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素紅
【摘要】城鄉居民文化權益是指城鄉居民獲得文化教育、文化服務、文化消費等方面的權利,是城鄉居民的基本權益之一,是衡量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們發展的要求,群眾文化作為文化的一種能夠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廣大的人民群眾參與到文化建設中來,從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群眾文化 文化娛樂 人性化管理
城鄉居民文化權益是指城鄉居民獲得文化教育、文化服務、文化消費等方面的權利,是城鄉居民的基本權益之一,是衡量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而基層公共文化建設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切實加強城鄉基層公共文化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才能豐富城鄉居民的精神生活,增強城鄉居民的精神力量,滿足城鄉居民的精神需求。當今時代,文化與經濟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支撐,已經到了非常廣泛的程度。有人講:“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經濟,經濟的背后滲透著文化。”他們認為:“十九世紀靠軍事改變世界,二十世紀靠經濟改變世界,二十一世紀靠文化改變世界。” 毋庸諱言,在這種情況之下,文化已經成為一種主角,我們必須切實加強城鄉基層公共文化建設,才能促進城鄉文化產業經濟持續健康地向前發展,并使之成為推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
一、普及廣場活動在群眾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廣場是人們集會、休閑娛樂的重要場地,在廣場上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可以讓群眾自發地成為廣場文化活動的主體,有效地組織廣場舞蹈等活動。廣場文化的日常活動內容豐富多樣,主要包括健身功能,比如扭秧歌兒、交誼舞、太極扇等。廣場文化活動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它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一種標志,對于豐富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有著積極的作用。很多居民群眾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很少去專門營業的文化娛樂場所消費,在工作之余便會無所事事,這時候賭博等不良習慣便會趁虛而入。而文化廣場活動的興起和發展,讓群眾業余時間的文化活動就有了目標和方向,因此普及文化廣場活動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廣場文化是群眾文化的時代主旋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個人或者是群體,都會把文化廣場當作業余文化活動的首選之處。不僅是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因為精神文化以及審美需求的不斷進步,這些變化決定著他們的廣場文化活動具備較高的標準,不管是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需要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結合做到更加創新的節目。這是反映著群眾文化的時代主旋律。廣場活動在群眾文化中的作用,不僅僅只是提供平臺,還在于文化導向的作用。為此,國家有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促進廣場文化活動的發展和進步。
二、加強鄉鎮文化市場的管理,突出了人性化管理理念。
在群眾文化發展中,鄉鎮文化站起著既繁榮文化市場,又維護和管理文化市場秩序的雙重作用。文化站在做好監管和治理村文化市場的基礎上,建立了轄區內不同形式的義務文化稽查隊,做好日常性文化市場稽查工作。同時還積極配合上級文化市場監察執法大隊,對轄區文化市場進行綜合治理。文化站依靠自身優勢,在對于重點項目、重點部位、重點環節和重點時段進行檢查的同時,為上級文化執法部門提供依據,加大監管打擊力度。
鄉鎮文化站在對文化市場進行嚴格管理的同時,加大服務力度,力求突出為經營者服務和人性化管理理念,將管理與服務結合起來,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促進社區文化市場的清潔,保證了群眾文化活動健康發展。一方面,鄉鎮文化站會同司法、工商等部門舉辦為經營者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為殘疾、年老體弱的經營者上門辦證,為經營者舉辦行業培訓等活動,使社區文化團體和文化事業始終在健康的軌道上前進??傊?,在群眾文化發展中,作為基層文化事業建設的排頭兵——鄉鎮文化站,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努力提高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的能力和實力。
三、充分利用鄉鎮文化站做好精神文明社區建設。
鄉鎮文化站在推動群眾文化發展中,一方面深入社區以文藝活動進行公益宣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民間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特殊作用,體現了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本質??傊?,鄉鎮文化站文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做好人的文章,以群眾文化為載體,提高人的思想覺悟和綜合素質,以及觀念意識。做好這些工作,文化站的公益性主導地位和作用也就體現出來了。
鄉鎮文化站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能滿足社區居民的多層次文化需求,組織和指導鄉土人才自辦文化節目深受百姓歡迎,既繁榮了基層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又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做好了服務。
1、善于發現民間文藝團體讓其成為群眾文化的重要力量。
鄉鎮文化站在長期的工作中,指導和組建了許多民間文藝團體,成為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形式和主要力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民營文藝表演團體有6800余家,不同地區的民間文藝團體有著符合當地風格的特點和個性,他們不僅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生力軍也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2、讓民間文藝團體成為“文化下鄉”的生力軍。
鄉鎮文化站是“文化下鄉”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組建和指導的文藝團體在群眾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上級文化部門不斷搞“文化下鄉”活動,但上級文化部門組織的“文化下鄉”活動層次較高,老百姓并不樂于接受,而且這種送文化下鄉只能滿足于一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群眾文化生活不豐富的現狀。只有鄉鎮文化站才能長期根植于基層,依靠培植輔導的手段在群眾中“種”文化,發展更多的民間文藝團體。
總之,廣場活動在群眾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基礎地位和方向上的引導作用。普及廣場活動不僅有利于群眾文化的培育和建設,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國群眾的文化品位,促進我國社會文化的進步,對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文化的發展需要創新,不能止步不前,而人民群眾具有十分巨大的創造潛力,為了更好地發展文化事業,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我們應該以積極的獎勵措施等來鼓勵人民群眾參與到文化創作,增加文化的創造活力,走群眾路線,把從群眾中來的文化成果展示到群眾中去,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最終為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作者:黃夢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網
[2]《如何發揮群眾文化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作用》
[3]何麗秋 《赤子(上中旬)》2014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