在學科前沿,在實踐能力上能滿足學生模擬和實際需求。同時,學校要加大客座教授尤其是營銷類專業兼職教師的數量,將實踐搬到課堂,形成開放式教學。
(四)豐富課程設置,建立專業模塊教學
高職教育與其他大、專院校的主要區別是前者更注重專業、技術、應用。營銷專業應該滿足基礎文化課程、專業課程、和職業方向課程三大類。在進行基礎文化課和營銷類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學校應注重學生溝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養,還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幫助學生確立自身的行業營銷方向,甚至幫助學生建立職業生涯規劃。基于教學資源的有限性,學校可以設置營銷大類,使學生在就業前具備基本的行業知識和行業就業能力。
(五)改革實踐教學,推動校企合作
學校在在理論課基礎上要更加注重實踐教學和模擬教學。營銷專業學生優劣的區別就是針對實際營銷問題的判斷能力和解決能力以及自身營銷水平的高低,學校要實現高水平的教學,必須重視實踐教學的改革。
實踐教學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入營銷調研、營銷策劃、商品推銷、模擬公司實訓等,還要讓學生真正走進企業,在企業里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學校要加大與企業的合作,企業可以讓員工在學校完成崗前理論知識培訓,學校可以讓學生在企業完成綜合實訓,兩者互為支持,共同進步。
三、總結
總的來說,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必須以國家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基礎,學校要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出綜合實力強的實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曉輝.FZ職業學院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
[2]劉麗霞,嵇美華.O2O商務模式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48-52.
[3]萬珊.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12:84-86.
[4]俎文紅.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析[J].科技視界,2015,29:175+233.
作者簡介:楊芳玲(1980-),女,漢族,碩士,講師,陜西戶縣人,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主要從事營銷研究。
基金項目: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就業差異性研究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Gfy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