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要】我國新課程標準中規定,小學生的作文必須要與實際生活相接軌,讓學生通過觀察現實生活來書寫作文,讓作文內容貼近生活,讓學生時刻關注生活,這樣他們才能在寫作中融入感情。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觀察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充足的寫作素材。
【關鍵詞】小學作文 教學現狀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71-01
一、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剖析
1.寫作內容單一枯燥
作文要取得較好的效果,需要豐富、鮮活的寫作內容。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學生作文內容空洞,作文中很多寫作內容都是反復的重復,缺乏新意,寫作素材單調直接影響了學生作文的感染力,也直接影響了了學生作文素養的發展與提升。
2.作文缺乏真情實感
文章貴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小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由于寫作內容單調枯燥,不少學生作文素材直接“拿來主義”,直接導致學生作文寫作缺乏真情實感,很多學生作文寫作無病呻吟,作文中抒發的情感與寫作內容相脫離,導致作文情感的蒼白無力。
3.教學方法陳舊乏味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期,教師的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學生寫作興趣培養與寫作技巧的掌握。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存在重視語文閱讀教學、忽視作文寫作教學的現象,寫作教學方法單一,單調的寫作教學方法使教師教的低效,學生學得無趣,使作文教學長期處于地位徘徊現狀。
4.讀寫缺乏有機互動
閱讀與寫作教學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隔離開來。這不僅不利于作文教學,也對提升閱讀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迫切需要加強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互動,以發揮閱讀與寫作互相促進作用。
二、小學語文作文的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生活,做好作文素材積累
《新課程標準》也要求,作文教學必須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互結合,讓每一個學生都善于表達也樂于表達,注重貼近生活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曾經說過:“作文離不開我們的生活,而生活才是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由此可見,教師應該善于利用合理的教學手段來積極的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現實生活中提取出作文素材來,并且善于用自己的觀點對現實生活進行闡述和解釋。
2.出課堂教學
我們傳統的認知觀念中認為教學應該就是在課堂中進行的,但是課堂的氛圍較為濃重,整個教學場所也比較的嚴肅,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出課堂。讓學生觀察周圍的世界,觀察課堂以外的世界。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課外閱讀,通過讀書比賽、分享讀書心得等多種方式加強學生的參與度,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對于那些有進步的學生給以更多的肯定。在閱讀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教會學生真正的閱讀方法,不要只看熱鬧,不看門道。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課本中的深刻魅力,學會靈活運用,將死的鉛字變成自己的活知識。
3.靈活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喜歡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所以我們要從小學生的興趣入手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他們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進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占據課堂的主動。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可以使小學生更直接、清晰地接觸新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一些與作文有關的音樂或錄像來增強學生的寫作靈感,這樣就能夠豐富小學生的寫作素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語文學習產生期待。例如,讓學生寫一篇關于小白兔的作文,教師先通過多媒體設備來播放小白兔的相關視頻,使小白兔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學生的眼前,小學生通過視頻來仔細觀察小白兔的一舉一動,并做好記錄,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讓學生根據視頻播放及日常對小白兔的了解寫一篇作文,這樣就會使學生對作文學習有了足夠的興趣。
4.評價角度要因作文內容而異
因為學生一篇稚嫩的習作在各個方面的表現是非常不均衡的,所以,教師的作文評語應該根據作文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去入手進行評價。學生的每一次好的習作,都有其可貴之處,我們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些閃光點,并能選取恰當的角度來寫作文評語,給予學生肯定及鼓勵。比如我在批改學生習作《小精靈》時,是這樣寫評語的:“習作在記敘外婆‘哄偉偉愛惜糧食的過程中,從語言、動作、表情、外貌等多方面選取細節,生動地對一個4歲男孩作了刻畫,使偉偉這樣一個活生生的小精靈形象躍然紙上。雖然他還不懂事,但卻很可愛。”再看作文《我是司令你是兵》的評語:“如果沒有異想天開,童年也就不會色彩斑斕了。換一個角度體會一下指揮別人的威風,換一種活法體驗一下辛苦和艱苦的滋味,不僅是一種樂事,還是一件好事。文中‘司令和‘小兵的語言和動作既是‘兵的,又是‘孩子氣的,兩個孩子那副煞有介事、儼然真為司令真為兵的神氣勁兒,令人忍俊不禁。”這兩篇同樣是寫人的作文,前一篇作文側重寫偉偉的真實活動,后一篇作文側重寫兩個孩子的真實想象。教師對這兩篇習作寫評語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前一篇評語側重評判小作者對人物描寫的是否生動,而后者卻側重評判了小作者獨特的體驗和想象。
教師必須以新課標為標準,認真指導學生的寫作,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總結出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創新和完善作文教學方法,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翟淼淼.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研究——以淄博市為例[J].淄博師專學報,2016,01:19-25
[2]鄭煥琴.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如何走出困境[J].現代交際,2016,08:204-205
[3]王昆建.略論兒童文學視域下的小學作文教學與訓練[J].昆明學院學報,2016,02:1-5+10
[4]顧云.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3(2):35-35
[5]張永萍.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及對策[J].金色年華,2013(3):132
[6]張曄.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現狀及對策[J].學生之友,201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