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晶+呂躍偉



項目來源:安徽財經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項目編號:201610378224
摘 要: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這十年以來,P2P行業如同雨后春筍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而2015年12月爆發的E租寶事件卻如同一顆炸雷使無數投資者風聲鶴唳。本文以P2P平臺的運營模式展開,從信用風險;運營風險;欺詐風險和合作風險四個方面分析了借貸平臺存在的風險。筆者認為加強金融監管和重塑行業聲譽對P2P借貸平臺來講迫在眉睫。最后,我們對五大類型的平臺的運營數量,貸款余額等方面結合數據綜合分析讓投資者真正了解了P2P,并針對P2P的幾個宣傳陷阱分析提出了理性投資的建議。
關鍵詞:E租寶;P2P借貸;理財;風險;行業監管;理性投資
一、引言
近幾年來互聯網金融行業正是順應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欣欣向榮。誰也沒有想到,互聯網金融會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并且引爆社會熱點。在百度的熱詞搜索中,“互聯網金融”卻被搜索了3210次,盡管它并不算是新鮮事物,但卻以一種銳利之勢橫掃了一切。各種形態的P2P如雨后春筍般席卷了我們的視野。P2P借貸作為金融脫媒的創新,給互聯網金融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2007年6月拍拍貸在上海成立,我國有了第一家P2P借貸公司。2010年部分P2P平臺推出了本金的保障承諾和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P2P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2013年借助“互聯網金融元年”趨勢P2P行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的春天。而在2015年12月3日爆發的“E租寶事件”成為了互聯網金融圈的一顆炸雷。曾經號稱互聯網金融2.0時代的E租寶P2P神話,一夜之間徹底破滅,這也讓無數的投資者風聲鶴唳。
E租寶平臺在一年半內非法吸取資金500多億元人民幣,受害投資人遍布中國31個省區。那么P2P平臺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運營模式能使得“E租寶”有機可乘,非法集資跑路呢?
二、P2P的運營模式
如圖1所示是P2P的債權轉讓模式示意圖:
P2P借貸公司與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租賃公司等緊密合作。類金融公司將自己的貸款債權轉讓給P2P借貸公司,而后由P2P平臺將這些債權推薦給投資人。這種模式能夠使小貸公司迅速收回資金并且雙方獲利,順利進入下一輪的借貸。這種模式周而復始的進行著,P2P借貸公司已經蘊藏著信用風險,剛性兌付風險等一系列的問題。在這個巨大的“黑箱”中,金融產品被任意打包,設計形成復雜化的各種理財產品,投資人并不知道最終借款人是誰,風險到底有多大,且及其容易形成龐氏騙局。
圖1
三、P2P借貸平臺的風險
1.信用風險
中國的信用環境暫且不夠完善,借款人的違約陳本較低。況且P2P行業尚未應用個人征信系統,行業協會也未實現數據的資源共享,如果同一個借款人在不同的P2P公司進行重復借貸,信用風險將會更加惡化。我國只有很少一部分的P2P公司與銀行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其他的基本都與第三方合作,因此,如果出現問題,只有極少的一部分人才能通過銀行撤資。
2.經營風險
由于P2P借貸公司之間激烈的競爭,他們為了滿足投資人和借款人的需求偏好,采取了借短貸長的方式來吸引更多的客戶。這種期限錯配的金融模式一旦出現短期流動資金的供給問題,將會引發整個資金鏈的斷裂。
3.欺詐風險
因為我國的P2P公司都是采用公開募集的方式向投資人招募資金,然后提供給借款人,所以我國的P2P借貸公司從剛開始就可能存在著非法集資的風險。如若平臺管理不善,入不敷出將會出現龐氏騙局這種可怕的現象。
4.合作風險
與P2P借貸公司合作的主要是一些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房貸公司等。因此會存在著借款質量風險,擔保資質風險,道德風險,收益承諾風險等一系列的問題。最可怕的系統性風險和傳染性危機可能就是P2P公司與上述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具有一定的關聯,在這種情況下極易發生問題。
四、對P2P行業合法規范整改的建議
1.加強金融監管
互聯網金融是一把風險和收益并存的雙刃劍,而在2014-2015年兩年內互金圈P2P行業爆發式的增長使得整個行業魚龍混雜。正是因為整個行業的監管主體不夠明確,借貸平臺的本身缺乏完善的進入退出機制,更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監管制度。
互聯網金融的服務核心依然應該是消費者,應該是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基礎,所以它的創新絕對不能脫離實體經濟,更不能沒有相應的監管措施。而難的就在于監管層如何才能適度的完成對整個P2P行業的監管。互聯網金融是以創新為血脈的,所以,如果監管的過于嚴格苛刻,就會制造過多的限制,遏制整個行業的發展。但如果監管的太松,又會有很多不合規的平臺出現,平臺一旦出事,在這個風口浪尖上一定會給整個行業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2.重塑行業聲譽
互聯網金融作為特殊的服務行業,行業的特殊性要求它能夠維護投資人,借款人和整個市場的信心。尤其是地推被嚴格禁止之后,平臺聲譽將會顯得格外重要,任何一條負面新聞都可能會引起整個行業的軒然大波。重塑行業聲譽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
P2P行業的聲譽并不是一兩個平臺就能夠支撐起來的,它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雖然政府在法律上認可了這個行業,但整個行業的聲譽和地位還是需要行業不斷地完善產品質量和提供優質服務來支撐的。此外還需要強化聲譽管理,激發行業人員對P2P行業的認可,是每一位從業者都能成為重塑行業聲譽的品牌力量。
(2)主動建立全方位的溝通渠道
P2P行業應該主動加強與投資人,借款人,股東,媒體,政府監管部門等一系列利益相關者的溝通。加強與這些群體的聯系,傾聽他們提出的意見,一旦出現負面消息或者不利的影響,這將會成為一個橫好的溝通,調解渠道。
(3)同業協會促成危機解決
銀行之間應建立同業協會,各級銀行都有“加強同新聞媒體的溝通,制定新聞處理機制,及時有效的引導社會輿論,維護銀行聲譽”的責任。所以互聯網金融行業也應該在各地設有行業協會,行業協會之之間加強這方面的管理,擔負起維護整個行業聲譽的責任。
五、P2P借貸投資的全方位解析
在P2P借貸這個新型的巨大大市場里,一部分人抓住時機獲得了不少的收益,一部分人卻連連虧損,還有一部分人卻沒有逃脫被騙的命運。那么。投資者到底該如何理性投資呢?
1.平臺的選擇
投資的第一步就是選擇一個好的平臺,那么如何判斷一個平臺是適合投資的呢?我們應該從其規模大小,成立時間,背景等各個方面進行考察和了解,從而分析平臺運作的規范性,發展前景和誠信度。
我國的P2P行業主要有如圖四所示五大類:風投系,上市公司系,民營系,銀行系和國資系。截至2017年2月底,民營系的平臺數量有1954家,占整個P2P行業的81.65%,貸款余額為3810.94億元,占整個行業的31.53%。其次是風投系3448.45億元。由此可見,民營系和風投系在整個P2P行業占據了半壁江山。
選擇P2P平臺的標準有很多,但對于不合理的高收益平臺,信息不透明的平臺和項目投資周期較短的平臺我們應該避而遠之。
2.注意P2P借貸平臺的宣傳陷阱
(1)“零風險”陷阱
風險和收益總是成對出現的,存在收益就一定會存在風險,高收益的背后就是高風險,零風險本就是一個假命題。而在P2P的宣傳廣告中“零風險”卻成為了一個熱詞。從目前跑路的平臺情況看,“零風險”的宣傳除了誤導投資者之外,完全沒有實質意義。
(2)100%的本息保障
由于對P2P的監管還不夠明確,行業內這樣“皇帝的新裝”式的謊言已成為一種不成文的潛規則。但大家都應該想這樣的一個問題:當P2P借貸平臺出現少量的壞帳時,他們可能會采取一定的方法償還本息來維護自身的聲譽,但是如果出現大量壞賬,這些借貸公司又該怎么做呢?萬一發生跑路的情況又該怎么辦呢?
3.理性投資
P2P借貸平臺能夠成就一個人,卻也能毀滅一個人。那么,作為一個理性投資者,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呢?
(1)明確地位
投資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投資,清晰地給自己定位。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高收益的背后就是高風險”,我們應該清楚自己投資的目標是什么?是為了合理理財還是通過投資改善生活更或者是想要通過投資一夜暴富?只有認清了自己的地位才能在投資的時候不會亂了陣腳。
(2)專業投資
著名的投資大師格雷厄姆曾說過“投資是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以確保本金安全為前提,獲得適度的投資回報”。專業投資者的投資原則是:嚴格講究紀律性;良好的投資心態;合理的資產配置;量力而行,遠離杠桿。
參考文獻:
[1]翟光宇,劉萌萌,周雨詩著.P2P融資一本通.機械工業出版社.
[2]網貸之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