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靜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機械化也在不斷地發展,但是傳統的農機推廣方式,已經不適應當今環境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農機推廣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如何在當今新的信息化社會,更好地進行農機推廣,成了一個新的問題。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關鍵詞:農機推廣;新形勢;新思路
農機的推廣對農業生產現代化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在農業生產機械化上,我國與歐美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歐美國家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已開始了農業機械化進程。而我國工業化起步晚、發展較慢,因而農業機械化推廣進程也較為緩慢。但是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對我國農業生產產量的影響越來越大,這直接影響到了我國的各項經濟效益。因此要解決我國農業生產現代化問題,就必須從現存的農機推廣問題入手,找出農機推廣的新思路。
一、 農機推廣的現狀
當下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受各個因素的限制,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農機推廣力度不夠。從農機推廣工作的各個角度來看,我認為在農機推廣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國家對農機推廣不夠重視
在農機推廣過程中,國家是主要推動者。從現在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實際農機推廣率并不高。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近幾年來,對農機的推廣重視程度下降。從農機站的發展情況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在零幾年初步進行農機推廣時,大量農機站興建起來,農機銷量也及其可觀。但過了幾年,隨著農民對農機的需求量逐漸下降,一些農機站因面臨銷售問題,而被合并或者倒閉,農機站數量也大幅度減少,這就直接影響了農機的推廣。
(二)落后的農機推廣體制
在農機推廣方面,很多地區依然按照幾年前的方法進行農機推廣。仍然有一大部分農機站在利用政策補貼的模式進行農機推廣。但是這種模式在當今的新時期下,已不能滿足農機推廣的需要。因為政策補貼模式過于僵化,過程復雜,且農民只能獲得短期效益,不利于長久發展。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農機的推廣工作。
(三)沒有明確農民的主體地位
農民在農機推廣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因為他們既是農業生產的實踐者,也是農機的使用者。但是在農機推廣過程中很多商家會忽視這一點,這就導致了,農機推廣在廣大農民中宣傳力度度不夠,普及率較低的問題。這也間接限制了農機的推廣。
二、農機推廣新思路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等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機推廣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以確保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生產力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確保做以下幾方面。1、要建立和完善農機推廣的補貼政策。政府要完善與農機補貼相關的政策,不僅是在購機方面,在農機燃油方面也要給予農民一定的優惠。除此之外還要保證農機修理渠道的暢通,解決農民使用農機的負擔,讓農民在使用農機時沒有后顧之憂。2、政府還要增加農機的投入數量,同時要讓銀行以及各地的信用社給予配合。在農民資金不足時,要給予一定的信貸支持。3、政府要加強對農機補貼的監管力度,完善相關監督體制。在進行農機補貼過程中,政府要確保農機補貼的最后受益者是農民。只有在政府完善農機購買保障制度的情況下,農民才能放心大膽地購買農機,最終實現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
(二)技術支持
農機生產單位要努力提高農機的科技含量,做好農機產品的換代工作,生產出質量更好、科技水平更高的農機。除此之外,農機生產單位還應考慮農戶的個性化需求,盡量研制出農民所需要的農機具。在這個方面生產商,可借助互聯網平臺,構建信息網絡與農機大戶進行協商。這樣有助于生產商與農戶的合作共贏,互惠互利。既能滿足用戶多元的使用需求,也能夸大企業的銷售量,提高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做好農機推廣工作
進行農機推廣的主要手段,就是建立農機推廣隊。因為農機主要是通過農機推廣隊下鄉,進行推廣的。如此看來,農技推廣隊的責任重大。因此,要提高農機推廣隊的推銷能力和服務水平。在這過程中就要加強對農機隊專業人員的培訓,讓相關人員學習與農機有關的理論知識,以便于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農機的性能,構造及使用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農機隊在宣傳過程中,將農機的相關知識,更好地普及到農民之中。增加農民對農機的了解,擴大農機的銷售量,促進農機推廣工作的進行。
(四)做好農機售后服務工作
要想保證農機推廣工作的健康發展,就必須做好農機推廣工作中的售后服務。在售后服務過程中,相關農機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對農機售后服務給予一定的技術、資金支持。還要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要保證他們能了解并掌握農機的基本使用方法和保養方法。此外還要加強農民在農機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識。要想提高農民的技術能力,各個地方政府和農機站可以以鄉鎮為單位,經常進入田間對農民進行實踐指導,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這樣不僅可以讓農民學會操作農機,還能讓農民切身感受到農業機械化的便利,在無形之中擴大了農機宣傳力度。
結束語:從以上農機推廣問題可見,相關部門要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出新的發展制定,從各個方面入手,對我國農機推廣工作進行調整。促使我國農機推廣工作的進行,為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增長作出貢獻。因此我們仍然在今后發展過程中,尋找農機推廣問題的新思路,促使國家早日實現農業現代化。
參考文獻:
[1] 北京農業工程大學.農業機械學(下冊)-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2]楊敏麗.中國農業機械化與農業國際競爭力.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