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娟
摘 要: 當今某些高校由于傳統儒家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極少數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責任感,考試弄虛作假,缺乏信用意識,與同學、老師之間人際關系淡漠,遇到困難缺乏良好心理素質,自卑,無助,自傲,多疑等。我們應當在這方面進一步做好工作。
關鍵詞: 儒家文化 思政教育 大學生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高校在人才培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當前某些高校教育在涉及傳統儒家文化的教育上存在缺失等,導致某些大學生的思想行為需要修正的地方漸多。具體主要表現在這些方面:一是在責任感方面淡化較為明顯;二是在考試上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三是信用意識缺乏;四是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以及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夠融洽;五是一旦遇到困難內心容易崩盤,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支撐;六是缺乏基本的自豪感,出現自卑、自傲及多疑等諸多問題。
大學生在綜合素質等方面相對而言普遍較高,是建設國家的棟梁之材,為此,其也被認為是國家及民族的希望所在,從這個層面來說,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及命運。基于此,在高校中加強儒家文化傳承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具體有以下這些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加強儒家文化傳承教育,對提升大學生的品德修養非常有利。
文化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其中就包括道德這個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而中國傳統美德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及靈魂,也是我國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支撐。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主要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強調這些道德規范,即做到忠孝仁愛及慎言敏行,同時強調嚴于律己及改過遷善等。儒家思想經過幾千年的洗禮及變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經典,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靈魂。為此,對于大學生而言,學習這些優良文化精髓,必然有助于提升其品德修養,由此可見,加大力度傳承儒家文化非常有必要。
二、加強儒家文化的教育傳承,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我國在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方面,需要融入儒家文化思想的相關內容,這是較為有效的一種培養方式。事實上,在世界范圍內的其他國家,在培育本國國民的凝聚力及愛國心方面,基本都會融入本國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在提升自身凝聚力方面,離不開傳統儒家文化的傳承。中華民族在發展的過程中曾經歷經各種困難,甚至遭遇各種浩劫,但依然能在世界各民族之中立足,依托的就是我國億萬人民的濃厚愛國情感。為此,需要把這些愛國主義精神發揚光大,讓當代大學生形成濃厚的愛國情懷,這就需要高校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同時,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三、加強儒家文化傳承,對凝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非常有利。
關于這方面,江澤民同志就曾指出:“要在整個國民教育的過程中,全程納入有關民族精神的培育內容。”我國民族傳統文化歷經歷史的洗禮,在此基礎上逐漸沉淀下來,其包含很多瑰寶精華,這些都是值得傳承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行傳承。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全體國民的努力,并在這一過程中凝結成一股繩子齊心協力,為建設自己的國家而努力。當然想要做到這方面,需要認可自己的國家,提升民族自豪感,這可以說非常重要。當前已經進入信息社會時代,信息之間的傳遞速度更快,為世界各地文化觀念相互激蕩創設平臺。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在這種情況下,加強儒家文化傳承已經迫在眉睫,這是培養大學生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的重要途徑。
在儒家文化的傳承上,需要創設相應的文化環境,便于使其與主流文化環境相一致,這是儒家思想能在高校教育中實現價值應遵循的重要原則。
(一)積極創設具有儒家思想特色的社會環境。
1.組織以儒家思想為主題的社會活動。
在進行該社會環境的創設時,可以通過組織與儒家思想相關的社會文化活動體現,而大學生通過參加這樣的活動,則能提升對儒家思想內涵的領悟力,進一步了解什么是儒家思想,并在自己的言行舉止中主動融入該思想。具體可以從這些方面著手:第一,立足于課程教學的實際需要,有效整合傳統文化資源,與此同時,注重結合地方人文特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以儒家思想為主題的社會活動中。第二,開展相應的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在這些活動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思想,使得學生進一步了解什么是儒家傳統文化,并做到認同該文化,進而在實踐中加以體現。
2.營造具有濃厚儒家文化色彩的校園氛圍。
大學生很多時間都在學校中度過,其受到校園文化環境方面的影響很大,為此,創設良好的文化環境,對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觀非常重要。基于此,對于高校而言,需要注重對儒家文化進行整合,且在創設良好校園文化環境的過程中融入儒家文化的內容,使得大學生感悟到儒家文化所具有的先進性,并自覺傳承。具體來說,可以在學校的規章制度,或景觀建筑等方面體現儒家思想的精華部分。
(二)依托儒家思想精華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注重在課程體系建設中融入儒家思想。
無疑,在涉及大學生的品德教育中,課堂教學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為此,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上,需要注重融入儒家思想。
第一,在高校公共理論必修課程的設置上,需要包含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這部分內容。當前,全國各高校大都已經開設《中國文化概論》這門課程,這對推廣儒家思想非常有利。第二,在高校所開展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都會選擇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這種方式,并注重結合儒家文化,實現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第三,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宣揚儒家思想活動。在高校中,通過舉辦專題演講的形式,也可以舉行學術報告,或者古典人物名家講壇等,以此實現對大學生的儒家傳統文化教育。
2.注重提高教師隊伍自身的儒家文化素養。
在儒家思想中,其中就有正己修身的內容要求。為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需要高校教師注重提升自身的儒家文化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發揮示范作用,進而強化儒家文化教育的效果,使得大學生能理解儒家文化的內涵并接受。大學老師具有人格魅力,對幫助大學生提升儒家文化素養具有重大的作用。具體而言,大學老師的人格魅力不僅體現在高尚品格及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方面,還體現在敬業精神等方面。當大學老師具有極大的人格魅力,在幫助大學生提升其人文素養等方面的作用就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