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石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對于水電開發項目的投資力度也在逐漸加強,伴隨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科學發展觀的大力推進,促使水電開發的過程中必須要對環境進行保護,不能夠將水電開發建立在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該文對國家相關政策法規進行梳理分析,總結貴州黔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水電開發過程中的環境保護亮點,希望對業內水電開發環境保護工作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黔源電力 水電開發 環境保護 分析 實踐
中圖分類號:TM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c)-0100-02
2015年1月1日,“史上最嚴厲”新《環保法》開始實施,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對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完善了生態保護紅線等環境保護基本制度,強化了企業污染防治責任,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法律制裁。貴州黔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有上市企業,秉承“清潔、環保、高效、和諧”的環保開發理念,在水電開發過程中盡量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保證物種的多樣性,提高生態環境的整體質量。
1 公司簡介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5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成立以來,致力于貴州“兩江一河”(北盤江、芙蓉江、三岔河)流域梯級水電開發。經過20余年的發展,公司建設成為集電源點開發建設和電力生產經營為一體的投資管理型公司。截至2015年底,公司資產規模186億元,所屬企業共5家,投產電廠(站)九座,投產水電裝機規模323.05萬kW。
2 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與現狀分析
2.1 相關法律法規
水電工程建設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主要有以下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條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管理規定》《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管理辦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目錄》《水利部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變更管理規定(試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事中事后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等。
水電工程建設的環境政策主要有以下方面。
《關于印發環評管理中部分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關于印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違法項目責任追究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強流域水電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環境保護部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目錄(2015年本)》《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關于深化落實水電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關于切實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水電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環境保護部建設項目“三同時”監督檢查和竣工環保驗收管理規定(試行)》《關于加強水電建設項目“三通一平”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水電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等。
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我國最重要的環保法律,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主要法律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明確了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必要性,是我國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法律依據。
2.2 省內環境現狀分析
第一,經濟和基礎設施落后,制約了環境保護及生態建設。受歷史及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限制,貴州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環境保護資金投入不足。省內河流眾多,魚類資源豐富,但受水域污染加劇、水電工程建設影響以及過度捕撈的現象存在,重開發、輕保護的意識較重,魚類生存環境受到較大影響。
第二,環境保護意識薄弱。受自然條件和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后的制約,貴州省存在大量經濟貧困區域,居民環境保護意識薄弱,通過消耗大量林木維持取暖、燒飯等生存活動,加劇水土流失及生態破壞,生態環境脆弱。
第三,自然災害頻繁。貴州省干、雨季分明,降水時段集中、強度大,加之普遍存在不良地質區段,滑坡、坍塌、泥石流等水土流失及地質災害時有發生,使區內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3 黔源電力在水電開發過程中采取的環境保護具體措施
3.1 遵循生態優先,構建和諧環境
以北盤江上游的善泥坡電站為例,在設計時,為滿足下游水生生物需要,將原堤壩式開發調整為混合式開發,對于保護在流水環境中產粘沉性卵的魚類,確保其完成生命史,具有重要意義。
為保護電站庫區的六盤水市野鐘黑葉猴自然保護區,設計調整善泥坡電站梯級開發規模,將善泥坡壩址和廠址均調整至野鐘市級自然保護區外的上游,保留黑葉猴保護區內7.9 km河段不開發,舍棄31.5 m發電水頭不利用。之后根據黑葉猴生態習性、取食類型、活動大致范圍等,建設面積達45 hm2的黑葉猴棲息地,在保護區完成植被恢復2 000余畝。
此外,在善泥坡電站初期蓄水期間,采取4臺離心泵由泄洪中孔跨過壩體,提供下游不小于7.0 m3/s的生態流量,壩體溢流表孔控泄,邊蓄邊放,保障基本徑流量,滿足下游生態流量供給要求。
3.2 采取多種生態緩解措施,保護水生生物
為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北盤江瀕危魚類,黔源公司投資建成北盤江魚類增殖放流站,承擔北盤江流域善泥坡電站、光照電站、馬馬崖一級電站、董箐電站的魚類增殖放流任務,每年增殖放流長臀鮠、光倒刺鲃、白甲魚、花?等珍稀魚苗60萬尾。
工程措施上,在光照水電站投資建設分層取水工程,是國內第一座采用疊梁門方式實施分層取水的水電站,開創了我國大中型水電工程通過工程措施解決生態難題的先河。董箐水電站進水口設施前置擋墻取水,保證發電時取用水溫較高的表層水,緩解下泄低溫水對水生生物影響。善泥坡電站在壩后設置裝機0.55萬kW生態機組,馬馬崖一級水電站設置1.8萬kW生態機組,通過調度發電與生態機組發電進行生態流量泄放,結合生態流量在線監測系統,確保河道流量滿足下泄生態環境用水流量的要求,保護沿江生態。
攔河筑壩后,阻斷了魚類的天然洄游通道。馬馬崖一級電站投資建設集魚船,使魚類在克服水流落差情況下過壩,實現上行集魚功能。
3.3 與科研機構開展合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公司所屬北盤江公司與三峽大學合作共建“三峽大學北盤江生態環境研究基地”,在北盤江增殖放流效果評估、北盤江中長期放流對象研究、馬馬崖一級電站集運魚系統研究、水庫魚類種群調查與評估等方面進行深入科研合作和人才培養合作。
開展水生植物浮床技術凈化科學研究,探索由于庫區網箱養殖導致的水庫富營養化的防治和修復。該項研究采用的栽培植物為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水生蔬菜,通過吸收水中富余的氮、磷、鉀等微量元素生長,探索將傳統的污染型農業變為污染凈化型新型有機農業,也為庫區周邊居民提供了一條增收的路徑。該項目已經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4 結語
貴州黔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水電開發過程中,采取多項措施和手段,為保證物種的多樣性、為社會發展和經濟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公司將在以后的項目開發過程中探索環境保護創新措施,履行社會責任,實踐科學發展觀,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飛,吳善波.解放思想,推動中國水電事業科學發展[J].水力發電學報,2011,30(4):111-115.
[2] 陳凱麒,芮建良,劉萬山.中國水電環境影響評價的十年回顧與展望[J].環境保護,2012,22(6):221-224.
[3] 李菊根,雷定演.中國水電發展與設備技術創新[J].水電自動化與大壩監測,2011,35(3):101-104.
[4] 賈金生.國外水電發展概況及對我國水電發展的啟示[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0,5(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