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萍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注重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教材的掌握,讓學生充分掌握教材知識。新課程改革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措施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83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國對教學都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不論是教學重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還是教學結構、教學體系都做了一定的改革,對教學意義、教學任務也做了新的界定。特別是現代科技的發展必然會影響到小學數學教材的布局,使教材知識越來越和實際相聯系起來,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現代教學中,強調通過學生在做中學,培養學生的操作和實踐,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記憶比較深刻一些。并且,在現代教學中應該注重教學的應用性,讓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不僅會讓數學的趣味性增加,也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到更多關于生活的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不同的人對知識有不同的理解,不同階段的人對知識也有不同的想法。在小學階段,可能學生對知識的概念都還沒有形成。知識包括已有經驗和理論基礎,也有的經驗是學生自身在生活中獲取的知識,理論基礎知識是學生進入學校后系統的學習各科知識,也是學生提高自身素質的主要途徑。在小學階段,學生開始系統的學習各科知識,對各方面的知識也開始了一定的掌握。那么,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去把握重點呢?
一、掌握小學數學教材的意義
教材是獲取基礎理論知識的重要材料,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輔助材料,所以它在課程和教學理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對于教材,國內外對它都沒有一個確定的定義,在不斷的發展中教材也發生了一部分的變化。總的來說教材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教科書,另一方面是關于教學的資料。教科書是我們每學期都發給學生的各科教材,在每學期的學習中,教師和學生利用教材來解決問題是非常常見的。另外教材輔助材料,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幫助,比如音響、圖畫等資料。其中教科書是具有代表性、影響性的教學材料。
二、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進步,我國開始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精神,同時借鑒其他國家的優秀教學經驗,完善我國以前教學改革中不足的地方,創建我國小學數學教材自己的特色。
新課程標準提出當前教材分為四大領域。第一是“數與代數”,這部分的內容包括數與代數,方程與不等式等,它們都是研究數量關系的內容,也是小學數學內容最重要最多的一部分。在這部分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數的概念的形成,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在計算中,注重學生的口算能力,估算能力,還要學會利用計算機計算。第二是空間與圖形。初級階段的圖形大多是以生活中的實例為主,把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課本知識很好的融合起來,讓學生清楚明了的理解圖形,建立空間思維。第三是統計與概率。這一部分的知識主要是研究生活中的數據問題,主要是通過搜集數據,進行分析得出隨機可能會發生的概率問題,來幫助我們推測可出現的結果。第四是實踐與綜合運用。這部分沒有固定的學習內容,學生需要通過已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完成這部分的知識,可以加深學生對其他三部分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選材上我國小學數學教材也有自己的特色。第一,選取的素材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很多例題都非常有趣味,實際操作性。第二,注重問題情景,教材知識注重建立數學模型,加強了綜合實踐運用和解釋應用。第三,精簡了部分繁瑣的計算,加入了常見的數學思想,重視小學數學知識與初中知識的銜接。第四,刪除了比較陳舊的知識,比如利用算盤來計算算術;增加了一些與時俱進的知識點,比如計算機的應用,所以就在教材中增加了統計與概率的知識點。第五,根據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結構特點,教材知識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第六,以基礎概念,基本定理為主,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第七,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發展學生的潛力。第八,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學習。第九,鼓勵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第十,培養學生興趣,注重學生學習的體驗,感受。
三、小學數學教材改革的發展出現的問題
直到現在,我國共實施了七個教學大綱,教材內容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同時進行了多次教學改革,每次改革教材內容都在其中,可見教材內容的重要性。雖然眾多的改革都取得了較高的成果,但在教學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第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往往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第二,學習方法的單一,缺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精神;第三,學習過程偏重書本上的知識,不注重思考,缺乏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第四,對數學的態度大多是應付考試,而自身對數學并沒有多大的情感。這些都可以說明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和國家的發展,與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四、對小學數學教材改革所遇見的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措施
不管是哪一部分的教學,教師都要注意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現的學習問題,及時糾正他們的學習錯誤,還要注意端正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努力學習的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分析教材知識,讓學生逐步掌握每一部分的學習。
第一,教師要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主動的去學習數學知識。第二,教會學生多種學習方法,讓他們舉一反三,在平時的學習中,教師要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學會合作學習。第三,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強迫他們去動腦筋思考問題,讓他們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然后自學一部分知識。第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魅力,不要讓他們單純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因為這樣的學習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只有讓學生從心里愛上數學,才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來。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還要深入研究教材,緊密聯系教材來進行教學,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