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秋慧
【摘 要】作文,盡管看上去是中小學素質教育中的一個學科的分支,實際上,它卻是中小學素質教育中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的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結合點、凝聚點、生發點。正基于此,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充分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啟發、引導他們用自我的“情感”和“思想”體驗,穿透現象,駕馭知識,陶冶靈性,煉句煉意,干預生活的自豪感、快樂生活活潑地展現。最終形成創造性的能力,以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作文教學;小學生;寫作水平
時下盡管許多教師對作文教學進行了一些規律性的探索,但目前的作文教學現狀仍令人擔憂,那就是在單純技巧上作文章,走向形式主義的死胡同。比如,一到作文課,便忙著講審題、講選材、講謀篇、講技巧、講模式,講得口干舌燥,滿頭大汗,而學生聽了卻昏昏欲睡,每次收到的作文瘳廖無幾。問起原因,學生們說越按照老師教的寫,越不知道寫作技巧。這就是熱衷寫作模式,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所致。這種教學模式,并不能激發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寫作的熱情,長此以往,學生為技巧而技巧,為尋捷徑而尋捷徑,完全失去了“自我”。要解決這個問題,教者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確立“以人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充分調動學生自我的“情感”和“思想”的積極性,以及不吐不快的強烈的寫作欲。葉圣陶先生說:“我們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又說:“要使生活向著求實的路,有兩個致力的目標,就是訓練思維與培養感情”。可見,作文成功的標志,不是單純的技巧,而是“真情實感”與“真知灼見”。要使學生在寫作中不斷地開掘自我的“情感”和“思想”,做到生動、活潑,這樣,心中才能永遠燃燒著寫作欲望,才能隨時摘取作文成功的果實。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學中使學生充分開掘自我的“情感”和“思想”呢?筆者在作文教學中曾從不同側面對學生進行了啟發和引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下從不同的側面展示幾種對策:
一、把握作文練習的總體方向
寫作方法固然重要,可是作文教學中不能用具體的寫作方法,技巧代替作文練習的總體方向。作文練習的總體方向應該是,不斷把“感受”迅速升華為“思想”。惟如此,整個作文練習才能真正以人為中心,才能使學生得到自由伸展和發展。只有如此,寫的本領才能形成,所謂熟練使用祖國語言文字,也才能真正落實到行動上,溶化在血液中”。否則,如果從技巧到技巧,從方法到方法,從模式到模式,以不變應萬變,那必然扼殺個性,造成人本身發展的障礙。比如,在不算少數的習作中,文病不在字法、詞法、句法、修辭法上等,而在其心,因為他們太追求技巧了,所以竟忘了要開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就是缺乏“思想美”。有位同學為了運用襯托手法,表現“人生要敢于向困難挑戰”的主題,而大寫特寫雨后,“我”騎自行車上學,不走柏油馬路,而專走泥濘土路之情之景。盡管遲到一節課,也認為是戰勝了“自我”,并不后悔當初的選擇。這簡直是冒著傻氣,為了用得上襯托手法,竟然連事物本身的科學性都不要了,這就失去了自我,使文章變得又假又空。作文練習應該是個人“情感”和“思想”轉化的練習,只有如此,作文練習中才談得上人的發展和蘊含于人的發展之中的人的語言的發展。
二、先求其精蘊而后命筆
語文課本里的文章,理所當然是文章中的“標兵”,當然也是寫作練習的“標兵”,沒人否認??墒堑搅司唧w操作時,卻常常是另一番景象,不讀課文,或者只是草草地讀一兩遍,就借助于參考書乃至課常上抄來的筆記,去對“標兵”抽筋扒骨,進行“再創造”,這種模仿,其中全部結果就是把活生生的“標兵”,變成了僅有軀殼的“標本”。應當引導學生在寫作之前運用自己的全部情感積累,思想積累,充分調動與生俱來的生存絕技—感覺,感知、感受去深入體察,體味、融通有血有肉的精神產品—文章中的“標兵”也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葉圣陶先生說:“隨時隨地的探求事物之精蘊,且必經已之思考而得答案”,這是作文練習的必由之路??傊蜃x或寫,都必須先求其精蘊而后命筆。
三、用心寫作,讓“思想”的小溪淙淙流淌
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片斷都有五彩紛呈的內容,這“內容”只有“用心”才能去理解,去感受。那種急于求成,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式的游戲生活的“心”是難以享受到生活真正內涵美的。用“自己的心”寫生活碰撞的過程,也就是啟發學生面對五彩紛呈的生活充分開掘自我的“情感”和“思想”,使作文走向成功。前蘇聯大文豪高爾基說:“生活之所以美好,就在于我們自己永遠有一顆年輕、善良的心在成長,開花,如果它在你面前披露,你就會從中看到它對你的微笑……”。在某些學生的習作中,我已經看到這顆愛生活的“心”,他們在作文中沒有大喊大叫,大發感嘆;沒有堆砌華麗的詞藻去包裝自己的文章;更沒有追求巧妙的構思,典型的材料去構架文章,而是用“自己的心”與“生活”相碰撞,產生震撼人心的至美文章。因此,要踏上作文成功的坦途,作文教學中必須引導和啟發學生調動自身全部的“情感”和“思想”去彈撥心靈的琴弦,用自己的“心”去寫作。
【參考文獻】
[1]文英桂.《作文教學中的思維訓練》選自《甘肅教育》.2005,1——2期
[2]龔琦.《淺析作文教學方法》選自《黑河教育》.教法百家
[3]楊福林.《作文教學輔導漫談》選自《內蒙古電大學刊》.198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