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峰
摘 要:新課程改革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形式,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也成為當前教師教學的主要目標。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讓眾多學生感到困難的課程,面對形式多樣的數學問題,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時抽絲剝繭,找到問題的本質就成為當前教師關注的焦點。主要提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的幾點教學策略,希望可以保證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啟發與興趣的調動,從而使學生可以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進而使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保證,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能力發展。下面我就簡單談談我的教學看法。
一、營造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學生是接受知識的學習者,這樣的角色分配也使得課堂上的氣氛十分沉悶乏味,在單調的氛圍中學習深奧的數學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效率也難以保證。在新時期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團體操表演——自然數的特征”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為學生播放奧運會中團體操表演的視頻,優美整齊的動作會將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地集中起來,從而使他們懷著愉悅的心情進行課堂學習。然后教師就可以引入教學內容,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這樣的表演會讓人感覺充滿美感,他們的隊列有什么規律等。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引入,既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狀態與認知規律,還有助于他們進行愉快高效的學習,從而使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所提高,使學生的能力也得到發展。
二、啟發思維,鼓勵學生積極思考
新課程改革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地提出一些問題,從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面對新奇的事物與問題,小學生都會充滿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欲望,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設計問題,從而有效地啟發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保證。
例如,在教學“水產養殖場——多邊形的面積計算”這一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他們設計這樣的問題:“①我們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在求這兩種圖形的面積時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呢?②這節課我們要探索其他的多邊形的面積求法,同學們可以利用之前學過的知識,通過對比與聯系進行猜想。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吧。”通過這樣的鋪墊引入,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復習了之前所學的知識,從而有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其將新舊知識間建立某種聯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數學是一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他們熟悉的生活開展教學,從而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親切感與熟悉感,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并且,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實際中,還能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作用與意義,更有助于激發他們內心的學習動機,進而為高效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包裝盒——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和正方體,并讓學生將其分類,說明分類的理由。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便可以初步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有所認知;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出生活中更多的長方體與正方體的事物。經過交流與討論,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有所提高,他們對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會有所了解,從而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四、組織活動,保證學生寓教于樂
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是數學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參與興趣,從而有助于學生在活動中收獲知識,提高技能。并且,活動中輕松的氛圍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走進軍營——位置與方向”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最南面的一排同學向北(左)走一步”等,通過設計不同的口令,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方位辨別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也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將小學數學重視起來,更要注重對小學生能力的培養。在設計數學課堂的教學環節時,教師要采用多種有效的方式開展教學,從而保證學生在良好的氛圍與情境中進行高效的學習,切實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果,構建出高效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玉元.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
[2]王毛雨.探討新課改后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