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釗+溫志桃+谷玉紅
【摘要】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傳統的教學主要是以課本為核心,以課堂講授為主。成本會計核算過程涉及成本核算方法多、公式多、計算繁雜等問題,在較時間內讓無實踐經驗的學生掌握較為難度。眾多的客觀存在的因素結合在一起,致使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這和高校培養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的定位目標具有一定距離。所以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需要進行改革創新。
【關鍵詞】成本會計 會計教學 改革
一、成本會計課程的現狀
成本會計是高校的一門核心課程,通過對其學習,要求學生能夠精準地掌握這門課程的核算方法和相關理論知識;熟悉掌握企業生產成本核算的整個流程;為深層次的會計核算好鋪墊。首先,要了解工作中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核算內容,正確選用合適的成本計算公式,擁有成本核算的相關能力和水平。其次,若要熟練運用成本會計課程的相關理論,則參加實踐活動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所以該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性課程,只有把理論用到實踐才能真正體現出其價值所在。
二、經研究發現目前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成本會計教材中公式及核算方法過于繁多,學生難以掌握和消化
經研究顯示,該課程需要記憶的公式多,易混淆,在選擇核算公式和方法的時候學生無從下手。特別是生產過程中費用分配方法和計算公式,特別是些細小的差異很容易導致學生們無法準確掌握。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存在不同的特點,目前教學中只是單獨講解各鐘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講解過程中單一方法的核算運用學生很容易把握,但結合復雜環境下的相關信息,選擇何種方法、如何運用,學生便會出現頭腦混亂。
(二)成本會計教學模式守舊,手段相對落后
理論教學與實踐課程相結合成本會計這門課應用性強,對于不熟悉企業實際生產情況的學生而言學習難度大。多年來,成本會計教學一直采用最古老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教學效果相對較差。
(三)成本會計考評目標不合理
成本會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它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一直以來,我們習慣在教室里抽象地講解成本核算的內容,學生無法真實地感知完整的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核算,這對學生來講都是較為被動。最后導致學生將所有精力放在期末考試中,為考試而學習,以該科的期末考試卷面成績作為該科考核的標準。忽視了學生們上課學習的表現和動手能力,離我們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去勝遠。
(四)教師團隊素質尚需提升
目前在校的大部分教師由于繁重的教學任務無法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深造。這會使教師在缺乏實際成本核算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很難滿足教學的需求,最終導致在課堂上拿著課本照本宣科,致使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
三、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重點解決學生對問題解決和處理能力
對于該學科成本核算多、公式復雜、公式選擇困難等問題,作為教師不應該讓學生一味地死記硬背把所有的公式記下來。而應用發展的眼光去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使學生可以準確掌握理論知識,并且可以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快速的尋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相關問題的同時完善整個核算過程。只要可以理解整個核算過程,學生對公式的掌握及公式的選擇的能力上會有所提高。因此,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更多的運用實際的案例讓學生動手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優化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模式
首先廣泛使用各種多媒體教學工具,通過大量的圖片投影、視頻等先進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其次建立和運用會計實驗室模擬教學系統,成本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必須配套仿真會計模擬實驗室。利用現代模擬技術,營造一個仿真的生產成本核算環境,讓學生在該環境下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模擬會計成本核算。在原有的教材基礎上還應配備一套成本會計核算實訓資料,按照成本會計每一章節業務流程讓學生動手完成相應實訓模塊操作,實現課堂教、學、做為一體。從材料投入到最終完工成本的核算,每個環節必須環環緊扣,讓學生加強各個環節成本核算間勾稽性的理解,有利用學生對產品成本核算完整、全面、系統地理解。
(三)完善成本會計考核評判方式
期末考核方式與日常授課方式息息相關,大多數院校對成本會計的考核成績均以期末卷面成績為主,忽視了學生們上課學習的表現。但期末考試成績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們領會知識的真實狀況。因此,我們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對該科目考核。閉卷考試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學生對該學科的理論部分掌握情況,但是真正的掌握該學科并非只掌握理論部分,實踐操作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標準。因此,能否可以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亦是綜合成績的一部分。在最終成績評定上,應包括實踐操作成績和期末測試結果,盡可能全面公正的評判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提高專業團隊教師業務水平
隨著經濟步伐的加快,成本會計核算中的會計處理,稅務處理,核算方法等都會有變化,而教師所學的知識體系如果不及時更新,則很有可能和實際脫軌。除了教師自身的努力外,高職院校應該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深造環境,為教師們提供更多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例如通過參加學術研討和教學觀摩提高科研和教學能力同時,學院也要根據專業教師的實際教學狀況有計劃地將教師分期分批送往校企合作的相關企業實踐觀摩,掌握成本會計崗位核算的技能方法。
參考文獻
[1]曹婷.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創新的路徑選擇[J].商業會計,2014.
[2]孟芳,候穎.成本會計教學研究[J].商業經濟,2011.
[3]郭秀珍.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J].會計之友,2009.
[4]于富生.成本會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