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雙平
【關鍵詞】 數學教學;自主探究式教學策
略;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6—0051—01
自主探究式教學方法滿足了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且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元素。在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強應用自主探究式學習,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對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筆者就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
1. 自主性。在自主探究的背景下,每一位數學教師都需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以分析,并且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求、思考、分析,讓學生經歷發展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這一過程。當然,基于新課改的發展背景下,需要積極規避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規律等傳授給學生有效的方法,引領學生在數學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2. 情感性。情感教育現已經發展成為了教學體系的關鍵,積極培養學生的情感成為了學習能動性的關鍵載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不例外,在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主要特點、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3. 創新、實踐性。從教學角度分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性主要是指讓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全過程的分析與整合,能夠自己動手實踐,能夠自主探究,且可以采取自主交流的方式實現對知識的觀察與了解。另外,創新性則是指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教學知識的引導,數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敢于突破,勇敢創新,如此才能將自主探究式教學深入學生內心,才能發揮出自主探究式教學的作用與價值。
二、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的應用
1. 創設教學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是當前最為主要的內容,其中首要任務便是要創設教學情境,以情境教學的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一般情況下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便是與生活相關、自己喜聞樂見的事物,雖然從屬性上分析數學是比較復雜、抽象的科目,但是確實來源于生活。因此,筆者認為在制定情景教學的時候,可以積極融入生活化,并且要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探究,在探究中感受到數學的樂趣。比如,在學習“加減法”的時候,可以創設這樣一個生活情境,選擇一名學生當售貨員,一名學生當顧客,顧客進入超市買了一個書包,一盒鉛筆,一個筆記本,價格分別是25元、5元、2.5元,顧客給了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通過生活情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生活化,并且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知識。
2. 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所學知識。在整個數學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需要讓學生親自動手,自己探索,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這樣才能真正將知識深入了解。在自主探究式學習的應用中,數學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空間,要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式學習空間,能夠幫助學生在探究、交流的過程中滿足學習的需求,能夠提高自身的能力。另外,在創設自主探究式學習空間的時候,需要從實際發展角度出發,需要從學生的學習現狀、掌握知識的能力、學習需求等角度出發,根據自身的經驗,真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應用自主探究式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最為主要的內容,自主探究式教學方法的特征比較明確,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新課改的需求。在應用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具備獨立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規律、學習情況有所掌握,配備豐富的教學資源,應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將自主探究深入其中,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在學習中感受數學科目的樂趣。
(注:本文是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課題《探究式教學法應用實效性實驗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3)GHB0327)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