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新 靳瑤
【摘 要】新時期下,研究生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研究生如何發展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格修養,也越來越受到各培養單位的關注,因此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開展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從研究生的德育現狀、研究生德育工作問題分析、研究生自身特點三個方面出發,對研究生德育工作進行了初步探討,以期為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鑒作用。
【關鍵詞】研究生;德育工作;問題;對策
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水平不斷增強,隨之而來研究生教育也越來越引人注目,而在研究生教育中德育工作的開展是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德育工作旨在培養擁有堅定的信念,思想道德素養較高,具有創新意識和擁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但在實際的工作中,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研究生自身特點和復雜多元的時代背景,使得研究生德育工作面臨嚴峻的挑戰。研究生德育工作需要尋找有效的方法,在實踐中取得突破。
1 當前研究生的德育現狀
1.1 研究生的政治狀況
通過近年來的社會調查和案例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我國大部分研究生群體熱愛祖國和人民,關注祖國的發展和進步,期待祖國變得更加強大和美好,對祖國的前途充滿了憧憬。但不可否認的是研究生中一部分人參與政治具有強烈的功利色彩,看待問題也多站在自身的角度。當他們發現學校的教育和社會之間的差異,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時,就有產生迷茫、失望等心理。
1.2 研究生的道德狀況
研究生階段已經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比較成熟的時期,絕大部分研究生作為祖國的棟梁之才,擁有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獨立自強等優秀品質。可以說,我國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在主流是積極向上的,多數研究生可以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關系。但是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很多傳統觀念受到沖擊。研究生中“事事講求回報”的人越來越多,熱心于公益活動的人越來越少;有的研究生在處理人際關系時,目光狹隘,心胸狹窄,甚至會出現傷害同窗的惡性案件。
1.3 研究生的心理狀況
研究生的心理狀況不容小視,研究生身處在社會巨變,時代進步的大潮流中,承受的心理壓力巨大。他們面臨著學業、婚戀、經濟、就業等諸多問題的困擾,所以經常看到新聞出現“研究生自殺”等標題,讓人觸目驚心。研究生與本科生相比,心理更加成熟,獨立意識更強,內心活動更加復雜,對集體的依賴感降低。研究生的心理狀況對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2 研究生德育工作問題分析
從當前的研究生德育狀況可以看出,在德育工作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總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1 研究生教育模式方面
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模式上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德育工作的開展。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模式單一。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研究生教育逐步從培養學術型人才向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發展,專業型碩士日漸增多。但是受傳統模式的影響,我國研究生教育重知識輕研究,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研究生的管理過于集中。這些年來,我國研究生管理上表面上看是有序管理,實際上是一種機械式管理。研究生管理者經常在工作中重視規章制度而忽視靈活性,對研究生管理強調共性,而忽略了個性發展。
2.2 研究生德育工作隊伍方面
研究生德育工作隊伍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占據主導地位,德育工作隊伍影響著德育工作的成敗。然而在高校的研究生德育工作隊伍還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教育工作者對德育工作重要性不夠。研究生德育工作是一項要求較高,需要全員努力的系統工程。然而在我國的高校中,專業教師比例高,在進行專業知識傳授時,往往忽略了德育教育。經常出現輔導員苦口婆心勸導好久,不如專業老師一句話有效的情況。這就挫傷了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其次,我國高校德育工作者存在著待遇低、不受重視等問題,導致德育工作隊伍數量不多,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并且很多德育工作者忙于應付日常事務,很難抽出時間去系統學習相關德育理論。
2.3 研究生自身特點方面
研究生在德育工作中是一個復雜群體。他們既是德育工作的對象,在教育者的指導下接受德育教育,又是德育教育的實踐者,把接受的德育教育形成思想道德,具有雙重身份,是主體和客體的統一。研究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首先,年齡差距大,身心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但是他們自身內部也有一定的差距,有的是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應屆畢業生,有的是參加工作多年又回到學校的往屆生。生活閱歷、內心素質等方面的不同,讓他們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處理事情的方式,所以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展開更為困難;其次,個體受教育經歷不同。有的人是直接本科畢業考取研究生,有的是專升本之后考取研究生,有的則是中專畢業后,通過取得同等學力再繼續深造。這些個體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最后,研究生的壓力來自方方面面,很多研究生是放棄工作繼續深造,有的是本科畢業繼續讀書。研究生不能避免的成家和就業問題,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做到內心平靜。
因此,德育工作的開展需要結合研究生的特點,個體的接受程度,對德育的理解、看法等方面,而這些問題都將影響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效率。
3 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對策研究
3.1 注重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創新
科學的教育模式有助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開展。研究生培養模式可以不拘泥于單一形式,設計出合理的綜合教育模式。這方面可以建立研究生會、導師、任課教師、專職輔導員和研究生本人五合一教育模式。這五個方面都是以研究生為中心,以發展研究生德育、智育統一為目標展開。研究生會可以多開展一些有利于德育發展的活動,配合輔導員的工作;導師在平時對學生的學術教育中也要兼顧德育教育,要積極觀察學生的心理世界,以身作則,對研究生做到有效疏導;任課教師在傳道授業的同時,在課堂上也要注意給研究生傳遞正能量,促進其思想素質的提高;研究生本身平時也要注意對自己調節,使德育工作有序開展。
3.2 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質
研究生德育工作者是研究生德育工作能否開展成功,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德育工作者隊伍,研究生德育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成效。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質。研究生德育工作者本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養,擁有正確、積極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等,擁有鮮明的政治立場,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問題上保持清醒頭腦及政治敏銳性。
第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道德素質。德育工作者要樹立高尚的人格,有積極的理想追求,愛崗敬業,兢兢業業做好研究生德育工作,給當代研究生樹立模范帶頭作用。德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具有很大感召力,當研究生心里對德育工作者的人格感到敬重,才會進一步聽取德育工作者的意見。
第三,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業務素質。德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在心理學、教育學、美學等方面都要有所涉獵,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有說服力,切中要害。另外,德育工作者要培養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能夠給研究生其他方面有效指導。比如戀愛問題、婚姻問題、就業問題等,都需要德育工作者做出正確判斷,給出合理化建議。
3.3 樹立以研究生為本的觀念由于研究生具有自身特點,我們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激勵研究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主動積極的進行道德建設。這方面德育工作者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做到共性與個性的統一。一方面,德育工作者要認識到研究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多鼓勵和關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愿意接受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要培養研究生的集體意識。研究生個人意識較強特點是導致德育工作開展困難的癥結,德育工作者就要引導學生在集體中找到自我,在集體中實現自我價值。
4 結語
研究生德育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影響到祖國高層次人才發展及社會的進步。目前該項工作仍在摸索中前進,雖然不是一片坦途,但是相信有社會的關注,學校的支持,廣大德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以及研究生給予德育工作的理解,該項工作必將收獲勝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檀傳寶.學校德育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魯杰,王逢賢.德育新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3]郭建鋒,劉連玉.研究生德育工作創新的幾點思考[J].山東青年干部管理學院,2005(5).
[4]孫少平.新中國德育五十年[M].福建:福州教育出版社,2002.
[5]王欣.我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創新選擇[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6).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