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嬌
摘 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時期生物農藥被廣泛應用到生產和制造領域,尤其是在動植物和微生物中應用,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生物農藥以其高效、無毒的優勢特點,成為病蟲害治理工作的首選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此,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中,結合生物農藥中各類特點,選擇合理的實用技術,有助于更為充分地發揮生物農藥優勢,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由此,該文主要就生物農藥的特點和實用技術進行分析,結合實際情況,為后續實踐活動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物農藥 特點 實用技術 環境污染
生物農藥是一種利用活性生物體或是代謝產物,有針對性地在農業生產中應用,以此來實現病蟲害防治目的。生物農藥以其自身獨特的優勢,被廣泛應用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相較于以往的高毒副農藥而言,病蟲害防治效果更為突出,還能夠有效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在當前農業生產階段中,病蟲害防治工作多數選擇噴灑農藥進行治理,而生物農藥作為一種行之有效消滅病蟲害的藥劑,想要充分發揮生物農藥作用,就需要充分考慮到生物農藥使用的影響因素,科學合理地使用生物農藥,明確生物農藥使用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有序開展病蟲害治理工作。
1 生物農藥特點
就生物農藥來看,主要可以將其分為3種:動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和微生物源農藥,其中動物源農藥是指動物和代謝產物,最為典型的是赤眼蜂、食蟲瓢蟲、草蛉以及蟲類的代謝產物和毒素等;植物源農藥是指植物本身和代謝產物,包括苦參堿、煙堿、大蒜素和基因激活素等等;微生物源農藥,微生物活體和代謝產物,包括白僵菌、核型多角體病毒以及線蟲等[1]。
生物農藥較之傳統農藥而言,具有十分突出的特點,相較于人畜而言更加安全,多數的生物農藥毒副作用較小,所以很少會對使用者產生毒副作用,環境安全;傳統的殺蟲劑多數是神經毒素,而生物農藥作用機理則是多種多樣的,種類繁多,在自然界中,對病蟲害有控制作用的動植物以及微生物都可以作為生物農藥的研究對象;生物農藥容易分解,在消滅病蟲害問題的同時,可以降低對農產品的污染,提升農藥質量安全,避免人們食用帶有大量農藥殘留的食物,更加放心、安全;病毒類或者引誘劑農藥防治對象較為單一,病蟲害問題防治選擇性較強,只對防治的病蟲害問題起到作用,對于其他的花、鳥、魚并不會產生影響,很容易被分解和稀釋,回歸到大自然;生物農藥不容易產生抗藥性,在針對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治標又治本,一般情況下不會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更為突出;生物農藥開發利用途徑較多,可以通過人工繁育或者引種的方式,將天敵昆蟲引入到病蟲害防治區域,也可以通過生物工程和基因轉化來開發更加高效的生物農藥;相較于傳統的高毒副農藥而言,生物農藥研發費用更低,對于環境的污染更小,一個化學農藥進入市場前需要耗資8 000萬美元,而生物農藥則是將近200萬美元,在科研成果登記費用方面同樣要低于化學農藥,低成本,高效益[2]。
2 生物農藥的使用技術
2.1 根據防治對象選擇生物農藥品種
就當前農業發展現狀來看,所使用的生物農藥種類較為繁多,其中主要包括殺菌劑、殺蟲劑和微生物代謝產物、抗生素殺蟲劑等等,這些生物農藥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生物農藥并非是簡單地利用藥劑來殺蟲,更不是所有的病蟲害均可以有效防治,需要有針對性進行選擇,結合病蟲害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生物農藥,確保病蟲害防治效果。如果生物農藥選擇不合理,將直接影響到病蟲害防治效果,甚至可能造成錯過最佳的病蟲害防治時機。由此不難看出,應科學合理選購生物農藥,在實際種植過程中根據不同種類病蟲害選擇農藥,確保治理成效滿足實際要求[3]。
2.2 根據防治對象選擇用藥時間
在病蟲害防治中,生物農藥是否能夠發揮原本功效,一個關鍵性因素在于生物農藥用藥時間的選擇。用藥期間需要根據病蟲害發育期和生長進度來選擇生物農藥品種,病蟲害不同發病期對于生物藥劑的敏感程度存在明顯差異,諸如在病蟲防治工作中,由于幼蟲自身的抗藥能力較弱,最好是在害蟲幼蟲期間施藥,充分發揮生物農藥的作用,盡可能提升病蟲害防治成效,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4]。
2.3 根據防治對象適量用藥
在病蟲害防治中,生物農藥的用量選擇尤為關鍵,需要根據商品上的介紹來使用,控制好藥品的使用量,不能隨意地減少或者增加,任何一種情況都可能對病蟲害防治效果產生影響,需要予以高度重視。
2.4 根據防治對象選擇正確的施用方法
隨著生物農藥在病蟲害防治中的廣泛應用,生物農藥品種和生物農藥劑型種類也在逐漸增加,在實際應用中,應該充分了解和掌握生物農藥的特性,根據防治對象的特性、氣候條件和農作物長勢等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生物劑型,更為靈活地施用藥物,確保生物農藥施用效果[5]。
2.5 均勻施藥
生物農藥在實際應用中,由于自身屬于觸殺劑,傳導作用不突出,所以在施藥中需要充分結合防治對象特性均勻給藥,采用常量噴霧方式,盡可能讓農作物的葉片兩面均能接觸到農藥。在粉劑施用中應該盡可能地選擇在田間早晚時期,農作物上露水較大,可以幫助農作物吸收藥粉,提高生物農藥使用成效。更為重要的是,在大風天停止噴藥,主要是由于風力作用下很容易影響到農作物葉片上的藥物附著和吸收,防治藥物浪費,提升防治成效。
2.6 與化學農藥混合使用
生物農藥在施用中,應該選擇針對性更強的生物農藥,為了提升防治成效,可以將其同化學農藥混合使用,進一步擴大防治成效,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將生物農藥和阿維菌素低毒副作用的化學農藥混合使用,防治效果更為突出,藥物見效更快,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2.7 安全使用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在施用中,由于自身特性并不會對人畜身體產生毒副影響,但是如果生物農藥用量和用法不當,同樣會對人畜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嚴重情況下可能出現中毒現象。故此,在生物農藥使用中,應該提高藥物施用安全性重視程度,嚴格遵循生物農藥施用標準和要求,在保證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成效的同時,盡可能降低生物農藥帶來的毒副作用。此外,更為重要的是,生物農藥的保管工作同樣尤為重要,生物農藥的藥效發揮最佳溫度在25 ℃~30 ℃之間,所以,做好農藥的保管工作,有助于生物農藥藥效發揮,提升防治效果。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應用生物農藥,需要注意的是,根據防治對象選擇正確的生物農藥用量和用法,相較于傳統的化學農藥而言,能夠有效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獲得更為突出的防治成效,值得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孫峰梅,郭長波,高學清,等.園林生物農藥及其使用技術淺談[J].江西植保,2012,30(1):44-48.
[2]韓新才,黃志農.生物農藥科學使用技術[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4,27(4):36-37.
[3]郝東川,梁彪,譚德龍,等.生物農藥的使用技術及注意事項[J].農業與技術,2015,35(14):10.
[4]孫德江.淺談生物農藥的特點和使用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4,24(11):25.
[5]俞慶蘭,趙逕連.生物農藥科學使用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10(1):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