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章程是衡量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水平的重要標志。本文通過分析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普遍缺乏章程的原因,從國家法律要求、市場競爭要求、組織機構要求、現代大學要求等幾方面提出了制訂高職院校章程的必要性、原則、內容和程序。
關鍵詞:高職;章程;制度建設
高等院校章程是在國家法律框架下制訂的學校基本制度(俗稱學校內部的“憲法”),是高等院校成為法人的基本條件,是實現高等院校依法治校目標的基本制度依據。最近幾年來,高等職業院校在國家大力支持下,發展速度較為迅速,辦學能力和規模不斷擴大。根據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如何體現其辦學自主權,凸顯其職業教育的特色,改革不適應學校發展的管理制度,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實現依法治校目標的制度性問題。建設高職院校章程是解決這一制度性問題的根本途徑和必然要求。
一、高職院校章程建立的狀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2015年明確規定,全自治區高校要在當年年底前完成章程制訂工作。自治區高校包括高職院校基本上按時完成了制訂章程的任務,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大學章程特別是高職院校章程的制訂普遍存在特色不夠鮮明、操作性不夠強、監督力度不夠大等問題。
1.思想認識不夠。章程雖然制訂了,但對很多高職院校來說,只是完成教育主管部門布置的一項任務。其主要原因是高職院校的主管部門和學校本身,包括教師和學生以及社會等對高等職業教育承擔的使命、治理結構及學校章程的作用、內容和性質認識不夠。
2.制訂主體不明。高校章程的制訂主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為學校行政主管部門;二類為學校本身;三類為高校(大多為民辦)的董事會。到底“誰”是章程的制訂主體,目前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依據我國政府對高校的現實管理權限,章程還是應該由高職院校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并在政府主導和統籌下制訂。
3.特色內容不足。高職院校雖然按照要求制訂了章程,并向社會進行了宣傳和公布,但從已公布的院校章程不難看出,各校的章程格式和內容雷同現象較為嚴重。大部分學校在章程中只是闡述了一般意義上的辦學宗旨和教育形式,并未剖析自身特點,其中高等職業教育的特征和學校辦學特色沒有得到很好體現,甚至出現有些高職院校章程照抄研究型大學章程現象。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章程如何準確定位辦學特色、如何清晰地闡釋學校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確實是一個難題。
4.運行效果不佳。從當前高職院校章程執行的效果來看,由于章程從制訂到運行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和條件還不太成熟,再加之章程制訂過程較為倉促和簡單,缺乏有效論證和參考樣本,往往使章程制訂出臺以后束之高閣,形同虛設。
5.檢查督察不到位。高職院校必須通過制訂、修訂、完善與章程相配套的各項制度,建立健全各種議事規則、辦事流程及內設機構組織規則等,形成科學高效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以推動學校的依法辦學和自主管理。同時,高職院校章程的執行和實施,還需要社會、政府特別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檢查和督察,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外部督察機制,以保障高職院校章程真正落到實處。
二、高職院校章程建設的努力方向
1.以章程建設為切入點,完善內部治理結構。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的社會使命完全不同于研究型本科院校,這種辦學定位,必然要求高職院校對其內部的治理結構進行調整,對其內部治理能力進行提升。只有通過學校章程建設,才能進一步確定、規范和維護學校各相關方的權利、責任和利益,制約各類權力的運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種辦事程序、內部機構組織規則、議事規程,形成科學高效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推動高職院校建立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大學制度
2.以章程建設為著力點,強化高職辦學特色。高職院校章程建設要遵循“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宗旨,明確學校發展方向和辦學定位,凸顯高職教育的辦學特色。高職院校要遵循高職教育的發展規律,推進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緊密銜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3.以章程建設為新起點,構建社會各方參與的長效機制。高職院校要通過章程建設,建立各利益相關方參與的董事會或者理事會。按照學校章程,使社會各方參與學校事務有“法”可依,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真正發揮學校和企業雙主體辦學的積極性,從而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真正形成政府引導、學校主體、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體制和育人機制。
參考文獻:
湛中樂,高俊杰.大學章程:現代大學法人治理的制度保障[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11).
作者簡介:周全新(1968— ),男,法學碩士,副教授、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現為新疆職業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主要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學生管理以及行政管理工作。