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
摘要:針對數據庫開發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教學實踐,對接企業人才需求、圍繞能力培養,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踐體系等環節的教學改革措施進行了探討,以期對數據庫開發技術課程的應用性改造有所幫助。
關鍵詞:數據庫開發技術;應用性;教學改革
一、引言
在本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是當務之急。《數據庫開發技術》課程是計算機信息類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它是與實踐緊密結合、應用性和創新性都很強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以數據庫平臺為基礎向學生介紹數據庫編程的方法,重點培養學生的數據庫編程能力。數據庫編程能力是系統設計和開發的基礎,因此,對該課程進行應用性改造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有極大的意義。
本課程的前期課程為《數據庫原理》,在原理課程中主要讓學生掌握數據庫建立的過程和數據的增刪改查等,在《數據庫開發技術》課程中以應用為主,設置應用案例,讓學生在前期的課程基礎上掌握對數據庫的編程、數據完整性的設置等。目前在《數據庫開發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實例前后連貫性不強;學生理論知識扎實,卻在實踐項目面前束手無策等現象。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該使“原理”與“應用”并重,兩者相互融合,改進“原理”部分的教學內容,重視“應用”部分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授課過程以案例為驅動,以應用為導向,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依據存在的問題和學生的情況本課程做了幾下方面的建設。
二、課程建設
1、圍繞能力培養,完善案例設計,改革課程內容
如圖1所示,根據行業、崗位對數據庫應用實踐能力的要求,細分課程能力培養目標,即培養學生的業務分析能力、數據處理能力、數據編程能力。業務分析能力即能針對需求設計出合理的數據庫結構;數據處理能力即對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增刪改查和維護等;數據編程即是對一些高級應用能進行數據庫編程,創建合適的函數,游標,存儲過程等。針對不同能力劃分知識點:高級查詢、數據完整性維護、函數、游標、存儲過程。依據知識點,把項目中用到的功能分解為每個知識點設計授課案例,并設計實驗內容。
2、重視實踐能力培養,合理設計實踐環節
本課程包含3分、實踐環節包括:課內實驗(24課時)、課程實訓(2周)、企業實踐(2周)。
課程實驗設計如表1所示,通過實驗讓學生及時消化知識點內容。
課程實訓主要是給定一個項目需求,如學生熟悉的成績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進銷存系統等,讓學生從需求分析入手,到設計數據庫結構,設定數據完整性,合理設計函數、游標和存儲過程,完成整個數據庫系統設計。學生通過實訓學生完成一個完整的綜合項目,了解數據庫設計的整個過程。
企業實踐環節是在課程和實訓的基礎上,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實踐能力,結合程序設計課程,進入企業實習,企業委派業師以項目組的形式讓學生完成一個模擬的綜合實踐項目。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3、以案例為驅動,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本課程從2010年開始進行了一些教學改革嘗試,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了一些與教學內容聯系緊密又實用化的項目案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教學方法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學、漸進式教學、協作開發等手段提高學生的數據庫編程能力。(如圖2所示)
項目案例式教學
以企業實際應用為原型設計符合課程實際的教學項目,主要包括教學項目和實驗項目以及實訓項目,針對案例講述SQL Server 2008中的數據庫編程技術和方法。
問題拋出式教學
在合適案例的前提下,以問題拋出式的方法引入案例中涉及的知識點,讓學生在本著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則學習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漸進式教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組織中,以“問題拋出—問題分析—知識講解—編程實現—問題設計”的方式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體驗每一堂課,從而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具體地說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針對教學案例,拋出一定的問題即要達到怎么樣的功能,那么實現功能要怎么做,這個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又有哪些,講解完知識點后編程實現相關功能,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針對實驗項目拋出一定的問題即需求,而這些問題就是教師實驗指導書中學生能力拓展部分的重要依據。
協作開發式教學
課程的實驗項目往往是要求每個學生獨立完成的,很難讓學生在團隊合作、協作開發中方面得到訓練,而軟件開發項目往往需要團隊合作,因此考慮在該課程的實訓環節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具體地說,在綜合項目實訓中,將班級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要求以團隊的方式完成實訓任務,期間要求有合理的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
4、改革課程考核方式,重視過程性評價
改革考核方式是本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改變考核體系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
《數據庫開發技術》的考核可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目標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并加大過程性評價的比重,目標評價采用期末一次性目標評價和每個任務(項目)完成后的目標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過程性評價和階段性目標評價以考核實踐技能為主,目標評價以考核理論知識為主,過程性評價可以占60%以上,具體如下表2所示。
通過加強過程性考核,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對薄弱環節進行加強訓練;學生會重視每一次的實驗過程,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告別傳統模式下的期末突擊學習或只背知識點模式。
5、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授課,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為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授課,請業師到課堂介紹數據庫系統開發設計的講座,也可以與合作企業共同建設課程。開課前與業師商定授課形式,授課內容,對知識點進行解剖,并把企業的工程項目分解,融入到授課過程中去。校內教師集中講解理論知識,企業業師把控實驗和實訓環節,課程結束后,學生利用暑期進企業實踐,在相關建立了長期合作的實踐基地,把企業的實際數據庫實踐項目引入到課程中來,并改造課程課時設置。通過幾輪的實踐,本專業的學生受益頗豐,即鍛煉了能力,獲得了實踐經驗,也獲得相關企業的認可,為今后的就業打下一定基礎。
三、結束語
《數據庫開發技術》課程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數據庫編程能力。我們通過對課程的應用性改造探索課程建設方案,實踐證明,以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與IT企業人才需求對接、提高教學質量為出發點的數據庫開發技術教學改革不僅豐富了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為學生從事IT行業奠定基礎。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數據庫技術在不斷的發展,教學內容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也需要不斷改革。因此,我們仍需不斷地研究,不斷地總結教學經驗,使整個教學環節更加完善合理。
參考文獻:
[1]衛琳.《SQLserver2008數據庫應用與開發教程(第二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
[2]李翔坤,鄧麗.基于TOPCARES CDIO的探究式項目教學——以數據庫課程三級項目為例[J]. 計算機教育. 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