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昊
摘 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課后的作業鞏固一直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數學是一門偏重理性思維和邏輯能力運用的課程。而小學數學的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初級階段,也是學生打好數學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師在完善教學過程的同時,要注重學生課后習題和作業的鞏固。筆者將結合現今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布置安排上容易出現的問題,探討如何對課后作業的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促進學生課后知識鞏固形式的多樣化。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后作業 多樣化
課后作業的布置是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個很關鍵的環節。數學不同于語文這類偏文字類的科目,在語文學習中,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就能掌握所學的知識內容和結構,并且進行基本的運用。而數學的學習十分看重對知識理論的實踐和鞏固,短短四十五分鐘,學生很難能徹底的掌握知識的體系和結構。課后作業的布置就是幫助學生鞏固課內知識的同時,深化知識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讓學生了解知識點在不同的題型呈現的方式。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要注意作業形式的多樣化,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學生自主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保持學生課后學習數學的興致和樂趣。
1、作業的布置具有針對性
不同的學生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布置的作業要具有針對性。要想利用課后作業來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就必須結合學生自身特點以及其學習能力,根據學生各方面的差異來設計課后作業,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與學生是否有強烈的學習欲望沒有直接聯系,因此教師在實際布置作業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以設計出更加合理的課后作業布置方案,例如在講解規則面積有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完全科技布置這樣的課后作業:師:對于正方形面積掌握熟練的同學課后完成聯系第二大題(較難),同時根據規律推算長方形面積,尚為模糊的同學完成課后第一大題,同時再次推演三角形面積公式。這樣的布置就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
2、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而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以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比如說:師:以下今天的課后作業,第一種,好馬每天走120千米,劣馬每天有七十五千米,劣馬幾天追上好馬?第二種,甲廠有原料120噸,乙廠有96噸,甲每天用15噸,乙每天用9噸,幾天后兩廠剩余一樣多?第三種,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長392千米,同時從兩港各開出一艘輪船相對而行,從南京開出的船每小時行28千米,從上海開出的船每小時行21千米,經過幾千米兩船相遇。在布置作業是應該規定題目選擇人數的下限同時可以允許交流討論學習。
3、將課后作業更加具有操作性
數學學習不僅僅是理論學習,同時更重要的是實踐學習。數學來源于生活,脫離生活的理論學習會讓學生缺乏對數學的深刻認識。因此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加入生活實踐的元素,以增加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如,在教學完測量的相關內容時,筆者讓學生回去測量一下家里的一些物品,然后制成表格。這樣的作業方式能夠將學生從書桌前解放出來,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此外,通過測量,學生會對一些實際物品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在測量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有執行能力等都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另外這種作業的完成方式比較新穎和有趣,在完成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數學的奇妙和有趣之處,對數學會更感興趣。 選擇一些具有現實可操作性的例子用于布置課后作業,這樣的作業往往更加富有趣味性,也更加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比如通過對天氣狀況的了解求得概率,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科的實用性,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愿意動手去做去學,同時,在動手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是一個知識逐漸掌握的過程,提高了知識的掌握能力。比如說:師:地區每天下雨的概率是0.8,天氣預報準確性為0.8,天氣預報說明天會下雨。求明天下雨概率?
4、緊扣生活,讓作業內容充滿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課后作業產生興趣,就能以一種積極的學習情感投入到做數學作業中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生活化的作業,這樣,就能讓作業內容充滿趣味性。
例如,《百分數》一課的課后作業,可以這樣設計:
1.一件衣服標簽上寫著“前片68.4%棉”“后片100%棉”,這里的百分數是什么意思?前片的含棉成分多還是后片的含棉成分多?請你也在一些商品的標簽上找到百分數,讀一讀這些百分數,并說一說這一些百分數的意思。
2.找一找啤酒和白酒瓶上的酒精度,比一比它們的大小,并結合百分數的知識說一說喝哪種酒更容易醉。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特別強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教師應該注意這一要求。
5、布置的課后數學作業量
既然為小學生布置課后的數學作業有利有弊,那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就值得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探究。所以我們應該思考如果要給小學生布置課后的數學作業,那么應該布置怎樣的作業呢?這就包括作業的多少、類型等。雖然學生完成課后作業所花費的時間是一個不可控制的因素,但是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多少是可以控制的,作為老師,為了避免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量不合理,我們可以相互交流討論一下。
6、給學生更多的選擇
傳統數學作業布置得比較呆板,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該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權力和發揮的空間。首先在作業內容上,教師應該提供更多的題型、作業形式給學生,讓學生更有興趣和信心完成作業。同時在作業的完成方式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方式解題,以此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對于用多種方式解題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表揚他們,并鼓勵其他學生像這些學生一樣多思考多嘗試。
課后作業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學生自我測評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師必須意識到課后作業的重要性,并合理設計課后作業,這樣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能力,還能將數學和生活有機結合,讓學生學會獨立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我國培養出新一代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郗宏德. 小學數學課后作業設計方案探微[J]. 教育,2015,38:35.
[2]潘曉燕. 新課改下如何預設小學數學課后作業,提高學習效率[J]. 文理導航(下旬),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