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香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87-02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教育,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斷涌現,給我們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帶來了新的氣象。特別是閱讀教學的課堂,更是推陳出新。
所謂群文閱讀就是教師在單位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多篇相互關聯的文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閱讀多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能夠有效地改善教師實施閱讀教學的效果,彌補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不足,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農村小學閱讀教學現狀反思
(一)對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不能全面系統把握
現階段的閱讀教學,教師往往刻意回避段落教學,回避分段概括段意的訓練,將教學重點放在整體感知,品詞析句上,殊不知分段、概括主要內容、歸納中心思想的能力是閱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這些能力,學生就不能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就不能掌握課文的主要寫作方法,就不能在閱讀中訓練邏輯思維能力。
(二)對文本的解讀不深
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尤其是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文本解讀一直存在著巨大的欠缺。主要表現在我們的教師設計一堂課前,對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賴教參,教學目標的認定,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教學流程的設計甚至教參上現成的教案都照搬照抄。教師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研讀文本、體驗文本、感悟文本、解讀文本。即使解讀也大都淺嘗輒止,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更缺乏對文本的批判性解讀的能力。對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寫作思路和對字、詞、句的理解不夠準確,看不出字、詞、句和每段蘊含的深意,發現不了作者在遣詞造句、布局謀篇方面的良苦用心,甚至出現嚴重誤讀。
(三)課堂閱讀語文味的缺失
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教師在進行一篇課文教學的時候,往往不太重視文本的解讀和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對課文內容匆匆帶過,字詞難點都沒理解清楚,就跨過課文做了許多的引申發揮,強化“人文感悟”,而且還自鳴得意,以為這就是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給了學生以濃厚的人文關懷,認為這就是新課程、新理念所帶來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課堂。其實這種偏于人文性的開掘,而拋開語言文字本體,忽略語言學習的傾向,恰恰是把人文性給架空了,是一種舍本逐末、喧賓奪主的做法,是虛化語言文字學習的表現。這樣的教學勢必會造成語言文字本體的失落。
二、農村小學實施群文閱讀教學的好處
(一)合理地增加學生的閱讀數量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教材中的課文閱讀十分重視。但是,僅靠教材的閱讀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實行群文閱讀教學,可使得學生在一堂課當中能夠閱讀大約五篇文章,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數量,拓展閱讀覆蓋面,從而為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恰當地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
作為一種技能,快速閱讀需要進行長期的培養與訓練。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可以使學生在一個課時之內閱讀大約五篇文章,從而有效地提升了閱讀的速度,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技能,并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一堂課中可讓學生閱讀大約五篇文章,且內容多樣,十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能讓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多陳述、多傾聽,從而使得學生能夠真正地產生閱讀的積極性。
(四)增加學生閱讀的豐富性
目前我國的閱讀教學大部分都集中在某節課上的某篇課文中,用大量的時間進行咬文嚼字、有感情的朗讀,可謂是一種精讀與朗讀相結合的閱讀教學方式。雖然精讀的優點很多,但是群文閱讀,更容易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可以讓學生讀到不同風格的作品,并通過比較、歸納、分析、綜合等方式來實現閱讀的多樣化,使略讀和默讀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為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進行深入閱讀提供了可能。
三、如何改進群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明確群文閱讀教學的特點
群文閱讀教學是拓展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文章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積極改進,開拓創新
1.訓練多種方法,打好閱讀基礎
課文教學比較強調逐字的閱讀、朗讀和美讀。逐字的閱讀、朗讀以及美讀當然重要,但是過于強化乃至強勢,就讓人憂慮。除了朗讀和美讀,我們還可以默讀,還可以速讀(掃讀、跳讀和技巧閱讀)、批判式閱讀、休閑式閱讀、研究式閱讀、校對式閱讀以及其它各類閱讀。我們可以利用語文課教學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去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根據閱讀內容的數量以及要求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來獲取信息,進行思考。
2.開發教學資源,拓寬閱讀范圍
①利用好課本資源,進行單元整合。我們所用的小學語文教材都是按照單元編排,每單元無論從內容還是從教學重點、難點上,基本上都有明確的主題。教師可以利用單元內所呈現的幾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訓練。
②利用好學生手中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共同閱讀優秀作文,可以是寫人類的、寫景類的、寫事類的,把相同類型的作文放在一起,讓學生閱讀,或感受語言的優美之處,或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等等。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群文閱讀資源。讓學生把他們的課外書拿到班級共享,這樣集腋成裘,群文閱讀的文本資源就多了。
③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適時向學生推薦優秀讀物。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段特點,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并進行閱讀指導。
3.激發閱讀興趣,運用自主合作方式
群文閱讀教學要在一節課閱讀多篇同種類型的文章,這就注定教師不能再大段大段的講,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閱讀文章之后再小組交流合作確定議題,在有限時間內讓學生經歷較高水平的探究性閱讀,體驗發現的樂趣。
4.教學結構形式多樣,保證群文閱讀效果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現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無序地全部呈現,最好有一定的結構,才能取得群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應。我們可以根據文章主題和特點,合理選擇舉一反三、分組遞進、反復重讀等群文閱讀教學結構,有效地呈現文章。
總之,群文閱讀是我們農村小學教師面對的新的閱讀教學形式,實踐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多種困難,存在諸多問題,但只要我們不斷的總結經驗,努力的探索新的閱讀教學方法,就一定能使群文閱讀教學在我們的課堂上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胡德瓊.淺談農村小學群文閱讀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