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春
摘要:經濟新聞作為新聞體裁中的重要組成,能夠及時、準確對具有新聞價值的經濟活動或者事件進行報道,是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的最直接途徑和方式。對于經濟類新聞來說,數據是新聞報道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真實、有效、準確的數據更有說服力,能夠更加直觀地將經濟活動以及經濟事件的經過及成果展現出來,所以就需要將數據科學、有效應用于經濟新聞編輯中。
關鍵詞:經濟新聞;重要作用;運用策略
數據新聞又叫做數據驅動新聞,是數據技術在新聞媒體行業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大數據背景下新聞報道的必然發展趨勢。數據新聞的基本概念,是在編輯新聞內容時,借助各項具有時效性的真實數據,并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以此作為報道內容,在原有新聞信息的基礎上,對新聞內容的寬度和深度進行延伸。數據新聞中所用的數據具有公開性特點,并且這些數據在經過處理分析及深層挖掘后,需要以一種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大眾,才能更好服務社會大眾。
一、數據新聞的價值
數據新聞的價值主要表現在新聞描述、事實判斷、預測走向及信息定值四個方面。首先,利用數據可以更加形象、直觀的將新聞事件的整個過程呈現出來,比純文字表述更加清晰、明了,同時還可以對看不見的短期過程進行描述。其次,能夠利用數據對新聞事件中不同主體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明確新聞主體之間的關聯性,對新聞事實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增強新聞報道的說服力。并且,可以將數據制成曲線圖或者折線圖,根據已經得到的數據及變化形式,結合圖表對數據的未來趨勢進行預測,判斷新聞事件的大致發展方向。最后,可以通過數據對社會現象規律進行總結,明確社會現象與人們生活之間存在的關系,為人們提供個性化的數據服務,幫助人們解答生活中的困惑。
二、經濟新聞編輯中數據運用的重要作用
數據新聞在新聞報道中所發揮的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經濟類新聞中,數據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更加明顯。
1.提升了經濟新聞的真實性
保證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報道的首要原則,經濟新聞也不例外,并且,經濟類新聞所報道經濟活動和經濟事件與社會經濟建設有關,更需要保證新聞內容的真實、有效。在編輯經濟新聞時運用經濟數據,可以從客觀角度,以一種更加直觀的方式來闡述新聞事實,有效避免了虛假經濟信息的出現。并且在對新聞事件進行文字論述的時候,是以數據分析結果作為論述依據的,提高了經濟新聞內容的可信度。
2.豐富了經濟新聞的編輯方式
新聞報道的最主要目的是,通過新聞傳播,對受眾的思想意識及價值觀念產生影響,而這是建立在受眾對新聞內容進行詳細閱讀的基礎上的。經濟新聞傳統編輯方式比較單一,文字在新聞內容中占有較大篇幅,閱讀過程枯燥、乏味,新聞報答效果并不理想。在編輯經濟新聞時運用數據,可以將數據制作成靜態或者動態圖表,既能突出經濟新聞的報道重點,又可以增強新聞內容的趣味性和新穎性,使民眾更加樂于閱讀。
3.延伸了經濟新聞的寬度和深度
經濟新聞傳統編輯方式基本是以文字性描述為主,經濟活動以及經濟事件背后所隱藏的新聞價值很難被挖掘出來,導致新聞價值較小,不具備加強的說服力,很難引起民眾的關注,無法實現預期的新聞報道效果。將數據運用于經濟新聞編輯報道中,可以以數據的不同特征作為分析角度,對經濟數據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同時,還可以對數據變化規律進行總結,預測經濟活動及經濟事件未來的趨勢走向,挖掘更深層的新聞價值,增強了經濟新聞的說服力和吸引力。
三、經濟新聞編輯中數據運用所遇到的問題
基于數據運用在經濟新聞編輯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必須保證數據運用的科學、有效,但是,在經濟新聞數據實際運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不利于數據價值的充分發揮。
1.數據收集難度較大
數據收集是數據運用的第一步工作,但是從我國現階段經濟新聞編輯中的數據應用情況來看,數據收集難度是比較大的。首先,我國新聞媒體所掌握的經濟數據信息十分有限,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大部分經濟數據都掌握在政府和企業手中,但是這部分數據的公開程度較低,即便公開也多是以報告和報表的形式,無法為經濟新聞編輯提供較為全面的數據。
2.數據價值挖掘不充分
數據在經濟新聞中不僅僅起到對新聞事件的描述作用,還具有更深層的價值。數據價值挖掘不充分是當前經濟新聞編輯中數據運用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運用數據時,有些數據并不能完整描述經濟新聞事件的整個過程,需要配注相應的文字加以說明,數據之間的關聯性不明確。同時,數據的參考價值得不到充分發揮,容易出現經濟新聞內容重于形式的現象,導致新聞事件主題不夠突出。除此之外,沒有利用數據變化規律對經濟新聞的發展趨勢及方向進行有效預測,數據背后所隱藏的深層價值得不到有效利用。
3.數據可視化方式比較單一
靜態圖表和時間軸是當前我國經濟新聞編輯中數據運用的主要方式,單一的數據運用方式嚴重降低了數據的可視化程度,無法充分發揮數據在經濟新聞報道中的作用。同時,我國新聞媒體行業對數據處理技術及可視化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整體處于落后水平;動態信息圖表運用較少,過多的靜態圖表容易造成受眾的視覺疲勞;經濟新聞內容表現形式過于生硬和單調,很難對數據價值進行深層挖掘,使得經濟新聞數據運用價值大打折扣。
4.數據互動性不強
要想實現理想的新聞報道效果,就需要以數據為載體,實現與大眾的良好互動,但是當前我國經濟新聞編輯中,在運用數據缺乏有效的互動性,新聞報道影響力較小。雖然很多經濟新聞在編輯過程中都運用了大量數據,并設置了評論平臺和分享功能,以方便受眾對經濟新聞內容進行討論,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但是讀者只能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分享新聞時處于被動地位,無法將自己的理解制成新的數據,在數據互動中的參與力度不足。
四、經濟新聞編輯中數據運用的有效策略
針對當前經濟新聞編輯中數據運用所遇到的問題,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加以解決,推動經濟新聞數據編輯形式的創新和改革。
1.找準數據運用點
要想充分發揮數據在經濟新聞編輯中的作用,首先就需要找準數據運用點,保證數據運用的全面性、科學性及合理性。標題和導語是整個經濟新聞的眼睛,是對整個新聞事件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在標題和導語中運用數據可以對讀者形成一種較強的視覺沖擊。比如第20屆中國新聞獎中榮獲一等獎的兩篇經濟新聞,都是在標題和導語中直接運用數據。主體材料是經濟新聞的核心內容,需要使用大量數據進行充實和深化,在運用數據時,必須照應標題和導語內容,保證前后數據的一致性。同時,經濟新聞的背景材料也是運用數據較多的一部分,能夠更加直觀的將新聞背景全面展現出來,使新聞內容更加具有說服力。
2.深層挖掘數據價值
對于經濟新聞來說,數據不僅僅是一串數字,數據的背后往往蘊含著經濟活動的變化規律以及經濟事件的發展趨勢,所以,在經濟新聞編輯中運用數據時,就需要對數據價值進行深層挖掘。在經濟新聞編輯過程中,媒體工作者要從不同角度對數據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從中分析出某個新聞事件報道的最佳角度,以提高數據財經新聞報道的可讀性和實用性。比如,2015年財新網在報道雙11狂歡日的時候,不僅對天貓、京東、等多家電商企業的交易情況進行了比較,還以12小時交易額、移動端交易額比重以及去年交易情況作為分析點,對當天的交易情況進行了預測。
3.豐富數據可視化方式
豐富的數據可視化方式,可以增強經濟新聞的吸引力,進而實現更加理想的傳播效果,所以便需要采用多種數據可視化方式。首先,可以使用靜態圖表以及動態圖表對數據變化進行歸納、總結,將經濟新聞的整個演變過程及變化趨勢反映出來,比如英國《衛報》就經常使用架構圖、折線圖等表格形式。其次,可以采取時間軸和關系網的方式,將經濟新聞中數據之間的關系直觀、清晰地表現出來,突出新聞事件的主體。最后,可以將地理信息與數據相結合,實現地理信息的可視化,比如,財新網在報道《紅色通緝令眾生相》時,便將各項數據制成了動態的全球地圖。
4.增強數據的互動性
通過增強經濟新聞數據中的互動性,可以使讀者在了解數據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到新聞的編輯中去。在經濟新聞編輯中運用數據時,不僅僅要設置交流平臺和分享功能,還需要構建受眾反饋渠道,實現信息的共通性,收集讀者對數據的觀點,并采納讀者的合理意見以及對數據的獨特見解,將其應用于新聞編輯中。英國《衛報》在這一方面做的比較成功,專門設置了讀者培訓課程,對讀者進行指導和培訓,實現了讀者與報社的雙向互動,大大提高了新聞質量。
結語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數據的有效利用在生產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經濟新聞是一種高度依賴數據的新聞類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為經濟新聞帶來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得經濟新聞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通過改進和創新原有數據運用方式,借助數據將新聞內容更加生動、簡明地表示出來,對財經新聞的意義進行深層挖掘,實現財經新聞數據的可視化,能夠充分發揮數據在財經新聞中的作用,豐富并提升新聞價值,對促進我國財經新聞編輯和報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