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香
【摘 要】 目的:對臨床應用的小兒呼吸道感染藥物進行統計分析,評價藥物治療效果,并提出其存在的用藥誤區及相關對策。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間江蘇省宿遷市沭陽仁慈醫院收治的1000名呼吸道感染患兒作為調查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藥物使用誤區情況。結果:小兒呼吸道感染在臨床上存在較多的用藥誤區,多數為抗生素使用不準確(P<0.05),合理的治療和引導可明顯降低藥物濫用和誤用的情況,確保患兒的生命安全。結論:嚴格監管兒科呼吸道感染臨床用藥尤為重要,避免用藥誤區的現象,才能更好的為患兒提供合理的治療。
【關鍵詞】 小兒呼吸道感染 用藥誤區 對策分析
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的多發疾病,其嚴重影響著患兒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若在治療過程中未進行針對性的用藥,將加重患兒的病情[1],導致患兒不良預后的發生,因此避免藥品濫用、誤用,選擇最合理的臨床用藥方案顯得尤為重要[2]。筆者針對這種現狀,對1000名呼吸道感染患兒的用藥情況進行了相關的調查研究,并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和建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間江蘇省宿遷市沭陽仁慈醫院收治的1000名呼吸道感染患兒作為調查對象,總結分析其藥物使用誤區情況,其中有男性患兒550例,平均年齡為(7.2±2.0)歲; 女性患兒450例,平均年齡為(6.9±2.3)歲。所有調查對象均符合呼吸道感染檢查標準,依據其不同情況予以針對性治療,且對比分析所有患兒的一般性指標,差異較小( P>0. 05),可進行臨床調查研究。
1.2 方法
1.2.1 用藥誤區及應對方法
回顧性分析1000例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藥物使用誤區情況,并提出相關的應對措施。
①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劑量、確保患兒的用藥安全:抗生素可用于治療各種非病毒感染病,有良好的抑制和殺滅細菌的作用,但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長期使用不但會產生耐藥性,更會出現較多的副作用,在對呼吸道感染患兒使用抗生素前,應先充分了解患兒的病史、查明病因,對癥后再行使用,在使用過程中嚴格遵守抗生素的用藥規范,見效后不可馬上停藥且連續使用抗生素不超過一周,單一用藥優先于聯合用藥,若藥物療效不明顯也不可頻繁更換藥物,應采取其他的調整及治療,以確保患兒的用藥安全。②合理選擇用藥時間及用藥劑量、確保患兒的治療效果:兒童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差,而呼吸道感染又具有病情變化快、起病急的特點,因此在用藥的過程中,應采用正確的用藥時間用藥次數及用藥劑量,更好地發揮藥物的藥效,從而確保患兒的治療效果。③應用中西醫搭配治療,確保患兒能夠標本兼治:中醫可以扶正祛邪,對提高患兒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一定的幫助,較多臨床研究顯示在西醫治療兒科呼吸道感染臨床效果進展較慢時,可搭配中醫進行聯合治療,但不能以鞏固療效、保健等目的隨意應用中藥,故加強中藥用藥安全知識科普宣傳、聯合西醫共同治療,可確保患兒能夠標本兼治。
1.2.2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1000名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臨床用藥誤區情況,并將情況分為以下幾類:①抗生素使用不準確。②用藥劑量或時間不恰當。③用藥前不具有明顯的應用指征。④中藥、西藥聯合使用不合理。對比各情況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
1.2.3 統計學方法:
本文中1000例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調查數據均采用 SPSS16. 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同時聯合卡方檢驗對其用藥誤區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若P<0.05則數據間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兒科呼吸道感染臨床用藥誤區情況
統計分析1000名呼吸道感染患兒的臨床用藥誤區情況,其中有425例(42.5%)患者存在用藥誤區,有28.5%(121/425)的患者存在抗生素使用不準確的情況,與其他用藥誤區情況相比,其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2.2 兒科呼吸道感染臨床用藥誤區對策實施效果:
實施相關應對措施后,于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間隨機選取500例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調查(500例患兒的一般性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 P>0. 05),其中出現用藥誤區的患兒僅為26例(5.2%),與實施對策前(42.5%)相比,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充分說明,用藥誤區對策實施效果較好,合理的治療和引導可明顯降低藥物濫用和誤用的情況,具有積極作用。
3 結論
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具有特征性的臨床表現,易被判斷和識別,但病因卻很難明確[3],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器官功能尚未健全,抵抗能力相對較差,因此,選擇最合理的臨床用藥方案顯得尤為重要[4]。張曉鷗[5]的研究表明,兒童的藥物代謝特征與成人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在對呼吸道感染的患兒進行治療時,不但要把握好患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更要將不同年齡段患兒的用藥規則熟記于心。為評價兒科呼吸道感染臨床用藥誤區情況,筆者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間進行了相關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現階段常見的用藥誤區主要為四類即抗生素使用不準確、藥物劑量及時間不恰當、用藥指征不明顯及中西藥物聯合使用不規范,其中抗生素使用不準確的情況較多(28.5%),與其他用藥誤區情況相比,其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與封秋竹等[6]的研究結果相似,充分說明較多人群對抗生素的認識存在一定問題,不具備常規的醫療知識,抗生素誤用濫用現象時有發生。為糾正各類用藥誤區情況,筆者提出了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并于實施對策后再次進行臨床調查,結果顯示實施對策后,出現用藥誤區的患兒僅為26例(5.2%),與實施對策前相比,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充分說明用藥誤區對策實施效果較好,具有積極作用,與劉榮會[7]的研究結果相似,但不同的是本研究將中西藥藥物聯合使用情況和藥物應用指征情況也納入了觀察指標,觀察指標較多,因此結果更為全面,可信度也更高。
綜上所述,良好的應對措施是避免兒科呼吸道感染用藥誤區情況發生的保障,更是提高患兒臨床治療效果的前提[8]。嚴格合理的用藥,減少患兒的用藥失誤,充分發揮藥物效果,才能將誤用、濫用情況降到最低,真正促進患兒病情的快速改善。
參考文獻
[1]杜晉康.兒科呼吸道感染臨床用藥誤區分析及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6):8-9.
[2] 周小建.施益農.徐虹.2013年江蘇省宿遷市沭陽仁慈醫院兒科門診中草藥處方用藥情況調查[J].臨床合理用藥,2015,8(3):1-2.
[3] 鄭麗華.淺談兒科呼吸道感染臨床用藥誤區分析及對策[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7(9):93-94.
[4] 李娟.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激素治療效果評價[J]. 醫學理論與臨床合理用藥實踐,2014,8(20):27-28.
[5] 張曉鷗.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調查與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7(19):33-34.
[6]封秋竹,于科,劉力榮,陳風嶺,張桂菊[J].亞太傳統醫藥,2016,12(14):154-155.
[7] 劉榮會. 兒科呼吸道感染臨床用藥誤區分析及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2016,9(4A):89-91.
[8]陳作武. 兒科呼吸道感染臨床藥物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