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 要:數學課是教師教育新理念、素質的體現,能駕馭教材,合理科學地教學設計,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
關鍵詞:理念;素質;教學設計
數學課系統性強,是一門抽象、枯燥、無趣的學科。要想上好一節成功的數學課,不是件容易的事,對于我一個工作二十六年的數學老師來說,也是比較棘手的難題。
一、提高教師的素質
當今時值教育教學改革的年代,教師要跟上改革的步伐,與時俱進,課余時間多看優秀教師的教學材料,多和同事交流合作,探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結合自己工作實際,充分應用到教學之中,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還有就是掌握多媒體教學,自己設計教學的有關材料,充實自己,在數學課上,多媒體教學起到非凡的作用,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和原始的教學相比,收效很大,學生看著大屏幕,制作各種圖案、各類圖片、各種顏色、各種形式的練習題,耳目一新,注意力特別集中,學習興趣也極濃,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活躍課堂氣氛。同時節約教學時間,減少教師多余的話語,這樣把一節單調無味的數學課上得生動有趣。還有教師的基本功也是非同小可的,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同樣能打動學生的心,教師的語言更要精練,要說普通話,口齒清晰,邏輯思維能力強,這些都是每個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二、教師的教育理念
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認為:“無論是對于科學工作者、技術人員,還是數學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數學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而數學知識是第二位的。”教師應該在教學前有新的教育理念,不但要教會學生數學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學會數學地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數學觀念支配人的思維。數學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多用頭腦去思考問題,積累知識,把數學知識帶到生活中。正如俄羅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所說的那樣,把數學教學看作“數學活動的教學,即看作某種思維活動的教學”。數學課比較復雜,教師的理念轉化了,提升了,那么上一節有趣的數學課就迎刃而解了。
三、學習新課程標準,駕馭教材
每位教師必須熟悉并且掌握自己教材的課標,鉆研教材,熟悉學生,充分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這些是一節非常好的數學課必備的條件。教師做到胸有成竹,教學“小數的意義”時,我掌握了課標,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經歷小數意義的形成過程,學習探索新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在課堂上我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親自測量課桌的長多少米,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學到數學知識,使他們體驗到數學課的生動有趣。我一般教學高年段的數學,四、五、六年級,這個年齡段的數學知識比較有深度、有廣度,需要教師動腦思考的多些,需要教師謹慎細微的地方多些,平時多鉆研教材,達到熟悉、掌握、讀懂的目的。俗話說得好,要想教給學生知識,自己必須得有一桶水。
四、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
向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請教,和同事合作,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精心設計一節完美的數學課。合理的教學設計,是上好數學課的關鍵環節。有效的基礎知識起到一定的作用,且每個教學環節都銜接緊密,思路清晰,圍繞教學目標、重難點去設計,這樣才能解決數學問題。同時還要學生積極地配合,如,教學“三角形”時,教師先提前讓學生收集有關三角形的資料,在課堂上讓學生把收集到的材料展示給大家,進行小組交流,然后教師歸納、整理融入教學中,表揚每一位收集材料的學生,讓他們感到有成就感,這樣學生在動中嘗到樂趣,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
五、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一堂有效、完美的數學課,應當是富于思考的,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問題,不要急于求結果,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讓學生積極思考,久而久之,學生愿意動腦,能通過自己探討出問題的結果,他們會有成就感,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我曾經聽了一節組內教研課,這個老師性格急躁,在課堂上,她一提出問題,學生還在思考中,老師就有些急不可耐了,就想把答案說出來,這樣對學生不利,使學生養成不愛動腦、不積極回答老師問題的習慣。因此,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六、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尊重學生
恰當、和諧的環境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營造一個優美和諧的場景,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樂中發現自己的潛力,去樂于學習。另外,教師要充分利用風趣、恰當的幽默語言,活躍課堂氣氛,組織課堂教學。這樣枯燥無味的數學將會變得其樂無窮,學生更會對數學愛不釋手,從而有了濃厚的興趣。
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要不斷改革和優化,注重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心體驗,注重知識、智能、情感和行為的整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