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雯
摘要:工業企業成本管理難度較大,在我國許多企業的經營成本較高,效益差,開展成本管理,進行產業轉型非常必要。在工業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戰略管理會計,是指利用戰略管理會計工作,分析企業各個環節、作業的成本、效益之間關系,分析企業的內外部戰略環境,利用作業成本法、目標成本法的工具,分析需要改進的生產環節,最終控制成本,為戰略服務。
關鍵詞:戰略管理會計;工業企業;成本管理
科學管理是一個企業謀求長遠發展的必要條件。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營成本較高的企業,成本管理更是被上升到戰略層次。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誰能夠提高節約成本,便能夠擁有更大的價格戰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戰略管理會計是指利用會計工具,開展戰略管理的過程。本次研究試簡單的概述戰略管理會計在工業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過程。
一、戰略管理會計與成本管理
眾所周知,會計活動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核算成果能夠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是企業開展管理的最終依據,財務報表反映企業的戰略意圖,可以說充分的挖掘會計在企業戰略管理中的價值,以會計結果指導戰略管理,與戰略有關的會計活動,便可稱之為戰略管理會計[1]。戰略成本管理是一種新型的成本管理理論,相較于傳統的成本管理,其理論并不成熟,從企業自身發展角度來看,戰略成本管理應是服務于企業戰略分析、規劃、實施、反饋的成本管理工作,以提升企業適應新環境、提高企業競爭力為主要目的。會計活動與成本管理相結合,并為戰略服務,符合系統論、信息論經營理論[2]。
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企業信息的輸出、輸入包括人、財、物等內部信息以及企業外部上游價值鏈、下游價值鏈企業信息,如原材料供應商的經營情況。會計活動,能夠從會計角度,衡量上下游價值鏈的財務狀況,供應商供應服務與產品能力,需求商的需求的大小。在全球信息化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企業管理已成為一個物資流、信息流貫穿的復雜系統,成本管理已成為通過信息流控制企業物資流的過程,企業想要降低成本,便需要提高物資的高速流轉,這便需要部門更快速的信息發布、流通。會計活動本身便產生大量的信息,能夠衡量物流、信息流的已經以及即將產生的損益,指導企業進行成本管理。
二、戰略成本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應用
(一)工業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特點
工業企業,往往存在存貨量大、固定資產占比重高,資產報酬率低。以傳統的乳制品行業為例,存在盈利能力稍顯不足,國內市場競爭力弱,成本范圍小,全過程成本控制意識不強,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等問題,積極進行轉型,有效的戰略成本管理指導非常必要。工業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包括以下幾個內容:①不同于單純的成本節約,需要與企業經營相匹配的成本管理目標,了解自身以及競爭對手的成本信息,幫助創造競爭優勢,適應外部的經營環境,當前我國乳制品國際競爭力較弱,高質量的乳制品少,除乳制品本身的品質與先進水平仍存在差距外,經營成本高,缺乏價格優勢也是競爭力不足的重要愿原因;②利用資源、成本、質量、數量、價格之間的聯動,幫助控制成本,獲得利潤。
(二)應用策略
1.作業成本法
識別耗費資源的成本與作業,將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中,將作業成本分配到成本對象中。采用作業成本計算法,能夠優化企業的價值鏈,力爭通過作業為顧客提供更多的利益,獲得更多的利潤。包括以下四個步驟:①辨別不增值、不必要的作業,乳制品行業為例,與存貨有關的存儲、配送等作業,存貨質量問題、供產銷階段的停工待料、生產質量事故、季節性市場定位不準等問題引起的作業都是不必要的作業,會增加運營成本;②重點分析增值作業,一般而言,企業約80%的成本是由20%的重點作業產生的,20%的成本是80%的非重點作業引起的,如乳品制造企業,按照每個作業消耗成本的高低排列,冷鏈配送、研發便是重點作業,可采用柏拉圖法進行分析;③與先進水平作業比較,某個作業能夠增加產品價值,但并不能認為其是最有效率的作用,需要與先進水平進行比較,尋求改善的機會,減少成本,尋找整個作業鏈中效率低于均值的作業;如2013年國內大范圍奶荒,研發WPC替代脫脂奶粉的方式,大批量解決作業過程中的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的現狀,從而提高整個作業鏈效率;④分析作業鏈之間的關系,設計環環相扣的作業鏈,節約作業的成本。最后,需要進行評價,分析經營過程、關節作業有效性,如何降低成本,通過將資源分配給關鍵產品、關鍵顧客、關鍵增值作業進行改進,提高競爭優勢。但需注意的是,成本管理的變革成本較高,對于改革企業都持謹慎的態度,以乳制品企業為例,主要資產為牧場與牲畜、生產設備,對生產設備的升級改造需要大量的投入,會影響當期生產經營。
2.目標成本法
目標成本法,利用價格的供求關系,利用資源、成本、質量、數量、價格指尖的聯動,降低成本[5]。步驟主要包括:確定市場價格→確定期望利潤→用市場價格減期望利潤計算得出目標成本→運用價值工程鑒別降低產品成本的途徑→運用該項成本制和經營控制進一步降低成本。仍然以乳制品制造企業為例,開展目標成本法,需要進行市場分析,分析某系列產品價格,根據自身的生產成本,初步預估期望利潤,預估目標成本。需注意的期望利潤/市場價格,至少需要超過既往自身的主營業務利潤率,才符合企業的控制成本的目標。采用價值工程,計算成本產生的途徑,從而分析該生產鏈上成本與產出價值不相符的工作,從而尋求控制成本,達到既定的目標成本。對于工業企業而言,通過改進原材料的采購流程,控制采購成本,往往是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徑。以乳制品制造企業為例,原材料主要通過自產以及收購兩種方式獲得,自產的成本主要為存儲運輸,控制相對容易,但對于收購鮮奶采購流程成本控制難度較大,奶農自身的鮮奶產出效率、鮮奶的質量都會影響采購的成本,乳制品制造企業若想要提升利潤率,往往還需要開發提高效率的方法。目標成本法是一種管理方法,也是一種利潤計劃、成本分析的綜合方法,對于乳制品制造企業而言,其成本主要來源鮮奶的采購、存儲運輸過程中的成本,通過引入自動化技術,節省人力,是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徑。
三、注意要點
在工業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戰略管理會計,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管理層需要高度重視,會計信息不僅僅來源于財務信息,還包括業務信息,可來源于公司內部,也可能來自于外部,成本控制離不開財務、非財務人員的支持,管理者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進行全過程管理,從上到下進行全員控制成;②完善業績考核,費用與效益關系密切,發揮戰略會計信息的作用,穩步改善預算執行均衡性,杜絕不必要的開支,進行深入化、精細化分析,進行針對性管控,從節稅、降低財務費用、提高資產使用率等角度,控制成本;③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有效性,加強財務信息溝通與交流,及時反映給領導層。如乳制品生產企業,需要做好市場需求量的調研,客戶需求的分析,結合自身的生產情況,做好信息的互通,從而指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加速產品的產銷流通,降低存貨,降低冷鏈環節費用。
參考文獻:
[1]李廷慧.戰略管理會計在工業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01):153,174.
[2]鄭開焰.管理會計在企業成本控制中的應用探討[N].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1):82-83.
(作者單位:南京市南部新城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