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鳳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關于“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對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并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的教學要求。加強計算教學,有效地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方面。在今天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數學應用將更加廣泛。這就要求教師要有發展的眼光,更新教學觀念。結合現行教材的基本要求和自己近年來的低年級教學實踐,就計算教學改革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新理念;低年級;計算教學
一、更新教學觀念
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師應將小學計算教學與“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相整合,注重學習過程。所以,計算教學應從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滲透。
二、建立教學模式
1.創設有效情境,自主提出問題
數學源于生活,若能從身邊的生活實際切入,引導發現問題,更易激發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時,可在課的開始創設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玩具店里玩具熊貓40元,洋娃娃35元,玩具飛機36元。請你選擇合適的條件,提出一個數學的問題?這樣的設計使枯燥的計算教學內容轉化為有趣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踴躍發言。通過生活素材與教學相結合,將計算教學融入有趣的探索活動及相應的情境中,就會讓整個課堂充滿樂趣,學生也樂于接受。
2.自主探究學習,理解計算方法
根據小學生愛說、愛動的特點,計算教學時讓學生動手操作學具,明白算理,并闡述做法。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9加幾”時,我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用小圓片表示“9加7”。通過操作,學生得到了不同的解答方法,教師再請學生進行匯報:
生1:我先擺9個,9再往下數7,是16。
師:你是用數數的方法。
生2:我先數10個,發現還有6個,10+6=16。
師:還有誰有不同的想法?
生3:老師,我從7里借“1”給9,1和9組成10,10+6=16。
師:請你到上面來演示一下。
生4:我從9里借“3”給7,3和7組成10,10+6=16……
學生說得很興奮,教師再引導他們從中選擇最優的方法。這種教學,把學生個體發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伴隨著課堂發現,展開探究,在探究中形成知識,體驗成功的愉悅,學會了“9加幾”的計算方法。
三、提高計算新策略
1.科學地組織練習,形成熟練的計算技能
領會了計算方法后,必須通過及時、充分的練習,逐步形成熟練的計算能力,下面談談我的幾種練習形式。
(1)變式訓練。如教完“10以內的加減法”后,練習時,讓學生一人舉算式,一人找得數,以找朋友的方式看誰最快找到朋友。或設計“搶椅子”方式讓學生算出得數后,坐在相應的椅子上。每當此時,課堂氣氛異常熱鬧,同時也培養小組合作的意識。
(2)趣味競賽。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組織學生對口令、奪紅旗、搶答等學生喜歡的競賽方式來練習。通過教師的點撥,讓學生初步知道像這樣的連加題也可以“湊成十再相加”,同時又初步滲透了加法的交換律,這樣的競賽題有利于學生計算技能的形成。
(3)個別輔導。由于學生個性差異和認知特點的不同,班級中難免會有后進生。教師要多些關心,耐心加以指導,幫其樹立自信心。可設計一些基礎題型的練習,既鞏固知識,又使其獲得成功的體驗。
2.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為了確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我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習慣:
(1)細心審題。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讀題時不夠細心,在解決問題時,我讓學生弄清已知的條件,尋找相關的信息,弄清其中的數量關系,以解決問題。
(2)認真檢查。在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做完題目,缺乏細心檢查的習慣,我不當堂指出,而是花時間讓學生自己尋找錯誤,看誰檢查出自己的錯題多,再加以小紅花獎勵。得到的小紅花多,說明你檢查的最仔細。經過一段時間,我發現學生抄錯題目中的數字的現象減少了,計算也細心了,總是檢查檢查再檢查。
(3)格式書寫規范。二年級上學期剛學習豎式計算,我要求學生排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寫清運算符號,工整地書寫數字并展示書寫工整的學生作業,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學生書寫規范、整齊了,再沒有“小馬虎”的現象。
作為教師要切實掌握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對學生嚴格要求,做到“嚴”之有理、“嚴”之有格、“嚴”之以恒。這些習慣對于學生而言可能會感到“麻煩”,不會全部照做,這就要求教師用獎勵和表揚的方法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日子長了,這種習慣就會形成。從一年級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嚴謹的學習態度若得以養成,那么學生的計算準確率就會大大提高,成為受益終生的法寶。
參考文獻:
[1]姚雨亭.淺談新理念下的計算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0(5):38.
[2]王晶晶.淺談新理念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幾點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