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桂
【摘 要】本文將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進行詳細的論述。如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在朗讀背誦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在寫作隨筆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識字教學、朗讀背誦、寫作隨筆等一系列教學環節,逐漸培養、提升學生的語感經驗已成為現如今教學改革的主流趨勢,值得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和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語感培養
語感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在,其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銳程度,還能使其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學習語文的訣竅所在,更能使其在語音、語調的變化中領悟語言文字所蘊含的真情實感,以此使得學生在語言文字內感受語文的無限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進行詳細的論述,以期為相關人士提供幫助。
1、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語感,是語言綜合能力的一種內在表現形式,而語言綜合能力的養成,則是以其豐富深厚的詞匯積累量為基礎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重視學生詞匯量的累積,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主動積累詞匯的好習慣,應充分重視學生在積累詞匯過程中的所見所感,更要勇于嘗試新型的教學手法以及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方可充分調動學生對識字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進而讓學生在主動學習過程中逐漸達到培養學生語感的教學目標。但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小學生將生活經驗與識字教學聯系起來,如何讓小學生借助自身積累的語感經驗獨立識別字詞才是教學的關鍵所在。
比如,在學習蘇教版《貓和狗、鴨和鵝》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事先準備好與這四種動物有關的卡通圖片,并讓學生在眾多圖片中指認其各自是什么動物,另外還可以讓飼養小寵物的同學描述一下小寵物的外貌形態和發生在他們之間的有意思的事情。雖然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準確的說出圖片中小動物的名稱,但如若讓其用語言來描述各種動物的外貌形態時,則可能只有小部分同學能做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小學生的心目中尚未建立完整的與小動物有關的動態形象。然而通過這幾位學生的講述,不僅可以讓其他同學對小動物的具體形象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甚至還會在其腦海中出現與各種小動物有關的動態影像,在使得小學生認知水平得以大幅提高的同時,也使得學生的語感在無形之中得到了積累和培養。
2、在朗讀背誦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朗讀背誦不僅是培養學生語感的絕佳途徑,更是積累語言的關鍵所在,而瑯瑯不絕于耳的讀書聲向來都是語文教學的特色之處,其不僅可以同時發起口腔、眼睛、大腦、雙手等多種感覺器官的協調運動,更是直覺感受語言文字、積累語感的重要途徑。學生不僅可以在朗讀背誦之中體會語言文字所蘊含的真情實感,更可以在抑揚頓挫的語調之中、整齊劃一的讀書聲中、構思奇妙的行文結構之中,細細品味語文的魅力所在。而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應充分突顯朗讀的層次感,應充分體現由生澀到熟悉、由一知半解到通透領悟的過程,應指導學生如何充滿感情的朗讀文章,應在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學生對語感經驗的積累和熟練運用。另外,還應充分重視文章的背誦過程,背誦就是將古人的經典作品儲存在大腦中的過程,其不僅增加了學生語言文字的累積量,更是在無形之中提升了學生的文學素養,對學生語感經驗的積累也是受益匪淺。
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北大荒的秋天》這一課時,文中“九月,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來了。”這一段對北大荒秋天景色的描寫可謂是經典,因此,教師在該段的教學過程中就可加入朗讀背誦這一教學環節,對此教師可先讓學生反復朗讀這段課文,并讓其在朗讀過程中,反復思考以下問題:該段文字在描寫景色時有什么特點,又是怎樣體現的?該段文字中什么詞語是專用于描述北大荒天空特點的?五彩繽紛的流云又是如何體現的?通過這幾個問題,不僅可以養成學生邊朗讀邊思考的習慣,還可以讓學生在細致分析該段文字的過程中增強其對該段文字的理解程度,進而有助于其后續的背誦過程,以此達到培養學生語感的教學目標。
3、在寫作隨筆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寫作隨筆是積累語言、研究語言文字的運用、提升文字素養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通過寫作隨筆隨時隨地記錄真情實感、認真感受生活每一秒的好習慣,不僅可以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還會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漸提升學生的語感經驗。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對于小學生的寫作要求不再是為了完成寫作任務而寫作,而是為了表達自我情感、與人交流而寫作,語文是作者表達對生活所見所感的絕佳工具。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對語感的掌握和熟練運用程度,引導學生用心感受生活、切身體驗生活,在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只有這樣才可真實反映語言文字所蘊含的獨特意境和含義。
比如,在學習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寫作隨筆練習時,課本要求學生圍繞假期生活寫一篇隨筆練習,由于此時學生都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寫作詞匯,且具有一定的寫作技巧,因此教師就可通過這篇隨筆練習,讓學生用寫作的方式將自己的假期生活用規范化的語言文字描述出來。另外,教師還可挑選幾篇描寫生動、感情充實的作品,對這幾名學生給予肯定的鼓勵和表揚,并將其作品朗讀給全班同學,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別人的隨筆佳作中找到自己不足之處,還可利用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促使其在下次隨筆練習時不再是敷衍了事,而是認真感受生活,將對生活的真情實感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語感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指導著語言活動的全過程,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運用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其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更是提升語文能力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識字教學、朗讀背誦、寫作隨筆等一系列教學環節,逐漸培養、提升學生的語感經驗已成為現如今教學改革的主流趨勢,值得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和重視。
【參考文獻】
[1]王躍平.如何培養和發展語感能力[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龍宅俊.科學地進行語文能力的訓練——改革小學閱讀教學的一點意見[J].江西教育;1980年02期
[3]丁成瑞.書要讀——加強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一點體會[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