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起重機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檢驗,能夠為機械風險提供合理對策。在當前發展趨勢下,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工作期間出現一些危險,所以,利用相關方法對其控制更為重要。
關鍵詞:起重機;檢驗;危險因素;方法
起重機是現代工業制造領域中不可或缺的設備,在不同類型物料起重、搬運與裝配方面被廣泛應用,使體力勞動強度得以緩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勞動生產質量與效率。而起重機檢驗工作在其安全運作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檢驗過程中部分作業與行為,甚至是檢驗條件都會對作業工作人員和檢驗工作人員帶來嚴重的危害,一旦作業不合理或者是不正確都會使設備的運作出現安全隱患。為此,必須要提前找出不安全因素并嚴格防范,為起重機檢驗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 起重機檢驗中危險因素的識別
其一、固有危險。起重機械在實際運行期間,存在很多大物件,所以,在對起重機械進行設計、生產與安裝期間,將會耗費大量材料,導致使用的加工程序、技術也更為復雜,從而導致起重機械自身出現安全隱患。由于對起重機械設計期間,沒有基于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加大了機械的運行難度和使用安全性。在對其進行檢驗與維修期間,也存在一定難度,導致其問題主要是起重機械生產廠家在執行期間,沒有按照我國制定的標準、規范以及法律有效執行,導致起重機械生產期間使用的原材料質量不合格,使用的生產技術比較落后等。在對起重機械進行安裝期間,相關執行人員依靠自身的工作經驗、主觀思想進行安裝,沒有按照圖紙以及技術要求對其分析,導致在安裝過程中,出現程序紊亂、安裝不合理等現象,從而導致在檢驗工作中出現一些安全問題[1]。
其二、作業環境下的危險。起重機械在執行期間,其環境因素也比較復雜。大多數的場中都會存在強烈輻射、噪音以及粉塵等危害。比如:在鋼鐵生產車間中,存有大量粉塵,并影響正常人員的呼吸。在持續高溫情況下,強烈輻射會刺激皮膚,從而導致工作人員心理上產生煩躁性。在生產車間,也無法對噪聲進行控制,人們在長期工作情況下,面對高分貝噪音,會導致人們的聽覺逐漸下降,甚至出現短暫失聰。基于這些情況,不僅會導致操作人員無法對其安全防范,還會加大安全事故的產生。
其三、人為引發的危險。在對起重機械進行檢驗期間,人為因素對其具有更大影響,特別是檢驗人員、操作人員的專業性和思想意識存在較大差異。對工作不夠嚴謹、在工作中不認真,實際的操作能力與設備更新存在較大差異,受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在工作中存在情緒性和不積極,從而引發安全風險問題。檢驗人員在執行作業期間,沒有重視到安全防護工作,也沒有在工作中配帶安全帽、更換絕緣鞋等[2]。比如:在某單位使用電動起重機械期間,常常存在上限位失效、沖頂損壞現象。針對該問題,需要將其及時停止使用,保證修復后對其更換。但在以后工作中還需要注意到,為了不影響起重機械的承載能力,不能對其及時更換,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只有促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執行,分析其中的隱患,對其積極整改,這樣才能保證設備的良好運行。
2 起重機檢驗中危險因素的控制方法
2.1 對起重機械本身危險進行控制
為了對起重機械自身危險進行控制,要先對起重設備的設計環節進行分析,并對其全方位研究,不僅要研究工作人員如何防護,促進實際使用方式的形成,還要在不影響設備正常運行情況下,為其提供安全繩、欄桿以及休息臺等,以促進起重機械設計工作的優化實施[3]。并且,對起重機械的生產、制造工作,要對生產材料、生產工藝等各個方面進行嚴格控制,使各個機械零部件的生產質量都能合理,并為其提供有效保障。同時,對各個零部件的組裝以及設備進行合理調試,期間,需要嚴格按照技術標準以及安裝標準有效執行,減少盲目作業與失誤操作工作,促進起重機械性能更優良。
2.2 對環境危險進行控制
在對環境性危險進行控制期間,室內環境是更好控制的,生產人員需要結合各個污染要素,為其制定合理的執行措施,促進減毒、除塵措施的執行,保持起重機械的工作環境,從而為人們的健康生活、工作穩定提供有利條件。對于外部環境來說,受惡劣天氣情況的影響,也需要對起重機械進行養護。期間,需要將起重器械安置在平穩、堅固的地面上,促進設備基礎更固定。在設備正常運行下,還要對存在的物品、器具等進行清理,以達到一定的保障作用[4]。
2.3 對人為危險進行控制
對于人為產生的風險,為了對其控制,在執行期間,首先,要加強施工人員的積極培訓和教育工作。針對起重機械的作業人員,一定要帶證上崗,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將安全理念放在首位,從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抗干擾能力。不僅如此,還要充分認識到起重機械結構、工作原理以及操作程度等。在實際操作期間,針對其存在的異常情況和不良信息,一定要為其提出有效措施。其中的執行人員還要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特別是防觸電、防墜落等知識,要求他們在工作期間,將安全防護措施充分利用。特別是安全帽、安全繩等,都需要定期檢查、定期更換。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安全是工作人員開展檢驗工作的重點,所以,必須要樹立安全理念,謹記安全職責,在檢驗工作過程中,嚴格按照檢驗流程,提高人員與裝置的安全性。另外,針對起重機械在運行期間存在的危險因素,一定要為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促進起重機械的正常運行,促進工作效率的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宗輝,劉敬超,孟闖,等.起重機安全隱患淺析與危險因素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24):286-287.
[2]丁海紅.起重機安全狀況的綜合評價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14):44-44,46.
[3]龔楠,王金奇.基于LM神經網絡的起重機械本質評價方法研究[J].機電信息,2015(18):124-125.
[4]辛宇鵬.橋式起重機金屬結構設計驗證與安全性評價研究及軟件開發[D].太原科技大學,2011.
作者簡介:姚俊(1985,6-),男,池州,單位:池州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中心,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機電類特種設備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