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莉
[摘 要] 根據我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基本現狀,作者發現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仍存在許多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 基本現狀 確權登記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2-0019-01
1 我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本現狀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的要求,做好我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我鎮承擔了“我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先行試點工作”任務。結合我鎮的實際,2011年10月先選擇二輪土地延包工作扎實的東洋村作為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先行的試點村,2012年4月再擴展到全鎮。外業測量方法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使用中海達V9型GPS RTK全野外數據采集,按1:500圖標準采集數據和測繪分戶地塊平面圖。
由于野外地塊平面圖沒有參照物,應廣大農戶要求,在2014年9月試點全市推進時申請航拍,在先行試點采用1:500比例尺GPS RTK全野外實地指界測量的基礎上,結合航拍采集的1:2000比例尺的DOM影像圖,查清農戶承包田地地塊面積和空間位置,并按農業部規定編制地塊分布圖,準確反映承包地塊空間位置、四至、權屬、編碼等信息,并逐塊計算出標準面積(誤差≤5%),確保我市前期完成的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試點我鎮建立的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信息數據全部導入,能與福建省 、龍巖市確定的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相兼容。截止2016年7月31日,全鎮12個村、77個村民小組,涉及農戶2645戶,已完成承包合同簽字確認2618戶,完成率98.99%。
2 我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面臨的問題
2.1 認識差異大引發的矛盾:村民和干部對該項工作認識差異較大,具體表現在一下幾方面:一村民對指界不夠重視,通常由村民小組長或知情人代為指界;二村民認為其直接關系到今后切身利益,寸土必爭,對田坎內外、水溝、道路界線斤斤計較,造成爭議、糾紛;三村民認為在二輪承包時發過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這次再發一次是勞民傷財,完全沒必要;四村民認為這次確權會使農村原已隱藏不露的矛盾深化、表面化,加劇農村社會不穩定等。另外,我鎮作為農村土地確權登記試點工作宣傳氛圍不夠,從鎮到村,很少見到橫幅、標語、市級電視、廣播宣傳等媒介進行大范圍的宣傳。
2.2 界限不清,范圍不明引發的矛盾:一是造福工程集體搬遷的自然村,如東洋村東山后小組;交通不便,如溪口村麻坑小組;水源缺乏的地塊等引發的問題。二是個別承包人在承包地的邊界進行開墾、圍墾,將自己房前屋后的菜地并入相連的承包地內,增加部分面積,導致承包地的界限難以區分。三是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地界不清。四是農業綜合整治、土地整理,造成承包地變化。
2.3 承包地調整引發矛盾:一是各個村普遍存在因個人建房而私自置換各自的承包地。二是個別村民為便于生產及經營管理,村民小組內或本村不同小組之間互換承包地。三是由于永漳、東嶺公路等征地問題,個別村、小組進行承包地調整。四是土地流轉不規范,改變土地用途。
2.4 子女分家分戶合戶、絕戶、出嫁女、入贅男等承包人變化引起的矛盾:承包農戶家庭成員發生分戶、合戶、全部死亡及出嫁女和入贅男的土地確權問題等引發矛盾。
3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對策
3.1 認識差異大引發的矛盾處理對策
3.1.1領導思想上重視。土地確權登記終究離不開領導的重視和支持,還需明確工作目標、責任分工和步驟程序,達到多方聯動、協調推動的效果。
3.1.2加大宣傳力度。
1、要開展深入細致的宣傳動員。讓群眾充分了解登記工作的意義,通過廣泛的宣傳,使農民朋友消除疑慮、減少誤會,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成立“村民議事會”,化解矛盾和糾紛。對登記工作中遇到的矛盾糾紛,我們本著“只組織不干預、只引導不拍板、只協調不作主”的原則,由各村推選產生“村民議事會”討論解決。
3、充分征詢群眾意見,有爭議的問題及時發現并解決,確保數據準確真實。
3.2 界限不清,范圍不明引發矛盾處理對策
3.2.1造福工程集體搬遷的自然村,個別交通不便、水源缺乏地塊,存在退耕還林,甚至拋荒現象,由于時間較長,植被茂密,原有田坎滅失,田、山交界不清,已經失去耕地功能的退耕還林,長期拋荒地塊,村民通過劃分界線,登記確權給農戶,對于無法劃分界線的,登記確權為幾戶農戶共有。
3.2.2個別承包人在承包地的邊界進行開墾、圍墾,有些承包人將自己房前屋后的菜地并入相連的承包地內,增加承包面積,致使各承包地界線難以區分。開墾、圍墾的地塊,連續種植三年以上,目前尚在種植農作物的地塊,也作為承包地確權登記。
3.2.3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地界不清,部分承包地改種果、茶、竹等,與周邊果園、茶園、山地連成一體,難以區分的。村民能劃分界線的,登記確權給農戶,對于無法劃分界線的,此次不再以土地登記確權。
3.2.4農業綜合整治、土地整理,造成承包地變化:一些地塊經過農業綜合整治、土地整理后,承包地的面積、位置都發生了變化的。按各小組內部協商決議,各小組按二輪承包地面積的比例來增減整理后的面積,按原地塊位置大體不變的原則登記確權。
3.2.5此次承包地確權登記中,因發展集體公益事業或被國家征用的全部或部分的承包地,對已辦理正式核減手續的(如南三龍高鐵征地、永漳公路征地),就不再確權登記。對未辦理審批核減手續的(如東嶺公路),則被征用部分也不再進行登記,但要在入戶調查表備注欄注明情況,而未被征用部分則按實際測量面積確權登記。
3.3 承包地調整發生變化引發矛盾處理對策
3.3.1因個人建房而私自置換各自的承包地,加上建房審批手續未到位的,仍按農用承包地進行登記,不計入原承包戶承包地面積,但在入戶調查表備注欄注明情況。
3.3.2個別村民為便于生產及經營管理,村民小組內或本村不同小組農戶之間互換承包的,雙方村民小組經民主討論同意互換的,按互換后的承包關系登記;雙方或一方村民小組不同意互換的,仍按原二輪承包關系登記。
3.3.3對以前個別村進行承包地調整的,按照尊重歷史、正視現實的工作原則,實行民主協商、村民決議,在不違背法規政策的前提,以土地承包現狀予以確權登記。
3.3.4土地流轉不規范,改變土地用途。例如西洋村有一地塊位于赤洋埔,面積共11畝,涉及3個小組33戶,該地塊由于位于山邊,常年無水耕作,處于拋荒狀態。2004年由村跟活性炭廠簽訂租賃合同,活性炭廠租后在拋荒地上建廠房,至2015年農戶每年均有收到租金,現農戶要求給予辦證。處理方法:對于已改變用途暫不確權,要等恢復原狀后再確權。
3.4 由子女分家分戶合戶、絕戶、出嫁女、入贅男等承包人變動引起矛盾的處理對策
3.4.1個別家庭由于原戶主死亡,其配偶改嫁,子女未成年,要求合戶,例如溪口村大會上洋組有一農戶,經家庭其他成員協商同意,確權登記合戶在祖父母名下。一些家庭普遍存在因子女分家分戶后,原承包人將承包地細分給子女的。分戶經營被當事人認可或接受的,按照分戶后各戶對土地的承包現狀進行確權登記。對以前分戶存在爭議的,按原承包人確權登記。
3.4.2原二輪承包農戶現已無家庭成員的或全部搬遷的,如果承包地由其親屬或他人種植,維持原種植現狀,不予確權登記,但經該小組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討論簽字后,同意確權給其親屬、代種農戶(前提必須是本村村民)或重分給本組沒田農戶,可以進行登記確權,例如城外村三組農戶鄭秀紅,否則一律登記在該小組名下。
3.4.3出嫁女和入贅男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在原居住地不得收回承包地,例如西洋村三組劉玉萍嫁給本鎮城外村未取得承包地,此次依然確權給她;再如溪口村下小組黃日莊原是入贅男在這次確權之前,舉家搬回隔壁新橋鎮,在新橋鎮未取得耕地,此次也還得確權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