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帆帆+張曉雪+王高飛
【摘 要】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的信息傳播呈現出內容日益豐富、速度更加快捷、方式多元化、碎片化的特點。高校利用新媒體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教育載體,這一方面使得大學生信息獲取更加便捷,信息讀取更加多樣,信息交流更加暢通,同時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開辟了新的途徑,但另一方面新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可能被病態的、消極的信息內容所利用,必然導致部分大學生創新思維的正確取向。本研究通過新媒體對大學生創新思維影響的現狀的了解,旨在充分借助新媒體的積極影響,引導當代大學生創新思維的正確形成,提高大學生專業素質,同時凈化高校學術氛圍,為大學生創新創業以及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與新媒體的結合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創新思維;大學生
一、前言
狹義上的新媒體主要特指微信、QQ、微博、微視頻等一類以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作為依托的新型媒介的傳播載體。廣義上的新媒體是繼廣播、電視、報紙、雜志之后出現的新興媒體形態,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資訊。本文就狹義上的新媒體對大學生創新思維影響進行研究。隨著大學生成為新媒體的最大受眾群體,如何利用新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所營造的虛擬與現實并存的環境,對大學生創新意識形態的培養及發展做出正確的引導,摒棄新媒體信息傳播過程中病態的、消極的信息是大學生、高校和社會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二、新媒體對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影響
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受主觀因素(大學生自身)和客觀(環境)因素的影響。其中大學生自身創新欲望、創新理念及創新思維方式對創新思維的培養有決定性作用。截至2016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的規模達6.56億,20~29歲年齡段網民的比例為30.4%,在整體網民中占比最大,同比增長最高??梢?,新媒體深受當代大學生的歡迎和喜愛。
(一)提供的有利條件
(1)新媒體信息海量性、發布和更新及時的特點對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書寫空間
新媒體拓展了以往大學生僅通過教科書、教師面授、圖書館資源、報紙和新聞媒體獲取信息的思維空間。通過手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接觸先進、多樣化的科學理論,以及五花八門的新聞資訊成為大學生每天必做的“功課”,客觀上有助于大學生創新理念、創新思維方式的形成,為培養高校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了便捷的平臺。
(2)新媒體低成本全球傳播,互動性的優勢已成為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和發展的最有影響力的新元素
新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不存在傳統媒體在油墨紙張、通訊設備、通訊人員等方面的費用支出,信息共享成本低。打破了傳統自上而下獲取信息的方式,側重以“個人”為中心,媒體與受眾、受眾與受眾間實現平等交流。大學生成為信息發布者和接收者,極大地調動了大學生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大學生能夠不受身份的局限獲取多樣、最新資訊,滿足了當代大學生追求個性、獨立探索、強調標新立異的特點。因此,新媒體的超時空性、互動性成為影響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和發展的不可忽視的新元素。
(3)新媒體的個性化、多元化的特征調動了大學生探索新知識的主動性
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實現了由“大眾覆蓋”走向“私人定制”、由“傳統文本”向“多媒體”的過渡,使得高校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通過文字、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形式瀏覽、閱讀、收看信息,滿足了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提高了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個性化、多元化特征有效推動了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發展。
(二)帶來的不利影響
從實際出發,考慮到當代大學生易受環境的影響、辨別真偽的能力有待提升,面對新媒體創設的虛擬與現實交叉并存、傳播信息良莠不齊、開放性強的特征,管理者對新媒體環境中的流動信息很難控制,新媒體空間內的信息較為繁雜,可能伴隨著病態的、消極的信息被傳播,大學生難免受到虛假新聞和不正確的思想觀念的影響,這對于大學生創新思維的正確形成和發展帶來沖擊。
三、提高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創新思維積極影響的策略
建立學生、高校、政府三位一體的育人格局,優化新媒體環境,為高校大學生獲取健康的、積極的信息創造條件,為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提供有效方式。
(一)政府角度
(1)政府應加強對新媒體運行的監督和管理,健全新媒體管理機制
(2)加強對技術人員的管理和培訓
(3)制訂和完善相關政策,增加對高校創新教育的投入,鼓勵、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
(二)高校角度
(1)定期開展加強大學生媒介素養的教育,提升大學生對媒介的鑒別和運用能力
(2)加強校園網絡媒體建設,借助新媒體的突出優勢,創新教育途徑,采用更數字化、形象化的方式,開設與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相關的專題網站和論壇
(3)重視對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行動,優化教育方案,開設創新課程,開展創新項目的培訓
(三)大學生自身角度
利用新媒體的浪潮,對自身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有一定的發覺和認知,積極參加院級、校級及以上級別的各項創新創業大賽,增強自身的創新欲望、創新觀察力,進而培養創新理念。
當代大學生能夠立足實體世界,利用虛擬世界,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和辨別能力,正確運用新媒體帶來的便利,走上成才的道路
四、結語
通過新媒體對當代大學生創新思維影響的現狀的了解,引起大學生對自身思想狀況的反思,進而形成正確的認識,可以使大學生對自身創新思維有一定的發覺與認知,可以更好的依據理論基礎增強新媒體的生命力,可以使大學生應用新媒體的信息海量性,超時空性、廣泛傳播性及多元化、個性化設計等優點更好的服務于自身的學習和生活。凈化高校學術氛圍,增強大學生的專業素質,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中心信息中心.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6-08-03).[2016-11-10].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201608/ W020160803204144417902.pdf
[2] 孫旭,郭英楠.新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生活的融入[J].未來與發展,2016(4)
[3]趙敏.新媒體視閾中的大學生道德教育創新研究.中國山東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博士論文,2012
[4]孫明慧,齊春麗.新媒體對高校“三個自信”宣傳教育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未來與發展,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