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革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技術進入人們的生活,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思想觀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活動也是如此。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政治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而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對當前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互聯網背景下新的教學模式給政治課堂帶來的新變化。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政治;教學模式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和思想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踐行者,也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換教學觀念和方法。政治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教學內容也應該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不斷更新。
一、當前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學習政治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國家的各項政治規定,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在整個教育階段占據著重要地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當前的政治教學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加以改正。
1.陳舊的教學觀念
政治教學不同于語文教學或歷史教學,更富于趣味性和故事性,政治教學多與政治事件以及制度等有關,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傳統的教學觀念,以“滿堂灌”的方式進行授課,45分鐘的課堂只聽教師一個人向學生講解知識點。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授使學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機會,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學習政治對學生來說成為一種任務,一種負擔,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目的是通過考試,獲取高分,這對于政治教學來說是主次顛倒的,既不能達到政治教學的目的,也不能獲得教書育人的效果。
2.師生互動不夠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多是受教師的影響。但是,我國目前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尤其是高中教育,多通過高考來衡量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也就導致了教師在政治教學中的主要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應對考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機械地講解相關知識點,注重學生的記憶和解題思路的培養,很少和學生互動,即使有互動,也只是針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的學習更多的為被動學習,缺乏思考機會,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講解更多的是表面知識的講解,缺乏更深層次的挖掘。這對于學生來說,尤其是其今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新的政治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
在“互聯網+”時代下,提倡利用新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對于政治課堂來說也是如此。但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學生既能從中獲得自己想要學到的知識,也會受到消極思想的影響,因此需要合理運用。
1.打造網絡平臺
要想以新的模式開展政治教學,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造網絡平臺。以往的教學基本上是教師“滿堂灌”,學生和教師之間缺乏互動。現在通過網絡平臺,如QQ、微信等網絡工具,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發布出來,教師直接通過網絡進行講解,可以隨時隨地地和學生溝通聯系,并幫助其解決學習中的困難。這樣可以省下大量的時間,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虛擬平臺和學生互動,增強師生間的交流,也為其在課堂上的教學提供便利。
2.采用多種形式開展課堂教學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各種網絡新課堂層出不窮,政治課堂也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教學過程制作成視頻,并發布到網絡上,幫助學生回顧教學內容,加深學生的記憶。同時,教師也可以相應地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網絡查詢等方式搜集答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也可以通過網絡視頻及案例,生動形象地講解政治法律制度等,將理論知識和實踐運用相結合。
3.教師要加強學習
要想不斷推進新模式在政治課堂中的運用,教師就要不斷加強學習。教師的教學要與時俱進,掌握已有知識的同時不斷充實自己,緊跟時代的步伐,采用新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充實自己的課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使網絡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教學是一件長久且需要不斷跟上時代步伐的事情,而學生又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進步,政治教學肩負著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任,不能簡單地將其定位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上。因此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不斷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志東.“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教師,2016(28).
[2]田小霞.“互聯網+”視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探究性教學模式探析[J].吉林教育(綜合),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