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
【摘 要】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宣傳,人們對自身的健康意識有進一步的加強,在以往臨床中多對是對疾病進行診治,而現如今把工作重心逐步轉向預防,近年來,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更新,使醫院的醫療體制改革更加完善,護理工作也進行擴展,所以,醫護服務要求相關護理人員的質量和數量有一定的規范化。本文在護理教育發展的基礎上,對護理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和會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對促進護理教育發展的策略進行研究和思考。
【關鍵詞】 護理教育 發展策略 研討
在心理學和社會學的推廣下,人們對自身的健康和環境、護理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作為需要護理的人員,其心理、情感、習慣、生理和社會關系等都應在護理中受到重視,在這種形式的發展下,護理人員要不斷的提高專業知識的儲備量,更要掌握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情況,運用到先進的設備和有效的方案對病危患者進行搶救,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變革的思想和應急能力要強。要培養出優秀、合格的護理人員,就需要護理教育來完成。
1 護理教育的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國的護理教育事業得到了良好的開展,而且規模不斷的擴大,很多地區的大學和高職院校都設立了培養醫護人員的專業和護理教育課程。而且把培養醫護人員的專業和護理教育課程逐年進行完善,把護理教育推向更高的階層,在2011年的時候,我國教育部把護理學定位一級學科[1],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積極的促進護理教育工作,而且保持穩定的發展,使護理教育正在向著科學化和規范化邁進。
2 護理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2.1 護理教育的層次結構失衡 在護理教育的層次結構中有著嚴重不合理和失衡的情況,本科院校的招生數量明顯比高職院校招生多而且速度快,雖然本科護理教育的發展較快,但是教學質量卻沒有同步提升,因為本科護理教育的規模較小,很難培養出人才,尤其是對研究生等更高學歷的學生,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不同層次的護理教育人員、學校存在結構失衡的情況,而且同樣層次的質量和學生數量也無法均衡發展,嚴重影響了我國教育結構的完善。
2.2 護理教育的各層次結構中培養目標不明確 全球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以及先進設備的引進和運用,使我國的護理教育發展需要與國際接軌,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滿足社會的需求和肯定,特別是家庭和社區護理的發展,需要很多心理護理、老年護理等大量的護理人員投入其中,幫助各個家庭和社區解決問題,可是我國的護理教育培養學生單一,在課堂中,比較注重理論知識,實踐較少,導致學習和臨床實踐驗證脫節[2],讓學生難以對自己進行定位,讓很多學生無法積極主動的學習,所以,護理教育應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身素質,這樣才能滿足現代護理人才的要求。
2.3 護理教育師資力量嚴重缺乏 護理教育質量的提高是護理質量的重要保障,可是,大多數學校的師資力量較為稀缺,院內只有少數的教授和副教授,無法進行高水平學科的講解,在護理教育中,老師的學歷整體偏低,較為年輕而且經驗不足,對知識結構掌握不完善,也沒有深入的了解,所有導致護理教學的知識體系和專業程度較低。
2.4 缺乏標準的護理教育評估 護理教育評估在護理教育中非常重要,是加速護理教育發展的因素之一,我國雖然有護理教育評估的標準和分類,但是由于完善,實施起來困難重重,導致現在的護理教育評分繼續用醫學教育的評價來進行,由衛生部負責,所以護理教育的評估屬于醫學,剝奪了護理教育的獨立性和專業性,擁有完善的護理教育評估體系能加速護理教育的良好發展。
3 促進護理教育發展的策略
護理教育的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如果對這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可以加速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
3.1 完善護理教育結構 針對本科院校的招生數量明顯比高職院校招生的速度快,應加大對高等院校的招生、教學和開設課堂的力度,縮小與本科院校的差距[3],盡量保持各院校的平衡,深入了解和調整不同層次護理人員的結果,提高對本科院校學生的護理教育培養,特別是研究生的培養,滿足護理事業規劃綱要的規定,降低中專層次提升大學以上層次的護理人員比例。
3.2 推動國際化進程 開設國際合作辦學,促進護理師資隊伍,使國內外優秀的護理人員進行交流、合作,把我國的教育資源和護理教育市場對外開放,提高護理教育市場的運作和相關研究,讓更多的護理人員更加國際化。
3.3 加速建設師資隊伍 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是否優秀,可直接影響護理人才的質量,因為我國護理教育的師資能力整體偏低,所以,建設優良的師資隊伍迫在眉睫。選出能力和素質較好的教師成立導師組,對能力較低的教師進行培訓,早日改善不足之處,成為高能力的教師。學校也要支持中青年教師,多安排與國內、外學院交流的機會,定期舉辦研討會和講座,提高教師的教育方法和理念[4]。慢慢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臨床實踐能力,減少因為長期教學理論知識而與實踐脫軌的情況。
3.4 建立標準化護理教育評估體系 臨床實踐者和護理研究者通過對國際護理教育評價方法的研究和分析,建立適合我國的較為完善和專業的標準化護理教育評估體系,科學的規章制度和細致全面的評估過程,能有效的提高護理教育的發展。有了標準化護理教育評估體系,就可以從醫學評價中抽離出來,讓護理教育更加專業性和獨立性。此外,要開設專業化護理教育小組,對護理教育的內部進行監督。促進護理教育的完善和發展。
綜上所述:我國的護理教育的開展能滿足社會發展趨勢,可以隨著醫療衛生體系的更改而及時做出調整,而且護理教育的發展非常順利,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雖然在發展中存在師資力量水平低、數量少、經驗不足,護理教育的層次結構失衡,培養目標不明確等問題,但是通過臨床實踐者和護理教育研究者的不斷研究如何解決相關問題。所以,要接受社會的挑戰、護理教育發展出現的問題,早日解決問題,更好的實施護理教育結構、規模、質量與效益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萬曉燕. 護理教育發展的現狀、問題及促進策略. 教育與職業,2014, 33: 132 - 133.
[2] 張艷. 我國護理學學科體系構建與發展策略研究. 第二軍醫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13.
[3] 章雅青. 我國護理教育的發展與展望.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3, 5 ( 33) .
[4] 吳蓓雯,曹偉新.從中美護理教育現狀分析中國護理本科教育面臨的挑[J].護理研究,2006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