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英進
摘 要: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能參與式地閱讀,還要用閱讀活動激發學生保持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發展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運用,這就須教師多結合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從樂學角度營造氣氛,以學生興趣為基本點,用合理的閱讀文字訓練與運用任務更科學合理地以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為方向,開展全面有效的教學,使學生在歡聲笑語中興趣、能力和學習、教學效率等皆有發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閱讀;參與式;語言文字;訓練活動
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中進行參與式語言文字訓練任務需要有一定的理論根據,我們應該抓住“從做中學、樂于學、善于學”等思想精髓,在參與閱讀的過程中設計發展學生語言文字訓練運用的活動環節,加強任務設置,以任務使得學生更好地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用具體文字讀寫等任務鍛煉其思維和能力,而在不斷參與閱讀讀寫等體驗活動的過程中則能很好地讓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雙邊活動得以發展。
一、農村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現狀
首先,課堂管理沒有和新課改接軌,學生參與閱讀課堂的機會少,語言文字訓練與運用幾乎沒有開展。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上課時,管理過于隨意,思想過于傳統,幾乎沒有進行新課改時期的參與體驗式教學,忽視學生在閱讀中發展語言文字運用與訓練的過程。如,有的教師直接找幾個學生進行課文朗讀,就自己分析課文,讓學生做筆記,然后背生詞、背課文。或者放課件給學生觀看,然后就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畫葫蘆開始學習語文知識,背誦生詞等要點,幾乎沒有參與體驗活動,教學任務不明確,落實也不到位,學生綜合能力沒有發展。
其次,傳統閱讀教學方式使學生收獲不大,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沒能得到發展。在平時的交流中,有學生反映:“老師,我很仔細地去學習和背誦語文課文和生詞知識了,我買了很多練習題進行訓練,也會背很多,可是,我每次做題中思維都是混亂的,閱讀中語言文字理解和運用不夠準確和完整,應該怎么提升自己的語文呢。”通過觀察發現,在我班上,學生學習較低效,無目的、思維陳舊,無創新、想法不切實際,天馬行空,也不知道如何參與閱讀活動,如何進行語言文字的理解運用學習,所以收獲很少。
第三,農村學生對教師依賴性較強,在參與閱讀活動時,很多學生需要教師引導,而其中一些學生是貪玩好耍的態度,幾乎沒有認真根據閱讀任務進行討論、總結、發言,只是看著其他人進行探究實踐,這樣學生的語言文字理解運用等能力發展自然得不到提高。
第四,農村教師在閱讀教學任務設計時不符合農村學生的身心需要,教學任務難度沒有把握好。在小學時期,農村學生的心理處于發展起步階段,見聞、理解等都比較狹窄,教師若是仍然把死板的方式用來管控閱讀課堂中的學生行為,用不符合學生身心的語言運用活動任務指導學生學習,勢必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而在活動設計上,不少教師沒有考慮學生的身心情況,只是為了開展活動而設計了難度大、任務多的參與閱讀活動,這樣不僅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也不能發展學生的興趣。
二、設計活動任務的根本原則
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活動任務根本原則是圍繞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結合學生興趣、生活經歷等進行設計,教師圍繞生活中學生經常遇見、看見的一些生活實例,結合小學語文課標和教學知識點創設的幫助學生學習的問題,它有激趣、引導等作用,是高效活動課堂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三、發展農村小學語文閱讀中語言文字訓練運用的主要措施
1.以參與式閱讀體驗活動促進農村學生養成閱讀文字等好
習慣為目標
農村小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一般都是通過教師講解,學生平常只有極少的閱讀機會,教師借助參與體驗閱讀任務活動為學生語言文字訓練和運用提供條件,學生從主觀上加強閱讀,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態度對待語言文字的訓練和運用,才能提升學習效果。在此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明確提出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能力的具體的活動任務,要求學生不論是閱讀中的問題,還是在語言文字訓練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只要是自己不懂的、不理解的,都要專門用一個本子記錄下來,養成積累文字、運用語言文字的習慣。
2.以興趣點為重,加強語言文字訓練與運用的情景問題設計
在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活動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學生生活的載體和案列等提高學生的興趣,多利用學生喜歡的事物和現象,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去分析語文知識,展示相應的閱讀材料,指導學生閱讀文字,理解和提取其中的信息。
總之,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參與體驗活動任務設計需要把握農村學生的學習情況,考慮農村學生興趣做到有明確的任務為指導,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毛敬珍.關于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活動教學法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新課程,2014(4).
[2]李艷玲.小議新課改時期農村小學語文閱讀高效活動教學的應用[J].學周刊,2013(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