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琳
摘 要:拓展閱讀是學習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實質是對課堂內容的補充,對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學生能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能學到很多課外知識,還可以激發出無限的潛能。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策略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擴展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在小學語文考試中占據重要的分值,可見小學閱讀是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通過閱讀,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人文、地理、政治、文化、經濟等方面的知識,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展閱讀是對課堂閱讀和學習內容的補充與完善,對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拓展閱讀教學也是一種有意義的教學方式。本文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教學策略進行研究,從而了解拓展閱讀的有效策略和對語文學習的意義。
一、從課本出發,因材施教,拓展閱讀內容
拓展閱讀是課本內容的補充與完善,所以,拓展閱讀要以課本為中心,遵循教學規律,拓展與課本內容聯系緊密的閱讀內容。首先,對閱讀的重難點進行拓展。因為學生個性發展的差異性,所以,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差別,對知識整體的把握也不完全一樣,因此,教師在拓展閱讀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學生不同的接受程度。為平時閱讀理解能力較強、文化底蘊豐厚的學生拓展難度系數高的閱讀內容;為閱讀理解能力較差、接受能力不好的學生拓展難度系數低的閱讀內容。同樣都是從教材的知識點上拓展,但是要因人而異,拓展不同的素材,做到因材施教。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也不要把自己對閱讀的認識與理解強加給學生,應該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課本的理解,體會課本與拓展閱讀的聯系。這對學生自我把握重難點、自我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二、改善閱讀環境,提高拓展閱讀興趣
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拓展閱讀創設條件,為學生提供一個安靜的、有利于學習的環境。教師可以向學校相關部門申請延長校園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及時更新校園圖書館書目與內容。還可以在教室設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書貢獻出來,讓大家一起閱讀學習,共同增長見識,做到資源共享。也可以在校園晚自習或者假期規定閱讀書目,在規定的時間內一起交流讀書心得。總之,學生愛好閱讀才是一切措施得以實施的基礎,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拓展閱讀的內容不一定是文本形式的,還可以是圖畫形式的。形式多樣的拓展閱讀不會讓學生喪失閱讀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對閱讀的熱情。
三、自主合作學習,開展拓展閱讀交流會
在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課堂上,我們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這樣不僅便于管理,還方便學生交流、分享。我們可以根據課程安排規定學生拓展閱讀的書目與交流時間,讓學生自行準備PPT或者寫閱讀心得,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讀書交流會,也可以辦拓展閱讀手抄報,組織閱讀知識競賽,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這些喜聞樂見的閱讀交流活動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提高拓展閱讀的質量,使拓展閱讀課堂更活躍,語文閱讀課程更加豐富,朝多元化方向發展。
四、改善閱讀方式,重視個性化發展
語文閱讀理解部分考查的是對語文學科的語感把握,語感的培養離不開日積月累的閱讀。閱讀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化,大聲朗讀能引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默讀有利于學生對整個文本的理解認知,分角色朗讀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樂趣。所以,我們要尊重學生選擇拓展閱讀的學習方式。語文拓展閱讀的內容也可以是豐富多樣的,如,唐詩宋詞、散文童話、小說文選、期刊雜志,甚至是圖文漫畫等,我們都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來自由選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拓展閱讀的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拓展閱讀的興趣。長此以往,不僅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也豐富了自己的文化底蘊。
現代化的社會發展迅速,閱讀內容也在不斷更新。但是無論怎樣,學生的拓展閱讀內容始終是與課本內容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拓展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每學到新的知識內容都異常興奮,這都是新的體驗、新的收獲。伴隨著知識的拓展,學生也更加有自信,不僅了解了各方面的文學常識,還能去參加讀書活動、知識競賽等形式的實踐活動,這都是學生在拓展閱讀的教學中所收獲的,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精神世界的豐富會有很大的幫助。總而言之,從課本出發,因材施教拓展閱讀內容,改善閱讀環境,提高拓展閱讀興趣;自主合作學習,開展拓展閱讀交流會;改善閱讀方式,重視個性化發展都是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有效策略,希望對其他小學語文老師有所借鑒。
參考文獻:
[1]李壽理.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蔣米安.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
[3]張可欣.文本細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