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利
摘 要:在當前階段,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基本處于在一個閉關自守的狀態,對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過渡作用不夠重視,特別是在學生升入到初中之后,不可快速適應教學活動并且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標準實施背影之下,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一些過渡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快速適應初中的教學。本文在分析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究小學高年級語文的過渡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年級 教學 過渡
目前,很多小學生在升入到初中后,出現未能適應初中語文的學習活動,所以升上初中后會跟不上初中語文的教學節奏,對學生語文知識的學習以及未來發展產生一定制約因素。因此加強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過渡教學研究是極為重要的。
1、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沒有什么東西是能夠學好的,所以學生必須在課堂上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才能夠帶動學生學習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氛圍,首先要充分利用小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利用小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充分調動其學習的自主性。老師要注意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語文的獨特魅力,從天文地理到詩詞歌賦,從古至今,從科學到人文,語文是滲透在各方各面的,老師更應該主動提問學生,讓每一個學生融入到課堂之中,讓每一個學生發自內心的愛上語文。有時候適當的將室內學習轉向室外,豐富課堂的內容,老師在其中起一個引導的作用,以此為基礎,促進學生的全向發展,讓每一個學生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2、運用科學的方法學習
與學習態度同等重要的是學習的方法,現代正是一個高效科學的課堂,科學正是最強有力的武器,現代的許多研究關于人腦的精神方面,老師應該注重觀看相關的報道,學會運用這些方法來讓學生來找到自己的方法,同時在這方面,學生應該配合老師,自己有任何好的想法時,應該首先告知老師,老師要實踐這些方法,讓學生時刻對學習保持一種新鮮感。
3、適當運用一些方法,調動氣氛
學習態度很重要,可是更為重要的是學習的狀態,老師應該多花一些心思,多運用自己的能力,活躍課堂的氛圍,比如說課上的小游戲,大家可以通過一些游戲來找到適合的記憶方法,畢竟語文這門課需要我們記得東西比較多,每一個同學應該懂得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老師要懂得如何去讓課堂的氛圍更適合大家學習,多嘗試,盡量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課堂。
4、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為主,以教為輔,學以致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起到指路人和輔助者的作用,學習關鍵是靠學生自己。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和責任,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和自身的特點,盡量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優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以學為主,以教為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學習知識,獲取學習中所得的經驗,這樣也能加深學習的印象,更好地識記所學知識。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把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
5、以問為引——讓學生自覺地融入教學
21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學,課程的正常開展已經不再是教師的主要關注點,教學的任務也由傳授知識走向多層次多方面發展,不僅要讓學生們得到知識,也要教會他們運用這些知識,還要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意識,逐步培養學習能力。但是,許多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表現是十分懶惰的,有研究表明,語文課堂的深入開展,首先需要在課程開始前讓學生接收他們感興趣的信息,只有激發其興趣,才能做到知識傳播。因此,在提問教學的模式下,不妨在課程開展前,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然后讓他們自主想象,互相探討,得出心中的答案。如在講授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課本中的《變色龍》時,可以先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家知道大自然里邊的動物以及昆蟲都有哪些特殊的能力嗎?比如,壁虎可以爬墻,其他動物呢?同學們在這樣的問題下,必然會進行大量的思考和討論,不僅順利激發了學習興趣,也能順勢引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們、在這時不由自主地被變色龍的能力吸引,便于課程的高效開展。
6、通過學習語文教材內容去感受生活常態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上的很多內容與知識點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并且教材編制的很多內容也來源于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因此教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這一特點,通過語文教材的內容去感受生活,了解生活的現狀以及常態。在生活化教學法中,通過學習語文教材內容去感受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首先是通過語文教學本身去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常態,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將語文教材上的內容與日常生活有機的聯系起來,讓學生對語文教材以及學習過程產生一種自然感和親切感,從而促使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和掌握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而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學習音字詞,并讓學生認識到教材上的很多內容都與實際生活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運用這種生活化教學法進行語文教學,學生對語文教學就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并主動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從而使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奇妙的克隆》《夢圓飛天》這兩篇五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文時,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們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還要將課文中與生活中熟悉的痕跡找出來。在第二篇課文中,其飛向的目的地是宇宙,是由中華兒女通過不懈努力完成的偉大壯舉。而第二篇課文中所說的克隆,其針對的對象要大都為學生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例如克隆世界中,第一個出現的就是一只山羊。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價值是對語文教學的升華,但也是語文教學開展的本質,通過滲透人文內涵,學生在教師有意識地引導下逐漸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也是小學語文高年級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是介于小學低年級與中學階段的時期,教學方法也不同于這兩個時期。教師要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水平就要重視教學策略的選擇與實踐,使教學策略更加富有靈動性,與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相聯系,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具有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朱成茜.探析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5).
[2] 李政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才智,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