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立旺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新課改在全國進行開來。小學語文作為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啟蒙性階段,為學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新階段,小學語文新課改給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核心素養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41-02
隨著“千課萬人”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八大核心”與課堂落實專題研討會的圓滿成功,語文“核心素養”教學逐漸被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來。它強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整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設置合理教學情境,組織學生進行讀寫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還不高,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也比較大,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設具體的可觀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可觀的環境中感受語文的魅力,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教師的有效教學。
例如,在講小學語文二年級(人教版)第一課《秋天的圖畫》的時候,教師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各種顏色的彩紙、膠帶、木板、彩筆還有小刀,在課堂上自己動手畫出或者制作出自己眼中的秋畫。同學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出各種各樣的秋天的圖畫,其中有“高粱圖、小麥圖、黃色的樹林、豐收圖”等,同學們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課堂上面展現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秋天圖畫,接下來教師帶著學生們的秋畫來進行本課的學習,指導學生們在筆記本上描繪出自己眼中的秋之景,并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學習伙伴,創編出一個秋天的童話,升華本課的內容。這樣的情境教學法提升了學生的整體興趣,同時增加了課堂的感染力。
二、倡導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新課程標準提倡我們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團隊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所謂的自主學習,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參與課堂,自主預習、自主學習、自主復習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激發自己的聯想能力。
例如,在講小學語文一年級(人教版)《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時候,由于課文的背景距離現在比較遙遠,所以在進行這一課之前,老師先給學生布置所要學習的內容:盡自己的能力去搜集有關毛澤東主席的小故事,上課給大家講。并且自己預習課文內容,熟悉生字、生詞。在上課時候,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問學生:大家有誰知道毛澤東主席的什么故事嗎?有誰和大家來分享一下嗎?這時候,大家通過在課下的搜集與了解,爭先恐后地回答,極大地帶動了課堂氛圍。之后教師總結這些小故事的共同點,分析毛主席的性格特征,來進行本課的學習,輕松地就完成本課的全部閱讀學習。
三、組織小組游戲教學法,促進學生“腦洞大開”
小組合作教學法一直被小學語文課堂所推崇,但是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小學語文新課改背景下所提倡的小組教學,即在小組合作中融入游戲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整個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提升語文專業素養。
例如,在講小學語文四年級(人教版)第五課《中彩那天》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掌握本課中的生字詞“財富,修理廠,名牌,方式,擁擠,道德”等,同時分析課文的內容,學習“父親”誠實守信的品質,并且體會主人的心理活動特點。在進行本課教學之前,教師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讓學生們分組演繹“幫別人買彩票中獎”的游戲過程,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人物的表情和心理活動特點都演繹地淋漓盡致,并對各個小組的演繹進行評分。第一個小組的同學們表演的結局是“由于彩票是自己買的,所以本來就是屬于自己的”;第二個小組同學們的表演結局是“自己用錢買的,最起碼應該是平分的”;第三個小組的結局是“做人還是誠實一點好,這錢咱不能拿。”小組游戲的形式提升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促進了學生的有效學習。
在小學語文新課改的背景下,在語文課堂中貫徹“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齊文輝.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研究[J].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9.
[2]曲典.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