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映海
【摘 要】科學課程是小學階段學生們必修的課程之一,雖然沒有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課程那么深奧、專業,但是它在小學階段起的作用也是不可磨滅的。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的質量,興趣的激發是當前首要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科學 學習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05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動力所在,也是激發一個人不斷進行深入研究的主要助力。在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和動力,關鍵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一旦學生對科學這門學科產生了興趣,就會調動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積極主動的去完成一些課外實驗、手工制作等任務,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筆者根據近幾年的科學教學經驗,淺談一下激發小學生學習科學課程興趣的重要性以及途徑。
一、科學課興趣培養的重要性
不管是古今中外的一些有名的學者、專家,還是在學校中出類拔萃的學生,他們中大部分人因為在某一領域取得顯著成績,都離不開興趣的督促。因為心中有濃厚的興趣,才會對某一領域或者學科進行深入的研究,才會孜孜不倦的進行鉆研,試想,如果沒有興趣作為強大的支撐,他們不可能會一如既往的家堅持下去,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興趣就會督促他們不斷去跨越障礙,進入一個新的境地。
(一)培養學生科學精神,促進學生健康學習和成長
小學科學作為一門并不是很主要的課程,在很多學校的教學課程中并不被重視,很多時候這門課程的時間安排和課程安排都相當的少,因此,這門課程的冷落成了家常便飯。然而在小學階段,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被嚴重的忽略,這門課程的開設,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通過一些教材知識、身邊的事物發現一些科學道理。這種精神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小重視,而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更是重要的。所以,科學課程的興趣培養,可以促進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們更好地認識世界,更好地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學習。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小學科學課程的開設,可以讓學生提早的認識一些科學現象,還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課、討論課、自學科等,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通過一些實驗課,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而科學課中學習興趣的培養,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社們觀察能力的提升,教師們要在科學課上多設置一些實驗課、動手操作的課,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熱情,這樣小學生們可以很好的進行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通過一些科學小實驗、制作小物品等方式,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們打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極大的促進了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力度,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通過一些實驗現象,可促進學生們科學素養的養成。
(三)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和創新能力的開發
學校中開設科學課,主要是通過一些科學知識、科學現象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懂得一些科學道理和科學知識,更好地促進自己視野的開闊,鍛煉自己的發散性思維達到敢于創新,更好地促進自己個性化的發展。在科學小實驗中,通過動腦、動手、有效合作等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興趣的有效培養可以讓學生們從科學實驗中懂得一些實驗基本要求和實驗的一些小技巧,從實驗現象中懂得一些科學道理。
二、小學生科學課程學習興趣的激發途徑
(一)加強師生間的交流,更好地促進學生興趣的養成
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很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好師生間的關系,師生間的關系是否良好,對學生學習的勁頭、學習的動力都有很強的影響力。因此,作為小學科學學科的教師們要注重日常中與學生們交流和溝通,小學生們處在學習初級階段,很容易溝通和交流,教師們只有抓住這一點,多交流學習、生活狀況,才能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沒有距離和陌生感,學生們才能很容易養成學習科學的興趣。教師們在了解了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特點后,可以更切實的因材施教,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也就有重點的發現每個學生感興趣的點,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學習和成長。
(二)注重科學知識和科學家事跡的宣傳
科學這門學科,教師們有效的教學和引導,可以很好的促進學生們科學知識的了解和科學道理的學習,教師們面對一群小學生,要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興趣得培養,這就需要教師們在日常的教學中多進行一些生活中科學知識的宣傳,如一些我們很常見的科學現象,這些科學知識的普遍宣傳,很容易讓科學的理念深入學生們的心中,這樣就會無形中增加學生們對科學的興趣。同時,教師們還可以在課間、課堂上穿插講解一些科學家的一些有趣事跡,這些活生生的科學事跡,可以很好的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進一步的促進學生們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們科學研究的動力以及對他們的人生觀、科學觀的形成有啟蒙的作用。
(三)注重學生動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養,從實驗、操作中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科學課程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學活動參與性的培養。傳統科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注重教材能容的講授,忽略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不高,甚至課堂上干別的事情,不利于這門學科學習質量的提升。因此,教師們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將教學重點和目標放到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上。在課堂上,多設計一些小活動、小實驗,調動起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和熱情,不斷激發學生們的創新力和操作力,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充分發揮自己聰明才智,把自己的小點子、小想法都展現出來,更好地促進學生們學習自由性的發展。在實驗和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們的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尋找每一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點,從而讓學生們在高度的熱情仲學習和成長。
三、結束語
總之,小學科學作為一門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態度、自主探究和學習的學科,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忽視這門學科的重要性,要以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新穎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們科學的學習,從中不斷讓學生們懂得一些科學道理,這樣在日后的學習和成長中才能以更加科學、嚴謹的態度去認識世界。作為教育者,我們要把眼光放的長遠,不能注重學科眼前的重要性,要本著對學生終身成長負責,加強這么學科的開課學時和開課次數,讓學生們也明白這門學科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以更加積極的熱情和興趣去學習科學、人事科學。科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的培養途徑還需要我們教師不斷探討和研究,這樣才能長久的保證學生們學習興趣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