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虹
摘 要: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的實施,小學義務教育得到了各界人士廣泛的關注,而在小學高年級的教學中,數學是一門比較令學生頭痛的學科,教師不斷的創新和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得到最多應用的學習方式當屬小組合作學習。經過長期的實踐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的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對此,筆者在本文中通過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分析了現階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還存在著哪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解決措施,希望對小組合作學習日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有效運用措施
前言: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將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展現出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的實施,各個小學對課堂教學方式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就是其中的一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營造出一個活潑、生動的課堂氣氛,在學生們展開激烈討論的同時,也讓學生們從中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品質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可以將學習效率有效的提升,不過,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無法充分的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作用。對此,筆者簡要的分析了有哪些問題存在于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一) 對教學形式過于注重
目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展開,合作質量還有待提高,教師所提出的一些討論問題不具有代表性,為小組討論的安排過于盲目、隨意,只停留在表面。而學生們看似是在激烈的討論,真正投入的卻很少,教師對座位和學習任務的安排也并不夠合理,這就導致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作用無法發揮出來。
(二) 對最終結果過于重視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有較多參與機會的學生往往是成績比較好的,而一些成績比較不理想的學生并沒能夠完全的參與進來,通常情況下都是,成績好的學生將答案公布出來,而成績較差的學生總是扮演著旁聽的角色,自己根本就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在討論結束后,教師也總是會找一些成績較為理想的學生對解題思路進行講解,卻忽視了大部分學生的真實情況。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措施
針對于上述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的認識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對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將自己的引導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將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充分的發揮出來。
(一) 對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要合理,將競爭公平性有效的提高
想要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的展開,一個前提必要條件就是要構建一個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具體如下:
1、合理科學的進行分組:在展開小組合作討論之前,小組的構建一定要科學合理,有助于將學生的學習欲望有效的激發出來,將各組之間的公平性和競爭性有效的提高。在搭配小組合作成員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形式,通常情況下使用最多的就是前后座四人合作、同桌兩人合作及4~6人合作方式。其實,同桌討論這種方式是比較不提倡的,人數少,意見和想法也會太過單一,思維太過于固定;而組員如果太多的話也并不理想,人多想法自然也多,會浪費很多不必要的討論時間,也無法安全地發揮出每個人的優勢。所以,小組成員數量上的分配一定要科學合理。
2、分工要明確,對選拔和培養組長的任務要給予重視: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為了將最終的目標實現,對成員角色的劃分一定要明確,保證每個人都能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式與方程的時候,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每個人都要有明確的分工,除了小組長擔任教師的角色,你還需要有記錄人員、裁判、及學生。除此之外,在選拔和培養組長的時候,也要給予高度的重視。最可取的方法就是,由組內同成員進行選拔,前提條件是,組長的數學學習能力、責任感以及組織能力都一定要強,可以將小組長的作用發揮出來。在小組內,不應該總是使用一個小組長,也應該實行輪班任職,有助于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小組討論中來。
(二) 將教師的引導作用發揮出來
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并不代表教師不用參與其中,而是要將自己的引導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為學生順利地開展小組討論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教師應該深入課堂,對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進行觀察,對其基本的交流情況有一個大概的掌握。如果有哪一個小組出現了困惑,要及時的進行引導,將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進而促進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 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和時機進行合理的選擇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時候,應該對學習的內容和時機進行合理的選擇。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來看,在內容的選擇上,應該將重點放在一些具有難點、疑點,學生沒有足夠經驗的知識點上,學生持有不同的討論意見。比如,在學習“圓的周長和面積”這一課時的時候,這是一個小學階段的重點難點,小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將問題設置成“在小明上學的路上,經常會遇到一個圓形的陷阱,稍有忽視就可能掉進去,小明想要設計一個井蓋將其蓋上,我們大家一來幫他想想辦法吧。針對此問題,學生們在各自的小組中踴躍發言,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潛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其中,經過激烈的討論和反復的求證,最終得到正確的結果。
(四) 適當的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針對不同小組討論的情況,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評價,評價的主題可以圍繞小組討論效率的高低、人員參與的積極程度、對學習目標的完成程度等展開。教師除了對小組整體的表現評價以外,還應該評價一下個人的表現,激發出每一個人參與其中的興趣。除此之外,同學之間、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一些適度的評價,教師可以制定一個紅花獎勵表,哪個小組和個別的同學表現好,就發放一個小紅花,在每個季度的期末考試之前,哪個組和個人得到的紅花多,就進行一些物質獎勵,如此一來,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如果某個小組或者是個人存在著不足,進行教育的時候要選擇合適的方法,盡量的和藹一點,進而促進小組或者個體的不斷進步。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小組合作學習方法進行有效的應用,有助于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也得到了很多教師的認可,學生們也很樂于接受這種方法,在課堂上將教師和學生的地位充分的體現出來了,是一項非常值得使用和推廣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 韓翠梅.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C]// 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 2016.
[2] 王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 新課程·中旬, 2015(7):61-61.
[3]徐踐知,王淑蘭.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低段的嘗試[N]. 孝感日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