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
摘 要:隨著社會多元化的轉變,教學在不斷改革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逐漸由權威轉向民主,由單項轉為雙向,由復雜變為簡單。如今的教學是信息化、多樣化的發展模式,尤其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教學逐漸演變為互動教學形式。實踐證明,這種互動教學在幼兒教育中具有積極效果。對此,筆者就互動教學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應用實踐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互動教學法;幼兒園教學;應用;實踐
互動教學法主要是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氛圍,教師和幼兒以一種平等的方式交流,進而產生思想共鳴,激發幼兒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提高教學效率?;咏虒W法是現代教育下的創新型產物,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具有多樣化、目標明確、效率高等特點。
一、互動教學法的應用
1.多媒體教學互動
在幼兒教育中應用互動教學法不僅需要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教師也可以借助相關信息技術教學,如多媒體教學等形式。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形式,跟上現代化教學發展,帶給幼兒一種新鮮感。多媒體教學通過影音、視頻、動畫等形式將教學內容形象地展現出來,給予幼兒視覺沖擊,同時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多媒體以教學討論形式進行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多媒體在國外教學中效果良好,但在我國幼兒教育階段有待進一步普及。
2.問題式教學
互動教學中,問題式教學方法也是互動教學法中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通過有效的問題引導幼兒思考,這也是幼兒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例如,對于加減法運算的教學,教師在正式教學前,可以進行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20以內減法運算,哪名小朋友還記得?這時幼兒就會回想所學內容,然后教師引出教學內容,讓幼兒在無形中得到知識的鞏固。
3.角色扮演
幼兒教育中角色扮演主要是模擬生活事物,讓幼兒有真切的感受,通過角色扮演進行交流。例如,在學習認識動物特點時,教師可以制作不同的動物面具,然后讓幼兒選擇喜歡的動物扮演,在扮演過程中教師建立一定的故事情境,能夠讓幼兒有真實的體驗,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幼兒在模仿動物的同時會根據動物的特點進行模仿。幼兒模仿小兔子,教師可以模仿大灰狼兇惡的樣子,根據相關故事情境進行編排。在教學結束后教師進行總結,帶領幼兒回顧每個動物的特點,增加幼兒記憶,簡化理解。
二、幼兒教育中互動教學法的實踐
1.建立和諧的教育氛圍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與幼兒建立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學會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幼兒建立平等的關系,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真正地走進幼兒思想中。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刻觀察幼兒的舉止行為,根據幼兒的特點和環境進行分析。幼兒階段,身心發展、思想意識不夠成熟,表達能力有限,這時就需要教師有一顆包容的心,用心理解幼兒的語言和行為,與幼兒進行有效溝通、交流。
例如,在美術繪畫中,幼兒將天空涂上了各種顏色,想讓天空變得更為豐富,這時教師不要急于引導學生思考天空應該是哪一種顏色,而需要走進幼兒心中了解幼兒為什么要這樣做,更不可進行說教,否定幼兒的創意。教師不該將幼兒的創造力萌芽扼殺掉,反而要鼓勵幼兒,與幼兒交流、互動,有利于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
2.動態教學互動
作為一名教師,幼兒教育是其工作內容,是基本職責。因此,教師對待工作需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懂得如何教學?;咏虒W就像一個皮球,抓住幼兒拋過來的球并以同樣的方法拋過去,這樣才能達到互動教學的目的。例如,奧爾夫音樂教學中,跟著音樂樂曲,教師引導幼兒隨著音樂樂曲拍手、唱歌等,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以一種動態教學的形式開展,激發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對音樂產生美好的向往,進而實現互動教學的效果。
3.鼓勵幼兒
幼兒在鼓勵中更容易進步,教師的鼓勵也是與幼兒互動的方式之一。教師鼓勵幼兒勇于嘗試新鮮事物。例如,在進行體能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鼓勵幼兒,引導幼兒穿越一道又一道障礙,進而獲得成功。或是在手工課教學中,教師分給幼兒橡皮泥并提問:“小朋友們,現在發揮想象,你覺得橡皮泥可以捏成什么形狀?”這時幼兒就會爭前恐后地回答,然后讓幼兒進行動手實踐。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觀察幼兒的變化,提問問題,如為什么使用這個顏色?小馬的耳朵是什么樣?通過幼兒的回答了解幼兒的思想意識,從而達到互動的效果。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幼兒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與幼兒交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以為后續教學提供幫助。本文分別從互動教學法應用、幼兒教育中互動教學法實踐兩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幼兒教育中互動教學法的應用實踐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馮曉露.故事教學在幼兒園教學中的意義及實踐[J].學周刊,2014(4).
[2]強苑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6(3).
[3]李香玲.建構主義教學設計觀在高師院校課程中的應用——以《幼兒園課程與教學論》為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