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霞
【摘要】數學教學生活化是現在課程改革之后的必然趨勢,小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對小學生更好的吸收所學知識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具體的改進策略,希望可以推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事業的進步。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學手段
數學知識與人類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方式逐漸傾向于生活化。為了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開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利用小學生對知識和生活的好奇心,讓小學生們通過生活愛上數學,又通過數學了解生活,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手段應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目標缺乏生活化
從新課標的目標來看,數學教學遵循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規律,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但是就目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的表現來看,教師們制定的教學目標普遍缺乏生活性,重點一般都集中在學生知識的學習和考試成績上面,忽略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且學生很少有機會真正地融進生活中,體會生活中富于特色的數學知識。如此一來便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能夠利用小學生獨具的好奇心教學,影響了教學效果 。
(二)數學和生活出現分離現象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表現出重數學輕生活的一面,課堂上僅僅關心學生是否掌握了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而忽視了數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系也許會給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帶來幫助的一面。數學教師會更加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論的記憶,并沒有設法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有趣的數學知識,也不會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另外一個問題是數學教師還會犯下相反的錯誤,即重生活輕數學,顧此失彼的現象尤為嚴重,同樣沒有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三)數學內容缺乏生活性
數學內容缺乏生活性主要表現在教材中,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常常表現出一種與數學概念脫節的特點,就是數學教材中的知識點與生活沒有聯系甚至是脫離生活,致使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難。此外在小學數學教材中還存在一些非數學元素,這些元素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若是在數學教材中出現的頻率比較小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興趣,但是一旦過量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無法集中在主要的數學知識上面。
(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小學數學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影響了教學效果。一些教師針對小學生采用的依然是單一的教學方式,即講授為主的方法。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太過熟悉在課堂上常常會感到枯燥,并且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吸收知識的能力也會有所降低[2]。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手段的改進方法
(一)教師要有生活化教學的信念
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樹立生活化的教學觀念,在教學的過程中盡量給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時間發揮自己和表現自己,讓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而改變以往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應當充分結合生活,在課堂上利用好各種生活化的案例和道具輔助教學。比如當教師在講解“可能性的大小”這一數學內容的時候,便可以利用學生經常見到的抽獎活動這一例子說明,小學生們在生活中經常會在商場或街上看到某種抽獎活動,本身也會對這一類活動感興趣,教師在教學時便可以利用這一點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中的可能性”。若是教師準備充分還可以當堂進行抽獎活動,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3]。
(二)教師要善于開發教材
新課標下的數學教材中有許多具有生活元素的案例和知識點,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挖掘其中內容,擴充教學內容。比如在小學三年級教材中編入的數學知識點有“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教材中給出的例子依然是學生熟悉的買東西這種內容。教師在這時就應該考慮到教材中出現的頻率太高而學生因為太過熟悉了將不會對這一內容感興趣,因此可以以教材中的案例為基礎挖掘更多的素材。將買東西換成送東西,比如引導學生思考每天給學生送飲用水的師傅每一次送水的量是多少?學生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參與到了這件事情或者對這件事情有所關注,興趣會更高,會踴躍猜測。最后教師一一給出送水師傅送水的量,讓學生利用“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計算結果。
(三)教師要善于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生活化教學手段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適時創建情境,讓學生從情境中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例如當教師在講授“比例”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讓全班學生量一次身高,并且以自己的準備的教案一一向學生們介紹人的身高與身體各組成部分之間的比例。比如一個人的腳的長度是他本身身高的七分之一,也就是說是1:7,這樣學生會就自己拳頭、胳膊、腿等各個組成部分發問。教師由此為切入點,便可以順利向學生講授比例這一知識點。小學生本身對周圍的事物會充滿好奇心,如果將數學教學和生活聯系在一起,進行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從身邊的經歷中學到知識,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也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增加知識的運用性,讓學生學有所用。
結束語: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說明我國越來越重視學生所學知識的運用。但是目前我國小學教學生活化的進程還需要長期發展,改進教學活動各個環節,才能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育。
參考文獻:
[1]鄧永亮.生活化數學教學要注意四別[J].遼寧教育,2011(9)
[2]杜長敏.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
[3]趙冬寒.探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